她近期需要筹备课程,应该很忙。
柳墨没时间跟她耗着了。
她们迟早会离开。
“第几排?”柳墨突然问。
“什么?”
“看电影,我在买票。我喜欢坐得靠后一点,第八排吧。”
慕与潇发现她的行动力不是开玩笑。
因为没人回,柳墨轻轻叹了口气说:“我们认识18年,还是17年?都没看过一场电影。”
慕与潇于是说:“7排吧,我一般买7排。”
柳墨一边买票一边问:“你一般都跟谁去电影院看?”
“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偶尔跟同事们。”
“会有人愿意一个人去影院看电影吗?”
对此,柳墨不可思议。
慕与潇觉得很正常:“很多啊。我很喜欢,一个人看电影会更沉浸,更放松。一旦两个人及以上,除了喜剧就没有合适的,但喜剧片大多拍得很烂。”
“怎么会除了喜剧没有合适的。”
“因为除喜剧以外,我担心剧情太平,大家索然无味;又担心太催泪,流眼泪有点尴尬,别人哭我不哭更尴尬。”
“你看个电影还有这那么多想法?”
柳墨被她逗笑了,“这一部不是喜剧片,是人物传记,关于一个音乐大师的一生。你看吗?时间三小时。”
柳墨没问她要看什么,先决定了,再问她的意思。
慕与潇身边我行我素的人太少了,所以觉得新鲜。
柳墨想看的电影上映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票房一般。
目前上映的有两部爱情片,慕与潇原本以为柳墨会从中选择一部。
不是她轻视柳墨的观影品味,柳墨的品味比她好得多。
但是18年来,两个人共同看的第一部电影,居然是传记。
她以为,以柳墨现在的性格,哪怕只是调侃,也会提一嘴那两部爱情片。
但她不确保自己了解柳墨。
也许是柳墨有意把她们俩跟爱情相关的课题分开了。
那跟她们没关系。
“可以。”她答应。
县城这二十年来变动很大,按着旧地址已经找不到了。
在附近兜兜转转,好一番打听,才联系上一个卓家亲戚。
听到卓承宣的名字,被找的的大婶感到诧异,问她们是谁。
得知柳墨是卓承宣的女儿,又惊又喜,恍然大悟说难怪她觉得面熟。
于是三人聊了一会,慕与潇尽量客气地问了点事情。
大多数问题这个亲戚也答不上来。
亲戚有时是最不了解自己家亲戚的人。
但是大婶人不错,给了她们一个人的名字,是柳墨妈妈曾经的好友。
还十分热情地给人发信息,问来了联系方式。
柳墨拿到就打过去,那边很快接听,问哪位。
柳墨第一时间自报家门,“阿姨您好,我是卓承宣的女儿。请问您今天有时间吗?”
比预期得还要好解决。
迄今为止没有哪一天,事情像今天这么顺利的。
慕与潇心情都好了几分,把车往城里开,到了那位阿姨住的附近,她们约在喝茶的地方。
阿姨比她们先到,一见她们就站起来打招呼,好像她们不是初见一样。
这个阿姨跟慕与潇妈妈差不多大的年纪,气质很好,像从事文化行业。
衣着讲究,头顶有没刻意干涉过的白头发,老得很优雅。
但是柳墨才开口说话,那个阿姨就哭了。
慕与潇措手不及,拿纸巾给对方。
哭起来时,唇角还有笑容。阿姨忙擦了如线般的眼泪,跟她们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你长得太像你妈妈,我有点伤感。”
可以理解。
柳墨安抚了对方,柳墨对着别的人总是再和善温柔不过。
后面她们聊得愉快,阿姨也毫无保留,很愿意跟她们说。
慕与潇几乎没再开口,就听那个阿姨回忆,柳墨同样听得很专注。
柳墨妈妈自小就按着才女去培养,读书识字,写一手好字。
这样的人在任何的年代都耀眼夺目,她有很多朋友和爱慕者。
在诸多上门提亲和追求她的人里,她选择了柳墨父亲。
柳墨爸爸在当时算家里颇有底子的二代,见过不少世面。他长得好,也会说话,并且,总能表现出对女友才华的欣赏。
自己最在意最骄傲的部分能被喜欢的人欣赏,何其有幸。
两个人按部就班,自由恋爱然后结婚,婚后琴瑟和鸣。一个从事文化艺术行业,一个开始做生意。
随着柳墨妈妈的怀孕,身体越来越差。随着他们家生意慢慢做大,柳墨爸爸开始分身乏术。
家里的事情就都压在了女方头上,于是柳墨妈妈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照顾一家老小。
之后,没完没了的琐事。
女儿还小离不开人时刻看顾,父母相继离世,公婆生病要人陪护照料。
最致命的是,丈夫对她不再欣赏了,他不觉得她的才华可以给他的家庭带来多少色彩。
久而久之,这样的生活扼杀了她眼里所有的光。
他们搬进新家时,特意留出一间大书房,说是给她和女儿看书练字。
但是后来,若她丈夫回家,发现她在看书练字,哪怕她已经做完所有事情,饭也备好了,他总会挑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