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师坐在小富搬过来的板凳上,埋头叹气。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
小富妈就是有病,他爸常年在外打工,过年才可能回来一趟,平时就是他们娘儿仨在家,虽说孩子受教育是义务,辍学的还是很多。”
袁老师看向小花。
“原本小花是可以上学的,是咱们姜校长每月给孩子妈三百块钱,才把孩子拉回课堂,可是这女人拿了钱当天就花光,到处宣扬三百块钱的事情,怕人笑话她把女儿当赚钱工具,非要说这三百块钱是上头给的补助。”
李长若无语。
所以说在贪婪面前,脱离团体组织的单纯的扶贫,助学,都是痴人说梦。
你永远不知道你从牙缝里挤出来,帮助孩子读书的钱,最后会变成哪个男人的香烟钱,哪个女人的零嘴。
李长若料想的不错,袁老师一言难尽的继续表达。
“校长被他们闹了好长时间,险些打起来,叫警察,妇联,村委都来,才说清楚这事儿。
那些家长恼羞成怒,就把自家孩子关在家里不给去上学,来解气。”
就是看校长和老师紧张孩子们,才拿自家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威胁校长呗!
不过这招不管用,没坚持多久,为了学校的免费营养餐,大多数人家还是把孩子送回学校了。
只有小花这样的,她妈妈间歇性精神病,又懒又馋,没有了三百块的补助,坚决要把孩子留在家里当个奴婢伺候她。
洗衣做饭种地,八岁大的孩子什么都干,瘦巴巴跟五六岁似的。
她其实心里明白的很,放儿子出去上学,儿子才是丈夫的眼珠子。
不过挨打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发的牛奶,营养午餐,还都要带回来给她吃。
李长若看向校长,她觉得这个校长做事有些温吞,不如袁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能当校长。
“难道就任由她虐打两个孩子吗?”
校长看着她的唇,没有说话。
袁老师仿佛是校长的嘴替。
“没有,我们已经联系上头,妇联会下来监督,村委也有义务护着两个孩子,最关键的是孩子父亲,他已经答应,年底回来就不出去了,在村里种药材,村里给他一点便利和扶持。”
李长若看向校长,似笑非笑。
“有件事我挺好奇,校长这么年轻,是凭什么当上校长的?”
袁老师眼神古怪的看向李长若,片刻后恍然大悟。
“李大夫你不知道?我们校长是弱听患者,不太爱说话。
但是在工作上尽心尽力,还曾经得了内河市五四青年奖章,没有姜校长,我们都没有现在这所学校,他做了很多。”
这时候校长也从衣兜里摸出小耳朵,戴在耳朵上……
李长若:……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
李长若满脸通红,赶紧道歉。
姜校长侧耳倾听,随后微微一笑,摆摆手,让李长若不要放在心上,又指指孩子,让她先给孩子们看身体。
小耳朵并不能完全清晰的代替真正的耳朵,当年他手术时,人工耳蜗才到第二代,收集的杂音很多,戴上小耳朵时间长一点,他就头痛,所以不爱佩戴。
而且他听到的声音失真,模仿着发出的声音就有些别扭,以前总被人用怪异的目光盯着,后来孩子们还当做搞笑的事情,故意模仿,他怕带坏了孩子们,因此不爱说话。
李长若作为医生,略想想就明白了,越发抱歉。
两个孩子除了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其他都是皮肉伤,需要长期养护。
至于孩子们的妈妈,李长若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给打了安定针,留下药片,吃了能让人嗜睡。
总比打孩子好!
“以后每天早上让她吃一粒,她就能安静一整天。”
小富看妈妈逐渐安稳下来,不再满地打滚搞破坏,打心眼儿里高兴。
可是接下药片,又有点惶恐。
“多,多少钱?”
他没有钱,但是他长大后一定会还的。
“这是村医疗报销的,不用花钱,就是我出诊费一块五,你先记账,以后有了再还我。”
第154章 饮食男女日常13
小富肉眼可见的松了一口气,重重点头。
“好,谢谢医生,我肯定会还你的。”
袁老师欣慰的摸摸小富的脑袋。
“不急,你爸爸年底就回来了,到时候让他跟李医生结账。”
小富的母亲眼神涣散,昏昏沉沉一会儿就撑不住,被孩子扶到床上去睡了。
正经灶台太高,孩子都在一个火堆上,在铁圈打的架子上搭个锅子做饭。
姜校长把孩子的作业检查一遍,又看看孩子的卫生情况,李长若没闲着,把小花满头虱子处理一下,顺带将孩子们稻草当褥子的床铺杀虫消毒,忙活一通,才要离开。
小富说啥都要留三人吃饭,李长若理由是现成的,她还要去别家看诊,自己带了午饭。
姜校长和袁老师两人知道孩子急切的报答之心,从孩子准备的午饭里面拿了两个煮熟的土豆,还要去别家家访。
李长若见状,也从他们家茶砖上掰一块。
“饭菜我带了现成的,就是茶杯空了,小富你给我装点热水,我泡了茶路上喝。”
“哎哎,阿姨你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