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只能他去。”
朝廷许久没有战事,本就一直重文轻武,加上他好不容易将林炳困在盛京,又怎会再搞出第二个林炳?
因此便有了今日无人可用的局面。
第84章 风雨前夕
半晌,他开口:“罢了,先解决边关的战事要紧。”
太子恭顺应道:“是。”
皇帝突然又开始大声咳嗽起来,咳的整个人都弯腰蜷了起来。
抓在太子手腕上的手指不停用力,手背上浮起了道道青筋。
太子拍着他的背顺气,脸上却是一派无动于衷的冷漠之色。
皇帝放下捂嘴的手帕,直接攥在手心里,太子却没错过那抹猩红。
他喝了几口太子递上的茶,再开口声音还是像坏了的老风箱。
“你近日做得很好,父皇没有看错你。”
太子恭敬俯首:“都是父皇教导的好,勉强能应付,比起父皇差远了。”
皇帝对于他的恭维很受用,欣慰的拍了拍他的手臂。
他最担心的就是太子理政后心大了,见他还似从前那般恭顺,便放下心来。
“父皇知道,你是个心善的孩子,但是日后你要接过朕的担子,切记不可妇人之仁。”
太子看着他,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皇帝沉吟了一下,道:“你可知,朕为什么会将林无恙赐婚给你的伴读?”
不等太子回答,他接着道:“林炳最是宠爱这个女儿,她的女儿嫁给了你的人,等于有了软肋在你手里,但这不是最要紧的。”
他紧紧抓着太子的手臂,盯着他的眼睛:“最要紧的是,你要利用这一点,将林家连根拔起,明白了吗?”
太子点头:“是。”
皇帝坐起来:“你记住了,兵权一定要收回来,林炳一定要死。”
太子再度点头,皇帝闭眼靠在床头歇息。
太子给他掖好被子,转身,面无表情向外走去。
“太子。”身后传来声音。
太子顿步,转身俯首。
皇帝看着他,嘴唇动了动:“你弟弟过完年就要去西北了,不会再回来了,你日后……就放过他吧。”
太子垂着头,看不到表情,背在身后的手指却泛了白。
几秒后,他抬头看着床上的人:“父皇说笑了,我与三弟是兄弟,有什么放不放的过的。”
皇帝看着他半晌,见他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挥了挥手让他走人了。
太子走后,皇帝长长的吐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自己在痴人说梦,这些年三皇子和柔妃暗中对太子和皇后做的那些事,前太子是怎么没的,他不是不知道。
只是他是皇帝,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他想到自己以前也有很多兄弟,到最后,却也一个不剩了。
许是年纪大了,开始看重血脉亲情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都能好好的活着。
多可笑啊!
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竟然要求自己的儿子做到。
次日,城门口。
林炳一身铠甲,身后站着一大片黑压压的士兵。
昔日的战神即使许久未上战场了,披上战袍,一身浓烈煞气依然让人胆战心惊。
此刻,他不再是林府那个严肃却慈爱的父亲,只是负手站着,战意就已经滔天。
太子亲自斟酒为他送行,两人对饮。
太子屏退左右,上前,看着他的眼睛郑重道:“将军只管向前,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我这人没什么别的优点,但是唯有八字一直奉为圭臬。”
他一字一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林炳听懂了,爽然一笑什么也没说,只握拳向前一伸。
太子握拳碰了上去。
这是军中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之间才会有的动作。
夜已经深了,季拙的书房还亮着烛火。
他坐在椅子上,闭着眼,手指在一边的扶手上不急不缓地敲击着。
敲门声响起,他霍然睁眼。
元什走进来,递上一封信。
季拙拆开很快看完了,然后将信在烛火上点燃了。
望着被火焰一点点吞噬的字迹,他心情很好的笑了一下。
娘,奶娘,还有祖父祖母,两位舅舅,仇人就快就要下地狱了,这些年让你们久等了。
“告诉我们的人,做好准备,要动手了。”
“是。”
边关的战火没有波及到盛京,百姓们心中虽然担忧,但是只要想到被他们奉为战神的大将军已经去了边关便已经放下了一半心来。
距离除夕只剩下一天了。
温国公的书房烛火彻夜通明,窗户上影影绰绰的人影一直在晃动,书房周围被死士团团围住,如同铁桶一般。
直到破晓时分门才打开,走出来几个打扮低调的男人,什么也没说径直走人了。
男人都是高大威猛的体格,走起路来肩背挺直,笔直的像是一杆杆枪。
最后跟着温国公走出来的人,却是一个文弱的书生。
书生淡然道:“国公爷放心,一起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不会有任何纰漏。”
温国公叹了一声,道:“我实在是不想走到这一步,奈何三皇子不争气,逼得我不得不出此下策。”
“是我无能,没引导好三皇子。”
温国公伸手拍了下书生的肩膀:“跟你没关系,你这般才华,已经做的很好了,是他扶不上墙,怪不得你。辛苦你了,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