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名或者有必要的话,我会。”
“按小时收费?”
“有些时候是。”
王雅蕾故意使坏。“今天呢?”
李尘笑,“今天不会。”
王雅蕾想到将给董事长单独发的那封邮件。她写好了,但再三斟酌还没发送,她知道只有一次的机会,她决定不浪费今天晚上,“我上周去公司开会,见到曹董。他很挂念你,你走后他很忙。”
李尘不意外,回答得也坦诚,“我们中国人讲缘分,我也很感谢 simon,我们有很多很好的合作时光,但分歧一开始就在。这次对大家都是好事,我跟他还有联系,他需要帮助我会尽力帮他,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
他说的 simon 是曹董。
王雅蕾原本以为他们关系已经破裂,但情况似乎不是这样,又或者只是李尘单方面觉得没破裂。
“你和曹董怎么认识的?”
“那时候我还在原来的事务所,你们公司委托我们做一个项目尽调。当时这种业务不归我管,我一直负责 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 财务咨询服务,但从整体商业考虑上,我们几个负责人还是会一起去拜访一次,看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合作机会。”
“服务型公司很常见。”王雅蕾知道设计公司也会做类似需求开发。
“对,常见的 cross-sell交叉销售,接着就认识了 simon,后来有一次机会就来了你们公司,直到上个月。”
这确实是最常见的模式,她已没什么好问的了。她想绕到上周和曹董的对话上,她觉得有必要问一下李尘的意见。专业方面他是个可靠的对象,一贯的中立、客观以及十足的慷慨。
她正考虑期间,李尘先开口了。“simon 说你上周表现很不错。”
“你们……打电话了?”
王雅蕾真意外了。他们确定维持着正常关系,并不是李尘单方面认为。
既然能打电话,让我带话做什么?
王雅蕾想。
“你提了集采集中采购的议题,我和他之前也讨论过……”李尘说。
“你怎么看?”这确实是王雅蕾想问的。
“集采是大势所趋,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多讨论价值。你的角度是纯操作层面的,确实更精准,但在管理上这部分精准时经常被放弃的。没有什么方案是完美的,但大方向上我同意 simon,这个没错。”
“那我做得是否没有意义?”王雅蕾被他说得有点泄气。
“不,非常有意义。这有助于重新检验集采这件事,不断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你据实提出就可以了。”
“仅此而已?”她本以为会更复杂,
“对。真实就可以,要走正道,leona。走正道的步步安稳,走弯路的必致败露。你按照所看到的去写就可以了,simon 未必会接受,但依然会给你客观的评价。这是他的优点,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王雅蕾不意外李尘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她又想到了曹董说的那句话——打工皇帝能把乙方做成甲方。不由觉得这个人还是有点可爱。
“你对曹董评价也很好,那你们的分歧在哪里呢?听起来你们挺合得来。”
“人事方面的任用,他是对的,但我可以选择不参与,仅此而已。”
说到这里,李尘的话停了。他喝了口啤酒,看了看窗外,明显不打算再说。
二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王雅蕾的啤酒见底,时间还早,他们还有两张招待券,但那两个人应该不会来。
王雅蕾原本是打算早点走,但谈到了工作,她又有点舍不得,便问侍应生是不是一个人可以用两张。侍应生说可以,李尘也想再坐坐,他们一人又要了一杯。
酒拿上来后,王雅蕾觉得可以再聊点别的。
她想到曹董让她带的那句话。
她考虑了一下是不是合适,又觉得愚钝一些才是明智之举,更况且李尘和曹董的关系至今密切。
“我临走前,曹董请我带话……他希望你早些成家。我想上次去医院的事情让他很担心,不知他有没有跟你在电话里讲?”
王雅蕾想过这句话会让李尘尴尬。
他果然是尴尬了。“没有说过。”
“他让我带这句话给你,我以为他会说。”
李尘叹了口气,“simon 确实想让我留在大陆,之前也介绍过他太太的侄女,一位董事的女儿和一位公司的女同事给我。”
“公司的同事是谁?”王雅蕾在想是总公司的谁。
“都是很好的女孩子。”
但李尘明显不打算说,“但我也早就跟 simon 说过,我不会再结婚,我过几年就会回加拿大……”
说得那么坚定,王雅蕾觉得没劲,却也不做声了。
过了一会儿,她发现李尘在看她。
“抱歉,或许你也不会理解……”李尘说。
“不,我的理解不重要,roger……”王雅蕾说,“我只是传...”
“如果你愿意听我说一下……”
“不用说给我听。”
“我结婚很早。”
“……”
“我大学还没毕业就结婚了。
我的前妻是当地华人的第三代,经营中国餐厅家庭的长女。当时我刚入籍,半工半读,除了教中文,就是有一份在中餐厅做杂务的工作。她作为老板的女儿负责收账,有时也来帮我端盘子,我们很快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