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有些惊讶地看向她,其他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这铺子真正的东家到底是谁的。
张大宝还在迟疑,张婶已经将钱都推了回来:“这个真受不起,本就是该做的事情,东家既然已经给了足够的月钱了,这些就不该再拿。”
李妍年料到她会推辞,笑着解释道:“做得好做得坏全是一样的工钱,那以后做活的谁还肯尽心?张婶您尽管收下,这可是东家的意思,开业这两天大伙儿做得好,便又资格拿。您就当这个是开门红包,收下图个吉利也好。”
张婶看一眼大家,见黑豆和张大宝都朝她点了点头,这才淡笑着将钱收下了。
李妍年又道:“那咱们今天活算是干完了,回去养足精神,等明天,可又是一场硬仗。”
几人都笑了,匆匆收拢了桌子凳子,留张大宝一人住在铺子后头,李妍年黑豆还有张婶三人结伴往家赶。
张婶是个锯嘴葫芦,一路上李妍年和黑豆还时不时搭上一两句话,可她从头到尾都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从不主动开口搭话,只有偶尔被李妍年问到的时候,才慢声细语地回上一两句。沉默安静的性子,完全不像李家村里其他中年妇女一样,那么爱说闲话。
偏偏李妍年是那种很怕冷场的人,尤其是对上之前就对她们家有心结的张婶,更怕这一路上不跟人聊一两句,显得格外冷待了她,心里会有想法。
开始李妍年还没找对路子,问张婶家里的情况,人家回个一句两句也就没有下文了,害得她又得绞尽脑汁地去想下一个话题。后来她想到大多母亲都是愿意谈一谈自己孩子的事情,便投其所好,问张婶阿宝读书的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
一提到儿子,张婶一直沉如雾霭的脸庞上终于有了点笑容,话也多了些。但这个话多,也不过是跟前面的聊不过三句就聊死的冷场局面相比,多了那么一两句而已。
幸好,在李妍年发愁下一个话题该说什么的时候,远远便看见了李家村村头站着两个眼熟的身影,竟是毛豆和赵旭两个掐着时间来外头迎他们了,李妍年不禁冒出一句:“他们怎么跑这里来了?”
黑豆摇头:“出门前跟毛豆说得好好的,大概是想咱们了。”
张婶适时告辞,李妍年和她约好了明天照旧在村口等,比今天再早半个时辰出发,这才和黑豆朝毛豆他们这边走过来。
“哥,姐,你们可总算是回来了。”
毛豆一见着他们两个,就先扑上来抱住了黑豆撒娇。
李妍年抹着脸羞他:“这么大个人了,还这么娇气,你早上怎么答应来着的?这才是第一天呢,就这么离不开你哥啦?”
毛豆朝她做了个鬼脸:“姐,亏我在家也想你了,你真坏!”
李妍年好笑地摸摸他的头:“下回在家里等就好了,没得站得腿酸腰疼。让你看着旭子你倒是记得了,出门还不忘记把人给一起带上。”
毛豆放开抱着哥哥的手,转而过来缠着李妍年,仰头笑道:“姐的话我一直记着呢。旭子哥今天也很乖,饭都是自己吃的,姐,镇上好玩不?你们今天开店赚钱了吗?累不累?要不下回我也跟着你们去吧?”
李妍年还没来得及摇头,黑豆就先冷了脸,严肃道:“那可不行,你的任务就是在家好好练字,赚钱的事情我跟你姐操心就好,你一个小孩子,闲事别管。”
毛豆不服气地看了一眼哥哥,又拿手比划了一下自己和姐姐的个头:“哥,姐也就比我大三岁,过了年我都七岁了,不是三岁小孩子了。你们那么辛苦,我也想帮忙嘛!”
这个理由李妍年还真是无言以对,趁着一家人回头往家走的时候,她想了想,才慢声开口道:“你心疼咱们的心思,姐和哥哥都懂。但是你想想,咱家里是到了必须要你也去店里帮忙端盘子的地步吗?”
毛豆摇摇头,他知道大舅舅和张婶也都在铺子上干活,店里人手够的。
“那就是了。你能心疼哥哥姐姐赚钱辛苦,姐姐心里其实很高兴。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而现在哥哥姐姐最需要你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练字,等下半年你能把字帖上的字给认全了,就送你去镇上读书,到那时候,你就天天都能到铺子里吃午饭,散了学哥哥姐姐再一起接你回家,不是更好吗?”
毛豆若有所思地停下脚步,看看黑豆,又看看李妍年,末了目光忽然落在了跟在李妍年身后的赵旭身上:“姐,那我到镇上读书,旭子哥怎么办呢?”
李妍年压根没想过这一茬,留在家里吧,就他一个人,吃法方便都是个问题。一起带到镇上去吧,来回奔波只怕这个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受不住,而且也怕出什么意外……
黑豆也想到了这一点,迟疑道:“要不等咱们也买一辆牛车?二妞,我之前就想跟你说,咱们这米没个来回运送的,怕是日子久了也扎眼,会惹人怀疑。买辆车,到时候旭子来回镇上方便,咱们铺子上打掩护也方便。”
李妍年点头道:“那哥你自己做主吧,银子要多少,随时都有的,这个你不用操心。”
上个月买的三千斤大米她估计着是能撑到四月下旬的,花呗余额留着买大米也就够了。因此上回狂购之后剩下来的八千来块钱,她算了算,打算只留下三千多应急,其他的全买成碎银块存着。
她的运气也好,这次买的碎银块价格比她以前买过的价格还要便宜,100克起卖的无标识999纯银才3.65一克。李妍年买了1300克纯银,也只花了4745块钱。这1300克白银换算成这边的两数,大概是35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