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繁华的街上,一辆马车毫不犹豫地往前赶,没有一点儿要停下来耍一耍的意思。
到了约定的地方,吴湘月打开车门跳下来,对着赶车的人道:“哥,我就这样走了,你回家会不会被我爹骂?”
程天石下车栓好马,回:“骂一顿又不少块肉,倒是你,这一路上千万得小心,到了洛城给哥来封信。”
说完从怀里摸出一袋沉甸甸的银子塞进小丫头的包袱里。
吴湘月不收,非得还回去,程天石一把按住,道:“这是你嫂子给的,你哥可没有那么多钱,你嫂子给你你就收着,路上别亏待自己,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就买,到了洛城好好念书,咱们村也要修书院了,到时候请你回来当教书先生。”
最后一句话是开玩笑的,程天石当然不会以此要挟她将来必须回村。
吴湘月低着头不说话,程天石以为她当真了,赶忙解释:“哥逗你的,你这些年来有多不容易哥都知道,以后要是能在洛城生活也挺好,五姑那边有我和凤光呢,你别担心。”
听见这话,一直没有回应的吴湘月突然抬头,眼里泛着泪光,眼神却异常坚定,反问:“哥,你以为我是为什么拼了命的想要念书?”
程天石一愣,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小丫头或许没有看上去那么柔弱。
吴湘月用手指揩去不争气流出来的眼泪,笑了笑,回:“哥,小的时候娘带我们去镇里卖茶叶,因为不识称被商贩骗,三斤茶称出来只有一斤半,后来爹去给人家做活,也因为不识字,谈的工钱和契书上的完全不一样,可他摁了手印了,告到官府也没辙。
不说我爹我娘,就说哥你自己,三舅他们在的时候教你读书识字,你也会认那么几个字,可最后还是被人夺了家产,你收集文书证据那段时间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我看着都难过,哥,那个时候我就想,既然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了,那就不要让这样的事一次又一次,无数次地重演。”
“所以我努力地学,拼命地学,就是为了让咱们抱月村的孩子不再走以前那些人的老路。”
程天石眼眶有些湿润,他没想到湘月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大的胸怀,更别提当年她才几岁,就已经想到了这么长远的事。
他哽咽,嘶哑着声音,道:“哥没什么大用处,但哥保证,书院一定会修好,到时候哥写信请你回来。”
吴湘月觉得有些过于煽情了,破涕为笑,擦了擦眼泪后哼道:“那你可得给我开多一点工钱。”
“一定。”程天石许下承诺。
“湘月!”
周家的马车姗姗来迟,才在他们面前停稳就有一个小姑娘从马车里钻了出来,愧疚地解释:“对不起湘月,都怪我爹爹太唠叨了,半天出不了门,你等我很久了吧?”
“没有,我也才到。”吴湘月努力调整情绪,不想让人看出自己刚刚哭过。
程天石自然地去找周郎君的二儿子高竹套近乎,将车里的几包肉干和两瓶好酒送给了他,希望他能在路上照顾好自己的妹妹。
高竹是个话不多的人,收下东西后只嗯了一声,然后催促:“画荧,走了。”
高画荧朝程天石打了个招呼,笑嘻嘻地拉着好友上了马车,说要给她看自己的新首饰。
吴湘月站在马车边上自然地喊了一句“二哥”,高竹绷着一张脸点了点头没有回话,耳朵被旁边的一串灯笼给映成了红色。
程天石目送着他们离开,然后迅速调转马头回去接人。
夏小曲把孩子哄睡着后放在了床上,三个人就趴在窗户口看一盏盏天灯升起。
自家马车挤过一阵阵汹涌的人潮,终于停在了天宝楼门口,夏小曲见了欣喜地转身去抱孩子,心道:小崽,醒一醒,爹爹来接我们了。
程天石下了马车后匆忙往里赶,在楼梯口接到了夫郎和孩子,他单手抱过熟睡中的小苕儿,然后将刚刚买的一盏硕大的虾灯递过去。
夏小曲皱眉,比划:“小孩儿玩的。”
程天石将灯往他怀里一塞,财大气粗地道:“我刚刚看见桃花小街的那些店家找了许多小孩儿去面馆门口斗灯,你去,给我把他们都斗哭。”
赤秋镇灯会斗灯延续千百年,但近几十年来却在各大店家手中逐渐变了味。按照习俗,元宵节有一连三天的灯会,每天晚上那些店家都会按照规矩迎灯,寓意着来年财源广进,而在迎灯前又有一个斗灯。
斗灯一开始只是图个热闹与吉祥,但随着参与斗灯的店家越来越多,渐渐地就有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斗灯输了的不许迎灯!
这可是件天大的事,不只关乎面子更关乎来年的营生问题!
之前夏记小面馆一直斗不过,可昨天却赢了,桃花小街的店家们心里憋着气,因此今天找了一大堆小孩儿吵吵闹闹的,提着灯笼就朝夏记小面馆去了。
他们不敢和天宝楼斗,所以只能逮着小面馆出出气。
夏小曲一听这还了得,当场撸起袖子提起灯就跑,贺娘子紧跟在后边,程天石抱着孩子大声喊:“媳妇儿,买灯别心疼钱,斗输了就不好看了!”
第87章
夏小曲一口气跑到夏记小面馆的时候门口已经围了很多人了,贺娘子去得晚了些,等她拖着一个卖灯商贩赶到的时候正看见一个手里拎着兔子灯的孩子哭着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