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青青没有看见,扯下了帕子坐直,叹了口气后缓缓道:“我想起来了,小的时候他母亲去世了,他在村里住的那段时间跟大家都合不来,所以就常常跑到山上去躲着念书,后来我无意中撞见了他,那个时候我太想念书了,便大着胆子求他教我,可他不愿意。”
“其实他对我也不算特别坏,他只是那段时间脾气不好,对所有人都一样,但后来我们应该算是成为了朋友,他也开始跟我说话,不过还是不愿意教我念书,只会扔一本画册给我看,然后他帮我去砍柴割草。”
听起来,他人好像还不错。夏小曲心想,接着继续安静地听青青讲述。
“后来他就走了,临走前他带我去放河灯,告诉我如果我的河灯先熄灭的话,三年后我就嫁给他,如果他的河灯先熄灭,三年后他就来娶我,可是我后来被嫁给程尔了,我不敢去打听他的事,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回去找过我。”
潘青青说着说着又哽咽了,夏小曲轻轻拍着他,让他靠在自己肩膀上。
“小曲,我觉得他当时肯定是回去了,知道我嫁给了别人所以恨我,因此才会那样对我,那样……”
后面的话他说不出来了,但夏小曲都懂,都明白,青青其实最在意名声了,当初程尔给他带来的伤害实在太深,所以当董忆寒在面馆说出那些话的时候无异于是又给了他重重一击。
“我和他没有可能了,还不如快刀斩乱麻,从此一刀两断,当陌生人最好。”潘青青哭着说。
夏小曲没有过这种经验,也给不出好的建议,只能哄着他让他别哭了,比划说:“男人到处都是,真要找的话我们换一个,不找董忆寒。”
潘青青又哭又笑的,小声地道:“就是,到处都是,又不是只有董忆寒是男的。”
下午曲郎君领着孩子回去的时候没有觉察出什么异样来,芳儿兴奋地拿着手里的吃的去喂爹爹,然后悄么声地道:“爹爹,我看见董叔叔了,他哭了。”
其实那个声音也不大,屋里的人都听见了。
“对,我也看见了,那孩子不知道咋了,眼睛红红的,还当着他手底下人的面呢,抱着芳儿和圆儿就哭,要不是我给拦着,他指定把大家伙儿都给哭过来给他做主。”
曲郎君回想着刚才那一幕,咂咂嘴后好奇地道:“我还没见过哪个男的哭成他那个样子呢,以前包山也挺能哭,但和他比起来包山都算得上是硬汉子了。”
这也难怪,毕竟董忆寒长得白净清秀,哭狠了可不就显得更加柔弱了嘛。
潘青青听了没有接话,心事重重的样子,夏小曲想了想,比划着:“可能是看我们村有了书院,激动的吧。”
曲郎君沉思片刻,忽然觉得很有道理,今天书院落成大家都在,那个场面确实有点催泪,董忆寒作为父母官,看见他们村子里弄得这么好感动是应该的,只是没想到会感动成那个样子。
难不成……他真的是个好官?
傍晚时分,天石和大洪载着三位先生回到了村里,夏小曲他们在家一早就准备好了酒席给先生接风,潘青青和高娘子还有喻郎君塔塔他们也都在,大家热热闹闹地坐了两桌。
程天石招呼好先生吃喝以后发现小夫郎还在灶屋忙活,便过去帮忙,结果进屋后发现潘青青和喻郎君也在,似乎没有需要他的地方。
他想着和小夫郎说说话也好,今天差不多一整天没见到了,便倚靠着门框压低声音道:“媳妇儿,你知道我和大洪今天在镇上遇见了谁吗?”
夏小曲抬眼望过去没有说话,喻郎君好奇地问:“谁啊,我家大洪回来没说啊。”
“他这会儿喝酒上头了哪儿还记得呢。”程天石笑了笑,接着疑惑地道,“我看见董大人了,领着一队衙役也不知道是干啥去了,哭得那叫一个狠,眼睛都肿成一条缝了。”
话音落下,夏小曲和喻郎君还没说什么潘青青倒是先摔了一个碗。
“没事儿吧?”程天石走过去打扫地上的碎瓷片,潘青青摇了摇头,对上喻郎君探究的眼神后心慌地道,“那碗上沾油了,我没拿稳。”
喻郎君点了点头没有怀疑,夏小曲沉默着上前,拍了拍青青的胸膛安慰他。
第106章
书院这一回招了二十六个学子,其中有二十个都是抱月村的孩子,夏小曲也在其中,现在他每天都得去书院跟着先生念书,将面馆暂时交给了潘青青和喻郎君打理。
程天石晚上回家的时候从镇上扯了块颜色好看的布回来,说是要做两个书袋,一大一小,小的那个留给小苕儿用。
入夜,小苕儿在他自己的小床里舒服地睡着,夏小曲洗漱完以后趴在床上看画本,程天石随手扯过被子给他盖上,然后坐在一旁笨拙地往书袋上绣花。
“天石,不用弄得那么精细,我就拿来装书而已。”夏小曲比划着,好心提醒他男人这只是个书袋,不是要穿出门去见客的衣裳。
程天石捻细了线头穿过针眼,换了种颜色的丝线继续绣着,回:“你第一天上学,可得收拾好了,我前两日看见老余家小哥儿背的那个书袋很漂亮,我给你也绣一个。”
“哎呀,人家是小孩子嘛,我不一样,我是大人了,我背个简单一点儿的就行。”夏小曲试图说服他,可他却跟听不见似的,自顾自的道,“放心吧,我练了好几天,这朵花肯定能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