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问野板着脸,视线在垂着脑袋的圆儿身上扫了一道,冷冷的开口:“先生,潘郎君,是我主动给圆儿写课业的,要罚就罚我吧,不要惩罚圆儿,他的伤还没好。”
……
从书院出来后潘青青一心惦记着孩子的事,一不留神便撞到了来人的身上,想着也许是哪位送孩子的大人,他便捂着额头往旁边一退,道:“不好意思,我没留神。”
“无妨。”清冷的声音响起,还是记忆里熟悉的样子,“撞疼了吗?”
潘青青抬起头,穿着月白色衣衫的董忆寒就站在面前。
他摇了摇头,沉默着往另一边走去,董忆寒也没有为难他,侧开身子让出道路,然后径直往里走。
“等一下!”潘青青回过头,望着他的背影道,“方便单独说两句话吗?”
董忆寒停下脚步,眼里闪过一瞬的不可置信,随后又被温柔所代替。他转过身去点了点头,答:“当然可以,这会儿后院葡萄架那里应该没人。”
潘青青站在葡萄架下后才慢慢觉察出自己的胆子有多大,竟然敢主动邀董忆寒去往没人的地方谈话。
“找我什么事?”
董忆寒站得远,说话声音的大小却控制得刚刚好。
“我……”潘青青叹了口气,要问的话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了,见状,董忆寒只能猜测着,“是小夏老板跟你说过什么了?”
潘青青点点头,红着脸异常羞耻地说出了那句话:“他说,你恨我所恨……”
“没错。”董忆寒轻呵一声,反问,“我做得还不够明显,是吗?”
说完这句话,他上前三步,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后低声道:“你以为,我使那种手段将马郎君关进牢里是为了什么?”
话音落,潘青青惊恐失色地望着他,即便自己隐约猜到了这个答案,但真的从他嘴里听到还是感到震撼,因此酝酿了半天,也只能挤出一句干瘪的话。
“那你是为民除害了。”
董忆寒自嘲地笑了笑,道:“我可不是什么好人,若真要论起来,我这也只能算是为,卿,除,害!”
这四个字如同寺院古钟一般敲在了潘青青沉睡的心上,嗡鸣声大得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撞进眼里的只有那个浅浅微笑着的男人。
如梦一般看不透。
他说的到底是为卿除害,还是为青除害?
第120章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1
书院除了稚学堂和蒙学堂的孩子,其他的人都放了十天的农忙假,让大家好回去帮帮忙。
夏小曲起早换了身干活穿的衣裳,和天石一起下地去点花生,中午的时候乐昭带着小苕儿去送饭,小家伙一落地便踩塌了两个坑,乐昭只好又将他捆在背上不让他下来。
日头转阴后程天石驾着牛车去谢娘子的摊子上拉水果,回来的时候顺便取了李二寄来的信。
信上说,他们也不知道小进和星星怎么了,只是忽然间就发现两个孩子不说话了,星星不来他家了,小进去陆家找人星星也不见他。
夏小曲看完了信后折好放起来,对着程天石比划:“看样子问题很严重啊,连师父师爹都不知道两个孩子是怎么了。”
“照小星星那个性子,没理由会不见小进啊,难道是小进做了什么特别过分的事?那也不对啊,自从小星星那次走丢以后小进对他可以说是捧在手心上宠着的,怎么会去做让小星星那么生气的事呢?”
程天石坐在一旁编背篓,想不明白,也很是不解。
“师父说或许过几天就好了,总归是兄弟,再怎么生气也不会真的记仇,不要紧。”
夏小曲比划完蹲下身去摸摸天石编好的那只背篓,曲郎君择好了菜,起身抖搂一地后拿着小扫帚扫地,随口问:“那孩子今年得有十五六岁了吧?”
“哪儿呢舅舅,十四岁,年底腊月间才满十五呢。”程天石答。
曲郎君扫完了地拿去倒在鸡圈里让它们翻翻,然后站在屋檐下端着菜盆,道:
“那不眼瞅着就是十五了,虚十六,一晃就十七八岁了,有些人家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相看媳妇儿了,等过两年往家一娶好过日子,要真是等到十七八岁再去找,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一拖便是两三年,那年纪大了就更不好找了。”
“那也太夸张了吧舅舅,我觉得十四岁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呢。”
程天石笑着道,擦干净手后揉了蹲在面前的小夫郎一把。
“我们家小曲儿也是十七八的时候才开始相看人家的,我就是在他十八岁的时候把他娶回来的。”
夏小曲仰头冲着他笑笑,又听见舅舅道:“那不一样,男人家和姑娘小哥儿总归有区别,你等着看吧,你师父师爹他们这两年绝对会给那孩子先说一门亲事放着的。”
话音落,夏小曲和程天石对视了一眼,比划着:“不知道小进会找呦呦镇的对象还是赤秋镇的。”
程天石皱眉想了想,道:“想找呦呦镇的对象怕是有点困难吧,那边有钱人多要求高,小进若是想娶的话要么有钱,要么有功名,银钱方面我们多少还能帮衬着点,但是功名就不行了,只能看那孩子自己的缘分了。”
曲郎君热衷于做媒,一听这话便来了劲儿,小声道:“我倒是有个合适的。”
“谁呀舅舅?”夏小曲比划,一脸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