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还能找到韶远县这种地方?!
江无眠点头,认同道:“不是你的问题,你说得不错。”
忐忑不安的陈平放下心,在监工和江无眠的注视下,快速换好木条,提着犁下地走了几步,犁铧入土还能深翻。
江无眠沉吟片刻,又去田里观察曲辕犁的耕作情况。
野草比较多的那一侧,曲辕犁更快。初次翻地不深,先清理一遍浅层的石子,再来一遍深耕,很快能翻完地。
半是石头半是野草的荒地不然,走走停停,不时要人工清理,速度慢下来,对比惨烈。
“田地情况太复杂,曲辕犁速度不算快。”江无眠回到县衙后,又拿出画到一半的图纸。
曲辕犁在直辕犁的基础上改进过,相较而言,是快上不少。
可江无眠就算在末世时,也没见过这种传统犁,它们早已被工业化下农业机械取代。
因而,他隐隐嫌弃曲辕犁的速度。
“土地情况复杂,换成圆盘犁,人力可能不够,畜力也不能做到。”江无眠在纸上盘点曾用过的几种犁地工具。
圆盘犁是其中一种。
有些土地上杂草丛生、土壤里碎土块、石子较多,类似土壤比阻较大,用圆盘犁能解决。
不过,圆盘犁要的牵引力,现在的人力和畜力达不到,排除。
再有是铧式犁。
铧式犁其实是大类,按用途能分水田犁、旱地犁和特种用途犁,岭南多种植水稻,自然是水田犁。
水田犁全是悬挂犁,从字面意思看,是挂在机械上的一种犁。但大周连蒸汽机都没有,更别说造个拖拉机挂上悬挂犁耕地了。
因此能选用的是半悬挂式的犁,相较于悬挂式,半悬挂式要求的牵引力不强,单纯人力就能达到。
水田与旱地不同,长期有水,土质黏重且软烂,比阻比一般土地大,对人力和畜力提出更多要求。
耕牛宝贵,非是家家户户能养得起的,有时村中一头耕牛都养不起,只能向县衙租借,因而大部分人家用人力。
考虑韶远县的实际情况,半悬挂式的铧式犁才符合当前需求。
江无眠喊来赵成,等他看过图纸,问这位擅长机关的师爷,“图纸如何?可是能做?”
赵成:“……”
大人,您画的是这还是犁吗?
第012章 技术
赵成拿着图纸,有些不可置信。
忍不住回忆前两日张榕借来的犁,对比二者有何相似之处。
核心犁体部分仍能看出犁铧、犁壁等部件,但外边挂着的木架是什么?它为什么挂在上面?把犁当成车用?多出的两个结构做何用?
和时下的犁不一样,上面的悬挂结构类似前朝开国时民间常用的两人三牛耦犁,又并非如此简陋。
“牵引,一头牛拖行,人在后方跟随,两点用力。”赵成沉迷于图纸上的简略结构,别人许会看不懂、不耐烦,他却深深为之着迷。
图纸出自江无眠之手,一横一弧,自有均衡之美,多一笔累赘,少一笔缺憾。
他抱着图纸喃喃自语,对主犁体下方的装置,猜测道,“双轮,前小后大,省力?不,不止。”
研究一番,赵成发现,仅按图纸标注来算,新式犁结构没问题。
尽管部分机关从未做过,可单凭数据,算出的结果能行!
他知自家大人于术数一道上,远超他人。
大人的授业恩师亲口承认,“术数之学,吾远不及恒阳,可为吾师矣。”
自己的术数之路,也半是江无眠所授,半是研究所得。
但他竟不知,自家大人的术数之道已精深到此,让人望尘莫及!
赵成眼中精光闪烁,心想:于术数之道,有的要学!
江无眠若是知道,定然连连摇头。
他不过是沾前人的光罢了,论及天赋,赵成才是万里挑一的术数天才。
在教导赵成如何构图、绘制地图来练习空间感、设计机关之前,赵成本人已经靠天赋做出粗浅的弓弩,只为用饭时多加一道荤腥。
也就是赵成没能出生在后世,接受完整的教育,不然,日后多半能徒手搓核弹。
江无眠问道:“其他部件如何?”
赵成激动情绪退却,拧眉沉吟片刻,迟疑点头又摇头,“与弓弩机括不同,似要有其他辅助。”
图纸上数据精确,大致能在脑海中构造出犁体模样,可有部分机关作用不明,他瞧不出如何去做。
让他深感棘手的还有一事,“犁体曲面改变,需重新开模打造。”
江无眠手一挥,“你只管解决图纸的技术难题。”
开模不是问题,打造不缺人手。韶远县有铁匠,在县衙登记过,能打造武器。原本,兵备库里的武器即是这些人打造的。
担心图纸泄露,还能让赵成亲自上阵,借用别人的炉子锻造犁体。其他东西拆分成零部件,再追加些无意义部件迷惑视线。
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图纸上的技术难题。部分结构所需技术超大周的技术水平,需要略微改动一番。
江无眠担心技术人员钻牛角尖,先给他解释一遍各部分的功能,让赵成心中有谱,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
赵成越听思路越顺,恨不能当场制出模型一试究竟。
正巧他刚结束一个乡村地图测绘,要在县衙整理排版,有大把时间完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