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忙碌六房与花厅,到了后院,几处厢房内传来热闹响声与食物香味,勾的人馋虫乱跑。
推来门来,氤氲热气模糊人的视线,有人高声叫着,“卫佥事,可叫兄弟们好等,就差你一人,快些入座来!”
卫补之笑骂一声,净手过去,心底叫了一声“奢靡”,这醉流霞真不愧是韶远县最为出色的食肆。
满桌的菜,香料放得毫不吝啬。南康府上虽有大量香料产出,然这一桌起码要花上百两的银子,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桌上一瓦罐,底下还带炭火,眼看将熄,卫补之指着它道:“瓦罐里要自己做?”
醉流霞留下的伙计忙笑着道:“大人说笑了,哪里劳各位动手,这炭火是为保温保味。”
他手脚麻利掀开,期间不忘给江无眠说好话,“大人一早命厨房备下,选山珍海味、飞禽走兽烩制一瓦罐中,又添高汤与好酒熬煮,文火三日不熄,得此一罐汤。”
此汤一出,震得人头脑一片空白,不仅是为其复杂程序,也是为这一罐汤的价格。
卫补之离得近,神智恍惚片刻,只想质问江无眠,你特么到底有多少钱!
这喝的哪是汤,是金子啊!
江无眠没空解答这一问题,他正忙着编纂文章,并非是报纸,而是杂志刊,内容是本次的商队事件,连杂志名都简明扼要——南康商队揭秘。
一经发行,火速传向每个关注此地的人手中。
侥幸逃过一劫的马领队得知此事,立刻抢了一刊来。
好友楚领队被人带走时的,他万分不敢置信,忐忑不安等待阎王点名。然一场宴席下来,自己竟是幸存之一,心中不由庆幸,又为楚领队下狱的事实万感复杂。
如今有途径得知内情,立刻发动人手买来首刊,迫不及待翻开,扉页处留有一道寄语,“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名为商队揭秘,寄语却以“恶”来形容。
马领队一片惨然之色,竟是不敢翻开。
到底是何等之“恶”,以至江知府不顾商队背后牵扯,直将人下狱关押!?
第093章 态度
整篇杂志与其说是文章,不若说是一篇论文,题目直白,论述简洁。
有别于现今的赋文,开篇即是摘要,以白话点明当今商业形式与其社会地位形成原因,期间虽多受辖制,然因商业的特殊性,商队发展的触角可接触各阶级,借此形成部分权力滥用的局面。
进而点出本篇文章所言的关键词,之后才是本书目录。
书页凡多,排版之间竟有空格,省却句读难题,读来简单不拗口。
论证时,用词简明扼要,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即便是马领队这般不爱读经义之人,也不由看了下去。
商队发展起来,先是对农业形成冲击,在农业工具与肥料未出现前,大规模发展商队无疑是自寻死路。
基本生活资料无法满足,短时间内得意靠外力生存,时间一长,商业失却扎根土壤,化作水上泡沫,大厦即倾。
马领队不善研究,按目录翻到感兴趣的一页——商业犯罪案宗论证分析,页数标得极有意思,正是南康府诸多商队用惯了的数字,时长对账的领队自然能认出来。
按此页数,很快找到想要的内容。
“土地强买强卖、于粮食作物的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违反大周律法。”马领队没干过这事儿,读至此处,尚能冷静。
这条律法,南康月报第二期刊登过。
马领队思量一下,急匆匆翻找到上回抢来的报纸,“是了是了,上回正赶上大丰收后的粮米收购,当期报纸全与土地相关。”
照法理来说,这条律法是在保全耕地,设置农耕红线,保证大周的粮产安全,维持好边疆的粮食供应。
但在粮产利润逐渐下降,经济作物利润上升时,不法商人铤而走险,不顾朝廷律令,将稻麦之类换做棉花、果园,甚至于被大户人家买下置办别院。
江无眠列出的卷宗中,起码有三个例子。明面上仅仅如此,事实如何,户房堆积成山的案件足以证明举例时还是收敛了!
“允言兄,大事不妙!”在马领队聚精会神钻研情报时,同样幸存的一领队在管家带领下进了书房。
来人是杨朝,曾与楚、马二位领队共同进退,如今楚领队入狱,唯剩二人在外奔波。
往常的杨领队谈笑之间儒雅随和,颇有风度,出行时必要洁面焚香,暗暗炫耀财力。如今却惊慌失色,一身衣袍褶皱连连,好似三日未换,再看脸色,嚯,哪里是好似,这简直就是死了三日的青白肤色!
“靖远贤弟,你、你这是、如何至此啊!”马领队大惊失色,忙唤人上茶来,又命小厮带人净手换了一身干净衣袍。
杨朝连连叹气,懊悔不已,“允言兄,你是知晓的,我与平封兄素有商业往来,作坊上一道开的。
前几日府衙查封,连带小弟我的作坊一道封控,再不许人来。问及原因,此地竟是逼迫得一家四口没了,硬生生夺来的!
苦主上门,求个说法,原先的知府不管此事,拿钱搪塞了去。今时江知府查清原委,一道封禁,正寻苦主翻案。”
马领队听得心惊胆战,忙念了几声圣母娘娘保佑,开解友人道:“江知府寻根究底,没能牵连到你我,这是好事,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