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阿奶,你力气可真大。”张希瑶不觉得自己没用,而是这些古人都太能干了。她奶更是全家翘楚。难怪她奶是后娘也能当家。除了有张老头撑腰,打铁还得自身硬。
    张婆子看她累得呼哧带喘,摇了摇头。
    张希瑶趁着运麦垛的功夫,从路边割了些苋菜,就堆放在麦垛上面。
    张婆子一头雾水,“这么老!猪都啃不动。你割它干嘛?”
    “奶,你不懂。这个可以做卤水。”这农村真的处处都是苋菜,而且猪也很爱吃。只有一点不好,它长得太快了,一不小心就老了。张希瑶看着可惜,所以才想做臭豆腐。
    张婆子见她有用,也就不再多说。
    张希瑶把粗盐熬好,将它的残渣过滤掉,再把它的水放在太阳底下晒。
    等到了晚上,水已经晒干,得到的盐不再发黄,晶莹剔透,她就用盐将切好的苋菜拌一拌,腌制一个小时。
    这苋菜也要处理好,不要叶子,只要杆子,切成两厘米长的小段。
    等腌制好,再去灶房弄了些草木灰,拿了个空坛子,将腌制好的苋菜倒入空坛子中,将老豆腐捏碎放入坛中,又加了一点青矾。它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发酵率,不用放太多,只放一点点就行。
    拌了草木灰的凉白开将残渣过滤出去,然后将它的灰水倒入坛中。将坛子封好,等它发酵。
    她在忙的时候,夏花和秋花想帮她忙,可看着她把豆腐跟灰水搅合到一起,两人直接傻眼了。还不敢叫出声,害怕大人们说阿瑶浪费钱。
    夏花就压低声问张希瑶,“这个豆腐都捏碎了,还能吃吗?”
    张希瑶向她解释,这豆腐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熬制卤水的。
    夏花不懂什么是卤水,她就是觉得这样好浪费。
    接下来几日,家里又得割麦子。
    十亩地并不算多,张家人口多,忙了几日就全部割完,麦垛全部运回打谷场。这时候就得给麦子脱粒。
    家里人将麦垛用铡刀一分为二,麦穗部分先晾晒,这是因为打谷场地方有限,麦垛腿部则可以晚一点晾晒。
    麦穗用木叉子摊开晾晒,晒得干干的,这时候要给麦子脱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石磙碾,一种是打连枷。像张希瑶小时候用的打禾机,整个村子都没有。
    张希瑶琢磨要是把它复刻出来,兴许能赚钱。可是仔细一想,打禾机需要用那么多的铁,她身上的这点钱根本不够折腾,只得作罢。
    有条件的人家会用牲口套着石磙,麦子通过重压从麦穗中脱落。像张家没有牲口,就用最原始的方式--打连枷。
    家里人口多,再加上十亩地的总产量才一千多斤。晒了三日就晒得干干的。
    张大伯去通知王地主,王地主带着两个儿子来了。
    张希瑶看到三人时,还以为这是村里的破落户。身上的衣服比他们家的还破。
    张家为了供张明礼读书,一家人省吃俭用,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这王家可倒好,衣服褴褛,那裤子破破烂烂,只到膝盖的位置。连袖子都没有,脚上穿的也是自家打的草鞋。
    不过她想到收粮食,不需要穿这么好,也没有多想。
    王家到打谷场称重,总产量是1424斤,地主负责交税,所以他们将税和属于他们的地租总共1068斤粮食全部要拉走,而张家就只剩下356斤小麦。
    按照以往地主会把粮食拉走,但这次张家要把粮食买下来。
    王地主也同意了。他们家地多,吃不了那么多粮食。既然张家肯买,那当然好。
    价格就按照粮店的价。
    张老头不乐意了,“王老兄,粮店收购价是两文四二,你按两文五三收,是不是太黑心了?”
    王地主哼了哼,“我问你,你去粮站买是不是两文五三?”
    话虽如此,但张老头提醒他,“你去粮店卖是两文四二。我现在买了,还省得你运到镇上。”
    王地主却道,“你去粮店买,买价是不是两文五三?”
    王地主想卖得贵些,张老头想便宜些。站在自己的立场,道理都说得通。
    看着他锱铢必较的样子,张希瑶总算明白这地主为何会这么破的衣服了。见他们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总这么吵吵嚷嚷,猴年马月才能谈好。
    她就主动插上一脚,“阿爷,里正家不是也有吃不完的粮食嘛。他家给的就是两文四二,你何必跟王地主死磕,伤了两家的和气。”
    张老头一愣,看了眼孙女,随即反应过来,叹了口气,“我这不是想省点力气嘛。”
    他拍了下大腿,冲王地主连连道歉,“对不住。咱们别为了这点钱吵吵把火,让小辈们看了笑话。你们把粮食拉走了吧。”
    王地主听他不买,有点急了,“说好了要买,你咋不买了?”
    “算了算了,你不想便宜卖,我不想花贵价买。你们快把粮食拉走吧。”说着张老头就招呼两个儿子过来帮忙。
    王地主见他们把粮食抬上板车,狠狠心,一咬牙一跺脚,“罢了罢了。就按你说的价。”
    张老头心里暗喜,给了孙女一个赞赏的眼神。
    算钱的时候,1068斤是2584文56,王地主不舍得抹零,称重后,抓了两把麦子就算是多出来的钱。
    张家人也是见怪不怪。
    没两天里正就派人过来收税,他们家没有地,但这时候农民的税分为许多种,除了田赋,还有丁口之赋(即人头税),还有其他税目比如:明耗、暗耗、折变、和买、预借、义仓、脚钱等等;杂税有各种头子钱、科罚钱、契约钱、勘合钱等等。(1)
    <a href="https:///zuozhe/yinansuyi.html" title="易楠苏伊" target="_blank">易楠苏伊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