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时间转眼过去六年。
这六年里, 张家的杂货铺生意完全步入正轨。普通的货源来源于乡下铺子。其余货源来自于北方走镖。
张家弄出一个走镖队伍,刚开始是跟镖师们合作。后来他们走的次数多了,就开始自己招募人手。
大部分人手都来源于许家村。
甚至就连张家大房也出了三个人手跟着一块干。
张大伯俨然成为这条队伍的领头人。
光靠这个铺面以及走镖, 张希瑶就可以得到上千两的收入。
她又在外城置办了两个铺面,她暂时没有生意可做, 所以就租给别人。也在许家村附近置办了两座山头。
张家的女眷们在夜市摆摊, 张希瑶只收一成的分红,其余的钱都交由张老头, 收他给女眷们发工钱。
张希瑶正在外城买的宅子里盘点账目。
这是她最近新添置的宅子。不能做生意,就是用来住人。
房子面积不大,也就两进, 足够一家人住了。
杂货铺住的是大郎一家。
她这边住的是张家其他人。他们倒是不用再去外面租房子。
张希瑶正看得热闹,夏花从外面急匆匆进来,“阿瑶,二哥回来, 他让我通知你, 明日回家。说是……”
她羞涩地低下头, “为我的婚事做准备。”
夏花已经定了亲, 说亲对象是夏家的二少爷。
说来也是一段奇缘。
六年前, 张希瑶让张大伯去南方走镖,得知布匹运到北方能赚大钱。所以她就找上夏家布庄,跟对方商谈价钱。
正好夏家二少爷出来接待,然后两人你来我往。
原本夏二少爷想向张希瑶求娶,可得知她不嫁, 只招婿, 他自然不能答应。所以又求娶了夏花。
他娶夏花,和求娶张希瑶都是同一个目的。可以帮助夏家掌管外面的生意。
他经常去南方走镖, 多日不在家,需要一个女眷帮忙管理。
夏花跟着张希瑶做事,对经商也多有心得。也是非常好的人选。
张家现在家底比几年前厚多了,夏家这边出三百两聘金,张家这边也还三百两嫁妆。算是结两姓之好。
婚事定下,但是张家这边想多留夏花几年,所以一直耽搁到二十岁。
再不嫁,就不合适了。
张希瑶笑道,“这是好事啊。你的嫁衣绣好了吗?”
以前文氏还可以帮忙绣花,但是自打张家做甜菜生意,张希瑶就让家里建个甜菜厂。专门聘请村里的女人做工。
文氏识文断字,张希瑶就让她负责管理女工。
她现在根本没有时间绣花。她是如此,许氏就更如此。
所以夏花的嫁衣是请绣娘帮忙定做。最后她上去绣几针就算自己的成果。
夏花点点头,“绣好了。”
张希瑶招手让夏花过来。
夏花依言靠近,张希瑶紧紧握住她的手,“真的很不舍。你也要嫁人了。我以后又少了一个帮手。”
夏花冲她笑了笑,“阿瑶,我以后还要在布庄忙活,你想我了,可以来布庄找我。”
张希瑶点点头,“你也算完成自己的目标,没有宅在内院。也挺好。你嫁了之后就是秋花了。”
秋花定了个秀才。这秀才在村里租院子,与秋花见过几面。觉得她大方稳妥,就使了媒婆向张家求亲。
张老头觉得这是一门好亲,征求秋花的意见。
秋花也很喜欢读书人,再加上她嫁人后,受人尊敬,就答应了。
秋花的婚期定在下半年。
张希瑶一连失去两个帮手,这心情可想而知。
夏花见她难过,又笑了笑,“我觉得阿爷会催你成亲。这样就多一个人帮你。”
张希瑶唉声叹气,“嫁人倒是没问题。可是怀孕生子很危险。”
古代可不比现代,生产是一道鬼门关。她真的不放心。
“那也得生啊。”夏花拍拍她脊背。
张希瑶点点头。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大郎咋咋呼呼的声音,随后就是敲锣打鼓的声响。
张希瑶微怔,突然一拍巴掌,“是不是成绩出来了?”
夏花点头如捣蒜,“应该是了!”
半个月前,石子参加院试。通过就算是秀才。
虽说石子之前已经通过县试和府试,但是院试才是难关。之前张希瑶的父亲张明礼在院试卡了好几回。
这些日子张希瑶一直待在汴京,就是想知晓石子能不能考中秀才。
说实话她是有点担忧的。毕竟石子今年才十三岁。这个年纪的秀才还是非常少见的。
张希瑶和夏花片刻不敢停留,马不停蹄跑出去。
就见二郎正在给前来报喜的衙役赏钱。石子已经欢喜得傻了,石子的亲大哥石头扶着他,“没事吧?”
张希瑶跑出来,二郎忙把消息告诉她,“石子真的中秀才了。第二十名。”
这个名头不算特别高,但也不是特别低。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石子傻呆呆地,等张希瑶看过来时,他终于恢复点往日的稳重,“阿瑶姐,我……”
张希瑶拍拍他肩膀,“不错!真给咱们张家长脸。明天我们一块回去。这回咱们两家都要办喜事了。”
石子抿唇笑了。
石头问石子,“三郎四郎的没考上吗?”
<a href="https:///zuozhe/yinansuyi.html" title="易楠苏伊" target="_blank">易楠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