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42节

骗了康熙 第42节

    第70章 狗眼看人低
    这个时代的登门拜访,讲究的是提前派人送帖子过去预约。
    若是不打招呼的突然上门,很容易被人误会为,夜猫子进宅,没安好心。
    玉柱和张廷璐事先禀明了查嗣庭,查嗣庭自然是点头答应了。
    到了约定的那日,玉柱、张廷璐和邬思道带着备好的礼物,就乘坐马车去了俞鸿图的姑母家。
    到了地方,吴江很有礼貌的上前递了名帖。很快,从府里就出来了一位身穿锦袍的年轻书生。
    “有失远迎,还望两位仁兄恕罪。在下张德光,字有德,乃是俞麟一的表弟。多谢三位仁兄前来看望家表兄,小弟实在是感激不尽。”
    文质彬彬的张德光,很热情的作了自我介绍。
    玉柱他们三个人,赶紧长揖行礼,并分别做了自我介绍。
    “在下浙江绍兴邬思道,字玉露……”
    “在下顺天府佟玉柱,暂时无字,兄台唤我玉柱便是。”
    玉柱从不是招摇过世的性子,他介绍自己的时候,一般不提四九城,而只说顺天府。并且,玉柱从不提佟佳氏,而只说姓佟。
    顺天府很大,辖下有不少州县。玉柱的说法,很容易让别人误会,他只是京城郊县的普通读书人而已。
    至于,佟佳氏,一听就知道是旗人。而佟氏,则是地地道道的汉姓。
    “在下安徽桐城张廷璐,字宝臣……”
    “哦哦,您便是宝臣兄啊,失敬,失敬。”张德光一听张廷璐的名字,立时眼前一亮,态度也变得异常之客气了。
    安徽桐城,自从出了个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之后,再次名声大噪。时人,大多知道安徽桐城有个张相国。
    “宝臣兄,这边请,注意脚下,路滑。”
    “玉柱兄,请。”
    “玉露兄,请。”
    各自报了名号和来历之后,张德光明显冷落了玉柱和邬思道,却把张廷璐奉为上宾贵客。
    玉柱的心态好得很,他又不是没有见识过世态炎凉的楞头青?
    以前,玉柱只是钢厂技术处的小技术员之时,哪怕是他本人出钱出力组织的同学会,也总是被同学们当成了空气一般的小透明。
    被无视,被冷落,被小瞧的滋味,玉柱受了好些年。
    可是,玉柱一朝翻了身,挂职省会的副市长之后,原本做梦都不敢想的校花,主动跑来投怀送抱。
    这世道,何其炎凉?
    张德光缠在张廷璐的身旁,惟恐冷落了贵客,讨好的姿态别提有多肉麻了。
    出身于绍兴府穷苦人家的邬思道,因还年轻的缘故,见识比玉柱短得多,他就没有玉柱这么好的心态了。
    邬思道撇着嘴,小声对玉柱抱怨说:“看人低。”
    玉柱不由莞尔一笑,哪怕邬思道故意省略了两个字,谁还不知道狗眼看人低啊?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有文化的邬思道,骂人都不带半个脏字,却入骨三分,狠辣异常!
    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实际上,穷人家的孩子,要么是家里的长工,啥苦活累活都要干。要么早早被推出去当学徒包身工了,学徒管饭管住没钱拿,却可替家里省几碗稀饭野菜粥。
    在农村,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若说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最大的区别,不仅仅是身份、地位和金钱,而是见识的迥然不同。
    穷人家的孩子,一般成熟得很晚,等知道社会的真实运行潜规则,为时已晚,岁月都蹉跎掉了。
    同样是面对张德光的势利眼,玉柱只是一笑置之,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而邬思道却非要把心里的不满说出口,这就说明了,他的见识和情商,还大大的不够。
    劝人,从来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你要时刻注意被劝者的心态,以及接受你劝说的可能性,避免劝成了仇人。
    玉柱不想刺激邬思道的自尊心,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吭声。
    以玉柱的经验,越是寄人篱下之人,心态越是容易失去平衡。
    尼玛,你锦衣玉食的过好日子,不就是靠着爹娘厉害么?
    说白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便是石米养仇人的根源。
    邬思道实在是无处可去了,玉柱若是不管他,那他为了有个屋檐住下,不饿着肚子,就只能退学去赚钱了。
    和刻苦用功读书的玉柱不同,邬思道压根就不是正经读书的料儿。
    玉柱这么显赫的家世,起四更,睡半夜的苦读书,勤练字,一门心思的琢磨中进士。
    邬思道都穷得没饭吃了,却天天睡懒觉,擦着迟到的边儿,才赶到学堂门口。
    如果不是九华书院顾忌到好名声,早就将邬思道扫地出门了。
    但是,玉柱并没有像常人一样的看低了邬思道。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有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子,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熟之后的耍弄阴谋诡计。
    玉柱是要干大事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内能撑船。
    客观的说,以玉柱的丰厚家底,就算是养邬思道一辈子,又有何妨?
    只要,在关键的时刻,邬思道能够帮着玉柱分析清楚四阿哥的心思,就比百万两银子还要金贵。
    钱能解决的事儿,在玉柱这里,哪里算个事儿?
    问题是,涉及到四阿哥的事儿,用钱根本就无法解决。
    只要,玉柱算错一步,就会满盘皆输,就是全家都死光光了。
    玉柱他们三个跟着张德光,进正院去拜见了俞鸿图的姑母之后,再被领到了俞鸿图所住的外院客房。
    进门一看,俞鸿图正斜靠在一张贵妃榻上,因腰下搭着一条薄被,也看不见伤腿的情况。
    “唉,流年不利,摔伤了腿,有劳诸位同窗挂念了。”俞鸿图看见玉柱他们后,好一阵唉声叹气。
    张廷璐最年长,玉柱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邬思道没有在意那么多,直接开玩笑说:“下次还敢不敢偷看美娇娘了?”
    张廷璐皱紧了眉头,看了眼邬思道,随即又转过头去,看向了玉柱。
    玉柱察觉到张廷璐在看他,便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意思是说,你老张是兄长,你不说话,小弟不好插嘴。
    张廷璐的心里大感满意,别看玉柱出身于豪门,却格外的懂礼。
    邬思道这种不通礼数的穷酸,连尊卑都不晓得了,真的是岂有此理?
    官场上,有十二字箴言,可谓是至理名言:难得糊涂、利益均沾和莫争闲气!
    让张廷璐先说话,难道他就能一步登天,当上内阁大学士不成?
    (ps:月票+推荐票,别忘了赏给玉柱。)
    第71章 坐的冷板凳
    玉柱的字典里,只有三件大事,值得他大打出手:权势、金钱和女人。
    谁敢在这三个方面惹毛了玉柱,他完全不介意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麟一老弟,不是愚兄劝你,眼看着还有几个月就要秋闱了,你若是摔出个好歹来,对的起自己的寒窗苦读十余载么?”张廷璐的一席话,令玉柱频频点头。
    别看张廷璐总喜欢端着相国之子的臭架子,他说的话,却是大大的占着理儿。
    张老大既然率先开了腔,玉柱也就不客气的开始数落俞鸿图了。
    “麟一兄,小弟觉得,你既然如此的莽撞,不如索性回老家算了,何必参加科试,想做官呢?今日你能够不检点的摔伤腿,来日,恐怕会因此掉脑袋啊。”玉柱故意把话说得很重,目的就是想点醒俞鸿图。
    如此的不谨慎,将来的官场险恶,躲得过去么?
    俞鸿图被腰斩,就是因为主持院试之前,一时不慎,被宠妾偷了考题,拿出去卖了不少银子。
    目前为止,玉柱的书房里,除了刷八股文、策问的底稿之外,哪怕是试帖诗,都会被他亲手烧成灰烬。
    因为,他想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稍微有个不慎,就会全家死无葬身之地。
    瓜蔓抄的大阴影之下,留下诗词之作,等于是把脑袋送进别人的虎口里,就看啥时候应景的时候咬了。
    当年,隆科多垮台之后,他家里被挖地五尺的查抄,连半张纸片都不许留下。
    可见,写日记、写诗和作词之类的事体,不仅没有半点好处,反而可能是掉脑袋的催命符。
    一向十分温和的玉柱,突然板着脸,开始训人了,俞鸿图一时有些无法适应,脸都憋红了。
    张廷璐也大觉奇怪,玉柱是个从不轻易说重话之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和俞鸿图一起相处了这么些日子,玉柱觉得,俞鸿图是个热心肠的人,心思纯正,值得挽救。
    性格决定命运,此话诚不我欺也!
    俞鸿图活了二十四岁,这还是头一次被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当众数落,脸上有些挂不住,又不好反驳,便闷头不吭声了。
    玉柱方才试探了一下,如果俞鸿图碍于面子,马上展开反击,他肯定不可能继续说啥了。
    既然俞鸿图知道羞愧,玉柱决定,再帮他一把。
    “麟一兄,你我将来都是要行走于官场的。人心隔着肚皮,哪怕是身边人,也可能因为利益的不同,而不顾你的死活。”
    玉柱就把隆科多最信任的管事牛伦,在背地里大肆收受贿赂,被他打断了腿,驱赶出府的事,作为典型的例子,说给俞鸿图听了。
    “你看看,这牛伦可是我们佟家的家生子仆人,几代人受恩深重,却在私下里捞了几万银子。他甚至还置了外宅,养着好几个美妾,过着比小弟都奢华的生活,实在是太可怕了。”玉柱见俞鸿图一脸震惊的抬起头看着他,明显是听进去了,不由暗暗点头,还有救。
    张廷璐眯起两眼,凝神细想了半晌,突然说:“实际上,我家老宅这边的大管事,也和牛伦的恶劣行径大致相仿。只是,家父行事比较果断,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及时的处置了他。”
    名门望族的所谓处置,玉柱和俞鸿图都懂,两人不禁相视一笑,方才的尴尬立时烟消云散。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