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84节

骗了康熙 第84节

    尤其是法海,因鄂伦岱屡次当面辱骂其生母是个贱婢,他曾经公开扬言,誓诛此獠!
    这个此獠,指的就是鄂伦岱。
    鄂伦岱自己作死,后来不仅丢了命,还把已经袭了的一等公爵位,拱手让给了三弟夸岱。
    说来也甚有趣,鄂伦岱活着的时候,和二弟法海势不两立。等鄂伦岱死后,他的第四子介禄,居然以嗣子的身份,过继给了无子的法海。
    回去后,玉柱原本有些担心,四阿哥和五阿哥公然闹开了。
    后来,隆科多说,戴铎跪在地上,抱住四阿哥的腿,苦苦的劝住了他。
    这才没在康熙的面前,闹出两个皇子阿哥,公开抢人的大风波。
    殿试考的时务策,对于精通现代化工业建设的玉柱而言,简直不要太轻松了。
    就说修河堤的大事吧。
    黄河大堤,年年修,年年溃垮。
    从顺治朝开始,到如今的康熙四十五年,朝廷耗费的治河银子,总计几亿两都是少说的。
    客观的说,除了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偷工减料,大赚黑心钱之外,也和治河理念及技术的落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个时代的治河,只知道堵,却不知道疏。
    结果是,黄河因为上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中下游持续性的淤积,已经成了悬河。
    悬河,洪水并不需要多大,就会冲垮土堤,淹没千万顷良田和无数的草民。
    不客气说,主抓过防洪的玉柱,他掌握的治河知识,远超同一时代的任一河官。
    总之一句话,和八股文相比,时务策才是玉柱的真正主场。
    “叮叮咚咚……”林燕儿专心致志的抚琴,美人的背影令人赏心悦目。
    玉柱斜靠在垫得很厚的贵妃榻上,腹部搭了条薄棉被,正惬意的欣赏着自家女人的献艺。
    实话说,玉柱没啥艺术细胞,也听不太懂琴曲。
    但是,林燕儿弹奏得很有节奏感,玉柱听着还算是比较顺耳的。
    关于殿试的上谕已经颁下了,定于三月十九日,正式举行。
    殿试的地点,原在天安门外,后改在太和殿外。
    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故不设考官,只设读卷官。
    今上亲简大学士吴琠和李光地,及六名部院大臣,共八人,充任本次殿试的读卷官。
    殿试只考制策一场,当日交卷。以礼部尚书为提调,由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光禄寺、鸿胪寺等处派出20余人,执行受卷、弥封、收掌、印卷、填榜等具体事务。
    汤炳告诉玉柱,殿试入场的时候,只搜凶器,不限考具。
    一应考试的用品,只要带得进去考场,随便带。
    已经不黜落了,你还要当着皇帝的面作弊,岂不是自己作死么?
    国朝建立以来,院试和乡试,尤其是乡试,才是考生作弊的主战场。
    至今为止,还没抓过一名在殿试时敢作弊的贡士。真抓了一个的话,那可就要瞬间臭名远扬全国了!
    汤炳格外提醒玉柱,凛春时节的太和殿门外,冷风吹得寒彻骨头,手冻得捏不稳笔。所以,御寒的大氅和大号的暖手炉才是最需要的好东西。
    至于吃食,嘿嘿,就不必带了。
    早膳自己吃饱,尽量少喝水,别喝稀粥一类的流食。午膳时,皇帝会赏点心的,可以敞开来吃。
    殿试现场,还有小太监们,专门负责跑腿,替这些天子门生们递热茶。
    只是,实在憋不住,要出恭的时候,就不太妙了。
    监考的王公大臣,就要在你的卷子上,钤押作出标记了。
    这一标记,好家伙,就和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彻底无缘,只能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了!
    有个资深的学官老师,真是玉柱的莫大幸福。
    不然的话,他若是闭门造车的埋头学习,早就掉坑里了。后果只有一个:屡试不第!
    寿宴的第二日,老太爷佟国维就递牌子进了宫。
    据隆科多说,老太爷佟国维和康熙密谈了两个多时辰。康熙屏退了左右,连从不缺席的梁九功,都被赶出了乾清宫。
    玉柱想到这里,不由微微一笑,佟国维是个明白人!
    佟国维已经老了。佟佳氏的下一代,掌舵的必然是隆科多,再由庆泰这个实权派在旁协助。
    偏偏,这两个佟家的顶梁柱,都是玉柱的阿玛。这也就意味着,玉柱是下下一代掌舵人的地位,也已经立起来了!
    所以,佟国维和康熙密谈了什么,玉柱丝毫也不关心。
    寿宴的当天,玉柱死活不肯接佟国维给的小册子,意思其实很明显了:他才不想接老佟家的那个大烂摊子呢。
    (ps:殿试即将登场,又是好戏连台呢,月票也该赏了呀!)
    第120章 同年
    所谓大清第一名门佟佳氏,里头其实一团污糟。玉柱哪有那个闲工夫,每天替别人擦屁股?
    历史上的佟佳氏,自从隆科多被圈死之后,也和赫舍里氏一样的一蹶不振了。
    老佟家的后代子孙们,充其量也就是代代袭了公爵,默默无闻的混到大清灭亡之时罢了。
    寒霜剥了个小桔子,一瓣一瓣的喂入玉柱的口内。
    玉柱一边吃桔子,一边和寒霜开玩笑:“咱们家的小霜霜,也不小了啊。”
    寒霜从小就伺候在玉柱的身旁,她哪能不明白玉柱就是太闲了,和她逗个乐子罢了?
    “二爷,您坏死了,尽拿奴婢寻开心。”寒霜伸出小手,装模作样的轻轻掐了玉柱的胳膊一把,嘟起红唇,一本正经的说,“您可是答应过奴婢的,让奴婢一直伺候您来着。”
    玉柱微微一笑,说:“你总是要嫁人的。”
    寒霜觑见玉柱的心情确实很好,便壮着胆子,鼓足了勇气,小声说:“奴婢不想嫁人。”
    玉柱深深的看了眼寒霜,这个机灵的丫头一直待在身边,他确实用的很顺手了。
    寒霜和林燕儿严重不和,他岂能不知?
    清官难断家务事。
    不痴不傻,不做主子(阿翁)。
    帝王心术,第一条:勿使臣下,合而谋朕!
    家宅之中,亦如是也!
    “好吧,就依你。等你想嫁人的时候儿,我替你准备好丰厚的嫁妆,一准儿让你嫁得很风光。”
    培养一个心腹内管事,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随着玉柱一步步的接近权力圈,此后再靠过来的人,基本上就只有利益瓜葛,而缺少感情基础了。
    寒霜心下大喜,红着眼圈说:“二爷,您待奴婢真好。”
    玉柱微微一笑,说:“你是个忠婢和能婢,爷不疼你,疼谁?”
    “叮……”原本落玉盘般的珠玉声,因琴弦的忽然绷断,发出怪异的嗡嗡声。
    玉柱并没在意,可是,寒霜心里却明白,林燕儿的心,乱了!
    会试完毕后,玉柱的乡试同年周筌,也中了贡士。
    上次,周筌登门拜访了玉柱,玉柱也去他们家回了礼。
    俗话说,来而无往,非礼也!
    礼尚往来,才是长久的交往之道。
    这一次,玉柱命胡彪,带着他的名帖去周府,请周筌约个时间,他好主动去登门拜访。。
    不管怎么说,周筌毕竟是乡试的同年,玉柱的表面功夫,必须敷衍到位。
    胡彪回来说,周公子说了,明日扫榻以待玉同年。
    于是,玉柱就叫来府里的知客管事,比照着周筌上次带来的厚礼,加了三成,作为登门之礼。
    送礼,绝对是门大学问。
    同年送来一百两的礼,你只回了五十两,难免就会被人看低了。
    若是同年送来一百两,你回了二百两,不仅显得情浅礼重,更会被怀疑别有所图。
    送礼之难,冠绝大宅门的所有事务!
    当家的主母,若想在婆家站住脚,主持中馈之权倒在其次,最最核心的,其实是迎来送往的礼单之厚薄。
    说白了,只要全部来往的礼单到了手,这一家大宅门和各个豪门之间的亲疏远近,一目了然矣!
    这个才是大宅门里,最核心的秘密!
    由于李四儿的不怎么靠谱,对外的迎来送往,一直都由隆科多的心腹,亲自把持着知客管事的职务。
    毕竟,隆科多再混不吝,也要和交好的王公大臣和亲戚六眷,礼尚往来的。
    要是往重要的亲戚家里送错了礼单,那就是平白得罪人家了,完全没那个必要啊!
    登门拜访,也有大学问。
    太早去了,别人还没起床呢,岂不尴尬?
    靠近午膳时才去,嘿嘿,这是赶去蹭酒喝的么?
    巳时初刻(9:15分),玉柱带着厚礼,登车出门。
    随着玉柱在科举之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李四儿对他的约束,也跟着越来越宽松了。
    以前,只要玉柱出门,就必须带上全副的几十号人马,以保护他的安全。
    现在,玉柱出门,也就是一辆马车,一名管事,两个小厮、两名带刀护卫和牛泰了。
    牛泰是玉柱点名带上的。关键时刻,他这种一弦数星的射雕手,是可以救命的。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