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339节

骗了康熙 第339节

    哪怕是联合起来,要二废太子,老皇帝依旧戒心十足的防范着八爷党。
    老九接了老八的眼色,便去劝说,很不服气的老十。
    “十弟,千万别对他动粗。不然的话,他若是让你回府,闭门读书三年五载,那就很不舒坦了呀。”老九比老八更快猜到了康熙的心思,他的话里话外,依旧充满了挑拨老十记恨玉柱的痕迹。
    康熙给玉柱的这支金批小令,说白了,就是用来对付老九和老十的。
    而且,不可能是杀头的旨意,多半还是变相圈禁了。
    身为天潢贵胃的皇子阿哥,被关进了府里,不能出来活动。说句心里话,比草民们蹲大牢,更要难受百倍以上。
    这个主要是心里上的落差,悬殊太大了,让人受不了刺激。
    比如说,历史上的老十三吧。被圈禁了之后,原本健壮如牛的身子骨,到了放出来之时,垮得不成样子了。
    唉,哪怕是大英雄,也怕寂寞如雪啊!
    就在内务府门口发生的事情,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
    玉柱和三位皇子暗斗机锋的经典场面,这种消息,就像自带翅膀一般,传得飞快。
    这不,玉柱还没从烫样房里出来,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内务府。
    巴奇纳兜里的银子多,人面也广,又是老内务府了,他很快就来找玉柱。
    “柱公,门下听说,您不动声色的当众撂了八爷、九爷和十爷的面子?”巴奇纳又没有儿子接班,银子也赚够了,他倒是一心一意的投入了玉柱的门下。
    这年头,有儿子继承家业,和绝嗣户,心态是迥然不同的。
    总而言之,没儿子继承金矿,野心小了百倍不止,心态也相对平和的多。
    玉柱没有回答巴奇纳的问题,却反问他:“巴老,趁体和殿的修缮工程还没正式动工,有兴趣换个地儿当差么?”
    巴奇纳笑了,诚恳的说:“柱公,门下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有啥舍不得的?一句话,听凭您的差遣。”
    “很好。”玉柱从怀中摸出了一份明黄色折子,含笑递到了巴奇纳的手上。
    巴奇纳打开折子,定神一看,原来,是请调他去步军统领衙门,就任堂郎中的折子。
    折子的末尾,有一个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朱笔红字:可。
    这个可字,就算是烧成了灰,巴奇纳也认识。
    此乃万岁爷的亲笔也。
    “巴老啊,八爷掌权内务府,咱们的人,也要暂避其锋啊。”玉柱没有详细解释,只是点到为止。
    巴奇纳如释重负,异常欣喜的扎千说:“门下谢柱公的大恩。”
    他的银子已经赚足了,正琢磨着怎么摆脱营造司那个是非之地呢。
    如果,巴奇纳有儿子,则又是另一副光景了。宁可掉脑袋,也必定是不可能退却让贤的。
    屁股下边的金山,必须留给亲儿子来继承,这个才是人性。
    见巴奇纳一口就答应了离开营造司,玉柱暗暗点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了继续可捞的银子,才有可能保住项上的人头,以及已经落了袋的家底子啊!
    只可惜,绝大部分蠢人,利欲熏心,只知进,却不谋退。
    最后,身败名裂,不得好死,实在是可叹呐!
    耳目格外灵通的康熙,也听说了此事,他不由拈须一笑,对魏珠说:“瞧瞧,这才是真正的机灵鬼啊。”
    魏珠啥都明白,却绝对不敢说,他已经看懂了皇帝的心思。
    他只是眼巴巴的干看着老皇帝,浑然一副懵懂无知的傻样儿。
    第378章 不能当另类
    旗人过小年,向来是腊月二十三日。而汉人之家过小年,一般都是腊月二十四日。
    因庆泰和清琳远在广州的任上,玉柱很自然的要陪着隆科多和李四儿,一起过节了。
    佟家人,都有迟到早退,不去衙门里当差的坏毛病,连老皇帝都见怪不怪了。
    早上起来,玉柱领着秀云和小轩玉,去给隆科多和李四儿请安。
    平日里,亲父子之间,礼数一向从简。
    今儿个,是过小年,玉柱领着小轩玉,硬是磕了三个响头。
    隆科多捋须微笑,心情甚佳,笑眯眯的说:“都起来吧,咱们是一家人,嫡亲的骨肉。”
    嗯,嫡亲的骨肉,这个才是重点。
    外人怎么骂隆科多,玉柱知道的很清楚。
    但是,哪怕隆科多坏的头上长疮,脚底流脓,他对玉柱和小轩玉,却是发自内心的真爱。
    想当初,玉柱刚刚在仕途上起步的时候,多亏了隆科多在康熙的跟前多次演戏,暗中帮着出了大力。
    再说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既然康熙已经明示了,二废太子之后,就放玉柱外任封疆大吏。
    即将回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无论怎么强调其作用,都是不过分的。
    玉柱担任步军统领之后,对隆科多的老部下们,那是真的个个都很照顾,而不是假敷衍,真贬谪。
    儿子这么尊重老子,隆科多还有啥可说的,自是满意之极!
    这年头,当老子的心态其实是很复杂的。
    既怕儿子没出息,待家里啃老。又担心儿子太有出息,却凌驾于老子之上了。
    康熙看太子胤礽,便是这种复杂的心态。
    只是,胤礽被康熙宠坏了,而玉柱却时刻注意隆科多的切身感受。
    这么一比较,区别就太大了!
    “老二,门上已经来了好些你的部下们,见谁不见谁,你拿个主意吧。”隆科多说这话的时候,倒没有别的意思,纯粹是子孝父慈的互动。
    玉柱却说:“阿玛,您的老部下,您去见。我新提拔的部下,我来见,可好?”
    隆科多深深的看了眼玉柱,捋须一笑,说:“就依你。”
    李四儿最喜欢逢年过节了。
    每到这个时候儿,登门来送礼的官员们,便会络绎不绝。
    和李四儿的只进不出,迥然不同。
    秀云只要拿到了送给玉柱的礼单子,一定会视关系的远近,减个三成或二成,换几种礼物,再让人家带回去。
    送礼、收礼和回礼,绝对是门大学问。
    玉柱并不缺银子,秀云也不是财迷。
    只是,逢年过节的迎来送往,确实是人之常情。
    部下们来了,你不收礼,他们难免会担心,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玉柱?
    但是,部下们送的礼,秀云若是全收了,也是不妥当的,很容易给人超过预期的想象空间。
    说白了,部下们登门送礼,图的并不是提拔。而是大家都来了,他不来,害怕被上司看成另类。
    官场上,上司眼里的另类,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坐冷板凳,就是被收拾了。
    官场上的提拔,自有提拔的礼物规格,和日常性质的节礼,那是完全没法相提并论的。
    隆科多就任了理藩院尚书之后,权柄比往日,肯定是小得多了。
    玉柱的做法,正好挠到了隆科多的痒处,他早就想见见老部下们了。
    客观的说,玉柱上任步军统领之后,并未大规模的换人。
    因为,康熙朝有六十一年,如今才是康熙五十年的年底而已。
    若是,玉柱刚刚上任,就大肆换人调岗,一直默默观察他的康熙,难免要多心了。
    距离那一夜还早得很,而且,京城里的兵权格外的敏感。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可能轻举妄动的,更何况是官场老油条的玉柱呢?
    鸭子划水,功夫都在水面下,这个才是可持续的王道。
    玉柱故意给了隆科多见老部下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马上见自己提拔的部下,而是坐回了内书房里,一边喝茶吃瓜子,一边和晴雯闲聊。
    想想看,隆科多见部下的时候,玉柱也要见部下。
    部下们到底参加哪一边的会面呢?这岂不是,成了夹心糕点么?
    嫡亲的父子之间,公然打擂台,智者所不为也。
    正说笑间,吴江来报,说是玉柱身边原本的大丫头,寒袖来了,想求见二老爷。
    寒袖出嫁的时候,玉柱亲自去过她家,还私下里塞了二百两压箱底的银票。
    毕竟是主仆一场,玉柱既给了寒袖体面,又让她得了大实惠,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玉柱略微一想,也比较体谅寒袖的难处。毕竟,她已经嫁为人妇,难免要替夫家出力。
    鉴于寒霜和寒袖之间,一直是面和心不和,玉柱便把红梅叫了来。
    玉柱问红梅:“寒袖嫁过去之后,在夫家过得如何?”
    寒袖比红梅略大了两岁。
    李四儿跟了隆科多之后,寒袖就是李四儿跟前的三等丫头了。
    这时,红梅才被买进了隆府里,贴身伺候着刘嬷嬷。
    等玉柱出生后,李四儿格外的关心儿子,就把寒袖提为大丫头,派到了玉柱的身旁。
    后来,玉柱成婚之后,李四儿担心有了儿媳妇卖个儿,硬是把红梅塞给了玉柱为妾。
    和一心想外嫁的寒袖不同,红梅很乐意做玉柱的妾。
    红梅是李四儿赏的妾,就连秀云都要给她三分薄面,更何况其余的人呢?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