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394节

骗了康熙 第394节

    玉柱见康熙一直在打量着四周围起来的帐幔,他略微一琢磨,心里便大致有了谱。
    “你们且都退下吧。”玉柱径直吩咐了站在四周的侍卫们。
    侍卫们哪敢擅动啊,全都瞄向康熙,却见康熙微微晗首。
    “嗻。”众侍卫这才行了礼后,退了出去,围到了帐幔外头。
    玉柱又对老十八说:“十八爷,醒酒汤已备好了,赶紧去喝了吧。”
    老十八楞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二话不说,就跪安了。
    玉柱拿来从未用过的泳裤和擦身子的大棉帕子,搁到了贵妃榻上,跪下说:“奴才告退。”
    老皇帝想泡水了,做臣子的岂能窥视龙体?
    康熙犹豫了一下,想挽留玉柱,便说:“你就留下吧?”
    玉柱才不傻呢,老皇帝现在是来了兴致,显得很平易近人。
    将来万一有人进谗言,应景的时候,就是掉脑袋的大罪过。
    “奴才告退。”玉柱磕头之后,刚起身,拔腿就一溜烟的跑了。
    玉柱和老十八,哪敢走远?
    他们两個,都搁帐幔外头待着呢。
    赵昌能重新回到权力的巅峰,也绝不是吃素的。
    他按照记忆里的印象,和魏珠两个人,将小木船和小方桌,完美的还了原。
    在他们两个伺候下,康熙脱了龙袍,学着玉柱的样子,只穿着泳裤,坐在水里,一边饮酒,一边吃菜。
    炎炎的夏日,坐在温热的水里用膳,哎呀呀,那感觉简直是美妙之极。
    原本胃口不怎么好的康熙,居然将膳片和田鸡,一扫而空。
    黄鳝,土腥味极重,必须用特殊的方法让它吐沙,属于是绝对上不得台面的贱蛇一类。
    田鸡,就更加不可能出现在老皇帝的餐桌上了。
    但是,越是没吃过的东西,反而被老皇帝惦记上了。
    吃饱喝足后,康熙泡在水里,酒意上涌,熏得人昏昏欲睡。
    于是,赵昌和魏珠,搀扶着康熙,躺到了贵妃榻上。
    魏珠很细心,担心康熙受了凉,特意在榻上铺了好几层大棉帕子。
    康熙躺下后,赵昌亲手替他盖上了大棉帕子,又拿起老十八落在榻旁小几子上的折扇,轻轻的替老皇帝扇风。
    原本,玉柱以为,老皇帝泡了水后,肯定要回畅春园。
    谁曾想,隔着几层帐幔,他居然听见了鼾声如雷。
    唉,最近几年,老皇帝的睡眠质量一直很差,少有深度熟睡的时候儿,谁敢冒失的去叫醒?
    康熙这一觉,足足睡了三个时辰。
    醒来之后,老皇帝的精神大振,便把玉柱又叫了进去。
    “御膳房的菜,都难吃之极,唉,我都饿瘦了啊。”康熙没有直接说他的心思,却和玉柱抱怨开了。
    玉柱本身就是内务府总管,御膳房里的情况,还有他不知道的么?
    御膳房的菜,确实很难吃。
    康熙一直没改过,倒不是所谓的祖制,而是怕死。
    玉柱这里的菜,康熙敢放心大胆的吃。
    那是因为,玉柱和老十八都吃过了。并且,康熙若被毒死了,便宜的只能是盼望皇帝早死的诸位皇子们,对玉柱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是,御膳房就不同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哪个厨子或是太监,到底是谁的人?
    玉柱对付老皇帝,已经很有经验了。
    “老爷子,御膳房里的上上下下,超过了五百人之多。他们和内务府里的那些人,裙带盛行,瓜牵丝连,盘根错节。这些人若是不管事了,没了油水,只怕是会闹出大乱子。”
    以玉柱的滔天权势,也不敢轻易切断了御膳房里那些人的财路。
    在皇帝身边,大家都是尽量井水不犯河水。想捞钱的事儿,也都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各凭本事。
    因为啥呢?
    彼此之间,实际上,都有一定的伤害权。
    就说最基本的送膳太监吧,他真想坑了玉柱,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
    这年头,做官之人,只有千日做贼,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人性,怕恶!
    彼此之间都有机会伤害对方,索性大家互不干扰,互不拆台了。
    就在康熙的眼神即将黯淡下去之时,玉柱又说话了。
    “老爷子,奴才以为,不如这么着,且把御膳房一分为二。一切章程照旧之下,一百零八道菜,对半一分,各上一半。您尝了那道菜,只要超过两筷子,就赏他们。”玉柱又补充说,“以奴才之见,就应该所有的菜,各夹一筷子,搁到小碟子里,您想怎么品尝,就怎么品尝。等您用罢膳后,再把您跟前所有的菜,烩到一起,赏给赵昌或是魏珠吃了。”
    这么干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是,下面的人,再也分不清楚,皇帝爱吃啥了。
    很自然的,也就无法有针对性的下毒了!
    康熙凝神一想,不由笑了,骂道:“你个小混蛋,为了推卸责任,亏你想得出来呀?”
    骂归骂,玉柱的建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康熙最终还是点了头。
    玉柱却心里有数,只要有了充分的竞争,康熙的御膳质量,一定会大为改观的。
    自古以来,只要是独一家的买卖,绝对会出现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妖蛾子。
    比如说,两淮的上等官盐,以前就是官府垄断性经营的。结果呢,年年巨亏,而且永无止境。
    后来,改为盐商们划界竞争专卖了,瞬间逆转了亏损。
    虽然,这种盐业专卖制度让盐商们暴富了。毕竟,朝廷每年可以收上千万两银子的盐税了,没有白忙活。
    畅春园的规矩,也和宫里一样。没有特旨和金批大令,下千两之后,谁敢擅自开门,斩立决。
    康熙睡饱了之后,精神格外的旺盛,也没打算回畅春园去,就拉着玉柱谈天说地,滔滔不绝。
    玉柱一看这个架式,啥不明白呀?
    “老爷子,奴才以为,清溪书屋后头的那块空地,光长荒草了,怪可惜的,不如改建一下?”玉柱急康熙之所急,主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谁料,玉柱主动提了,康熙反而摆着手说:“国用不足之时,大兴土木,不太好吧?”
    真是个,既当且立的老皇帝。
    玉柱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进行论证,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老爷子,您也是知道的,奴才的阿玛一直叮嘱奴才,务必找着尽孝心的机会,不怕花银子。”
    隆科多捞的黑钱太多了,玉柱帮他花一点在康熙的身上,算得上是一举两得之举。
    将来,有人弹劾隆科多的时候,康熙也花过隆科多的钱了,好意思穷追猛打么?
    康熙一听,觉得甚为有理,便微微点了头。
    既不是逼商人们捐款,也不需要动用国库,更不需要盘剥草民们,花隆科多的银子,修一座大水池子,康熙也享受得心安理得了。
    只是,天亮之后,康熙刚走不久,张廷玉就来了。
    张廷玉望着秀美的山水园林,心里一直暗暗叹气,他的名字里头,也带个玉字。
    然而,此玉非彼玉也!
    这一次,还是老样子,他亲手拟的旨,又亲自登门来给玉柱颁旨了。
    (ps:精彩还可以继续,月票赏的多,我不睡觉也加更。)
    第433章 先声夺人
    “内阁奉上谕,著玉柱兼御膳总理事务大臣,钦此。”
    “臣玉柱,领旨谢恩。”玉柱跪下接旨后,又多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兼差。
    御膳房,从大的层面上,共分为四处。
    一处是“外御膳房”,在景运门外,又叫“御茶膳房”。
    值宿于宫中的王公大臣、南书房的官员们、上三旗侍卫们、内务府的官员们、太监和宫女们,他们的用膳都归外御膳房负责操办。
    通俗的说,这便是大灶膳房,一口大锅炒几十个人的菜量。只管吃饱,不可能让你吃得太舒坦了。
    另一处是“乾清宫御膳房”,又称内御膳房,专门伺候皇帝的用膳。其总人数,已经超过了500之多,并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还有一处,则是皇太后及各宫主位妃嫔的专用小御膳房,又称“娘娘膳房”。
    嫔以上的皇帝女人,并且是一宫之主,才有资格被称为“娘娘”,她们都有各自的小膳房。
    娘娘们一般自称“本宫”,并被太监和宫女们称为“某某宫娘娘”或是“某主子”。
    比如说,小佟贵妃,太监们一般都称她为“贵主子”或“贵主儿。”
    有些历史剧里,太监居然称呼普通妃子为“主子娘娘”,这就是不懂规矩了,历史顾问要打屁股。
    主子娘娘,这是对皇后的专用称呼,太监敢随便乱叫,肯定要掉脑袋的。
    最后一处,则是皇家园子里或是皇帝行宫里的膳房了。
    玉柱这个内务府总管,原本就管着外御膳房,现在,各个膳房也都归他管辖了。
    从康熙元年至今,玉柱是第一个统管所有四处御膳房的勋贵外戚。
    由此可见,皇帝对玉柱的信任,不言而喻的极重。
    张廷玉一直对玉柱有看法。只是,他的城府极深,一直未曾表露出来而已。
    这种看法的根源,主要是,张廷玉认为,玉柱能中状元,完全是沾了今上尤喜祥瑞的光。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