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572节

骗了康熙 第572节

    不敢拖走老八他们是一回事,放老八他们闯了过来,就真的要掉脑袋了!
    由于人多势众之下,老八他们被拦阻在了外面。
    玉柱放心了,反手把腰刀还给了塞勒,并冷冷的说:“再盯不住,提头来见我!”
    “嗻。”塞勒也心里有数,他刚才的表现很不好,再不戴罪立功,就完犊子了。
    玉柱很懂心理学,他转身就走,再不给任何人退路。
    御帐内,老皇帝依旧昏迷不醒。
    没办法,无人敢做主,太医们哪有胆子,擅自开药下针。
    玉柱进去之后,也没多问,直接说:“当务之急,是必须让汗阿玛他醒过来,懂么?不管是针灸,还是汤药,都一起用上来吧。出了事,我顶在你们的前边。”
    这些御医,确实都精通医术。
    但是,御医们在宫里待的时间久了,个个都是老油条了。
    老油条的特点是,不敢争功,但求无过,以免祸及整个家族。
    玉柱非常了解老油条们的心思,所以,他一张嘴,就承担了万钧重担,让御医们尽量的发挥所长。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说白了,若是玉柱的新军在侧,还需要抢救老皇帝么?
    只要新军在边上,玉柱完全坐视老皇帝驾崩,然后说服隆科多,父子联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可惜了呀,玉柱按捺住心中的遗憾,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先把老皇帝救活再说了。
    必须承认,只要敢放手施为,御医们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针灸终于起了效果。
    老皇帝睁开眼睛之后,缓缓的吐了口气,问御医们:“大不豫了么?”声音异常之微弱。
    好家伙,大不豫,就是大渐的另一种说法。
    大渐,特指皇帝的重病不起,即将彻底的闭眼也!
    老皇帝这么一问,哪个御医敢接话?大家都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半口。
    玉柱心里明白,该他出面说话了。
    “汗阿玛,您且放宽心,仅仅是血虚之症尔。”玉柱知道,老皇帝都快读烂了各种医书,异常熟悉各种老年病症。所以,他也不敢瞎说,只是照着御医们的说法,依样画葫芦而已。
    老皇帝努力睁大了眼睛,盯着玉柱看了一会儿,随即喘息着说:“拟旨,著玉柱总统御营内外之事。另,张衡臣辅之。”
    对于老皇帝的表现,玉柱非常满意。
    嘿嘿,这么多年伺候在老皇帝的身边,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要知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而且,老皇帝在病重之后,第一时间就将大权交给了玉柱,这显然是极大的信任了。
    当然了,老皇帝也不是吃素的,放权的同时,依旧派了张廷玉从旁监视玉柱。
    “汗阿玛,臣儿不敢奉旨。”不管老皇帝是怎么想的,玉柱都不可能马上接旨。
    老皇帝的心态,一向都是不死绝对不可能交出大权。
    想当初,刘贺被霍光拥立之后,操之过急,居然想安排他的人,掌握卫尉的要职。
    卫尉,也就是大清朝的御前大臣兼领侍卫内大臣,属于是异常紧要的武职。
    结果,霍光抢先动了手,联络心腹们,主动把刘贺拉下了龙椅。
    越是危急之时,老皇帝的防范心理,也就越重,对身边的人,也就越容易猜忌。
    所以,玉柱并没有急切的想抓权,反而推拒了老皇帝的重托。
    见玉柱不肯拟旨,老皇帝气得大骂:“你想气死我么?乖乖的接旨。”
    嗯,火候到了,玉柱这才跪下接了旨。
    玉柱出去找来了张廷玉,转达了老皇帝的意思后,命他拟了旨。
    然后,玉柱领着张廷玉进了御帐,当着老皇帝的面,把初稿念了一遍。
    老皇帝的精力不济,喘息着点点头,算是默认了,也没有说话。
    玉柱拿到了旨意之后,配合上金批大令,就可以完全代行皇权了。
    俗话说的好,名不正言不顺。
    现在,老皇帝明确表了态,由玉柱出面主持大局。
    玉柱也就可以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
    “禀汗阿玛,方才险些忘了,八哥、九哥和十哥他们三个一起,硬要进来看望您老人家。”玉柱的挑拨异常之巧妙。
    中文博大精深,有目共睹!
    一个硬字,道尽了老八他们的图谋不善!
    老皇帝气得直翻白眼,喘息了好一阵子,才怒道:“叫他们都滚,滚得远远的。”
    好家伙,老皇帝的权威被触动之后,吼叫的时候,中气十足,传出去老远。
    (ps:先看着,凌晨还有补的更!)
    第614章 主持大局
    老皇帝亲自发了话,又由张廷玉补齐了手续,玉柱便手捧旨意,大摇大摆的走到了老八他们的跟前。
    “传汗阿玛的口谕,著皇八子多罗贝勒胤禩、皇九子固山贝子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马上滚出御营!”
    玉柱高高的举起左手,将旨意托起老高,冷冷的说:“奉旨,由本大臣总统御营一切事务!”
    “嗻。”四周的侍卫们、宫女和太监们,跪满了一地。
    此时此刻,已经不同于方才了。
    老皇帝那中气十足的吼叫声,好多人都亲耳听见了。
    有老皇帝撑腰的玉柱,已经具备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强悍底气。
    老八他们被驱赶了出去,不过,老皇帝还是手软了!
    换作以前,老皇帝直接把老八他们几个圈禁了,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狮王也有衰老的时候儿。
    老皇帝的突然昏倒,让他很有些力不从心之感了。
    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圈禁了老八他们,反而很容易闹出大乱子来。
    非常时期,向来是审时度势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平稳过渡即可。
    把老八他们赶走后,老皇帝喝了汤药,又扎了针灸,精神好了一些,便把老四找了来。
    老皇帝和老四谈话的时候,就连王朝庆和魏珠他们也都被赶得远远的,更别提玉柱了。
    不过,别人猜不出老皇帝的意图,玉柱却是心里大致有数的。
    这人呐,到了生死关头,难免就会暴露出真实的想法了。
    仅从老四和老皇帝私下里聊了一个多时辰,又是在老皇帝刚刚昏倒过的紧要关口,玉柱心想,老皇帝只怕是下了决心,打算选定老四做储君了吧?
    老皇帝若是选了老十四,隆科多很容易就被玉柱说服。
    但是,若是老四成了私下里的储君,玉柱若想说服隆科多,就要大费周章了。
    因为,老四私下里总是叫舅舅的小把戏,看似很浅薄,实际上,恰好挠到了隆科多的痒处。
    说白了,以隆科多的家底子,银子对他而言,不过是个数字罢了。
    老四身为皇子亲王,一直以真舅舅的待遇,格外的尊重隆科多,说实话,确实极为难得了。
    等老四走后,老皇帝又把玉柱叫进了御帐,嘱咐说:“拟旨,著老十四回京述职。”
    “嗻。”玉柱丝毫也不感到惊讶,老皇帝的脾气向来就是周而复始的异论相搅。
    和老四恳谈了之后,再叫老十四回来恳谈,这才符合老皇帝的多疑个性。
    背着廷寄的信使骑马走了之后,老皇帝强打起精神,分批次的接见了王公大臣们。
    值此君臣相疑之时,老皇帝的此举,意义极为重大,属于是典型的大事不糊涂。
    老皇帝召见重臣们,说了些啥,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皇帝还可以坐几个时辰,和重臣们说说话。
    试想一下,可以连续坐几个时辰的老皇帝,显然还没到油尽灯枯之时。
    客观的说,老皇帝在位五十六年了,普天之下,大多是老皇帝提拔重用的心腹之臣。
    老皇帝和重臣们闲聊的时候,玉柱也在座。
    只是,玉柱心里有数,一直不吭声罢了。
    老皇帝命玉柱总统御营事务的旨意,发的是明诏,大家也都知道了。
    也正因为如此,满洲的王公大臣们,对玉柱在老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此时并不是彻底腐烂的晚清,满洲王公大臣们确实有不少庸人,但旗下的人才尚未凋零殆尽。
    明眼人还是不少的。
    说白了,值此危急关头,老皇帝肯把后背交给玉柱去打理,已经印证了极大的信任。
    皇帝宠信谁,谁的影响力,就会被放大很多倍。
    比如说,按照大明朝的规矩,东厂天然拥有监督锦衣卫的权力。
    可是,嘉靖帝时期,就连提督东厂的大太监黄锦衣,都要跪见陆炳,毕恭毕敬的称呼一声:陆爷爷!
    抓老鼠的猫,反而要跪见大老鼠,何其荒唐?
    由此可见,皇帝的宠信,才是影响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盛宠比实际上的官职,厉害得多了!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