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674节

骗了康熙 第674节

    张廷玉的布置,于细微之处,见真功夫!
    玉柱自然是非常满意。
    “衡臣素有能吏之名,果不虚传也。”玉柱微笑着,对张廷玉大加赞赏。
    张廷玉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拱手道:“相国谬赞了,卑职愧不敢当。”
    玉柱从来没有想过拉拢张廷玉,当面夸他几句,不过是礼节性的需要罢了。
    见玉柱点了头,张廷玉暗暗松了口气。
    别看玉柱平时一副人畜无害的笑面虎模样,真惹了他,他真敢抢你老婆。
    在京的中高级汉臣们,有一个算一个,谁不怕头上冒绿光,就只管来招惹玉相国吧!
    有领班和无领班,南书房的权力生态,迥然不同也!
    玉柱坐到了公事房的书案后,刚端起茶盏,就见小太监秦定来报,张衡臣又来了。
    “请他进来吧。”玉柱兀自端着茶盏,心说,这么急,只怕是老皇帝又缺银子花了吧?
    不大的工夫,张廷玉领着十名低级官员,一字排开在了东厢的阶下。
    “禀相国,他们中任选八位,便是专门配属给您的笔贴式。这是他们的履历,请您过目。”张廷玉的话不多,却充分说明了来意。
    玉柱一看这阵式,心里也就明白了,老皇帝是真的缺银子花了。
    按照玉柱不喜欢笼权的习惯,他肯定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随时翘衙出去找乐子。
    然而,老皇帝棋高一筹,特意给玉柱安排了八个帮手,这就意味着,玉柱甭想躲懒耍滑了。
    给首席内相配备八个笔贴式之多,说白了,就是不许玉柱当甩手掌柜。
    玉柱是懂历史的。
    老四登基之后,先是建立了军机处,后又设置了军机章京。
    彼时的军机章京,也就类似于今日之南书房一把手的笔贴式,都是充当机要秘书的范畴。
    眼前的笔贴式们,看顶戴和官服,最高的也就是个七品而已。
    他们的品级太低了,玉柱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玉柱是个地道的明白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今天这事儿,明面上是张廷玉的首尾,实际上,是老皇帝出的一道考题。
    宰衡天下,乃是首席内相的天然职责也。
    十选八,岂不是无缘无故的要得罪人么?
    玉柱淡淡的吩咐张廷玉:“都留下,且试一月,再定今后的章程。”
    “是。”
    张廷玉心里一片敞亮,估计玉柱是想就近观察之后,再定人选吧?
    等张廷玉走后,玉柱吩咐候选的十个人,都进右芜的签押房内,各自写明自己最擅长的事务。
    玉柱是何等身份?
    若被玉柱赏识了,飞黄腾达,还需要发愁么?
    十个人卯足了劲头,列明了各自擅长的领域。
    玉柱看了之后,便按照各自的特长,给十个人分别划分了职责范围。
    说白了,这就是综合大办公室的搞法,暂时不设主任,由着这十个人充分展露各自的才干。
    直到此时此刻,还看不懂老皇帝心思的臣下,就活该被淘汰了。
    说白了,玉柱组成的这个小班底,也就是个小内阁的框架。
    照玉柱的看法,这已经算是军机处的雏形了。
    小内阁的安排,极其有利于老皇帝集中大权,并随心所欲的处置军国大事。
    归根到底,老皇帝的年纪越大,越害怕大权旁落。
    怎么搞钱的手段,玉柱这里多的是。
    然而,玉柱最头疼的不是搞钱,而是老皇帝的朝令夕改。
    要知道,商人们,不管是洋商,还是土商,最担心的并不是没有利润,而是未知的官府风险,大得超过了底线。
    怎么搞钱的事儿,暂且放在一边,玉柱有耐心等老皇帝先找他,才方便谈条件。
    暂时留下的十个笔贴式,除非是脑子进步了水,才会乐意被淘汰掉。
    结果,玉柱原本以为会很忙,实际却清闲了下来。
    说实话,小农社会的那点事儿,只要地方官府不瞎折腾,没有大的天灾,能有多少新鲜事儿?
    不过,就在玉柱打算下衙回府的时候,从笔贴式那里,递来了一份吏部的折子。
    玉柱信手打开一看,不由自主的笑了。
    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首,山不转水转。
    也是巧了,提拔仇人的人事折子,终于转到了玉柱的手心里。
    玉柱缓缓起身,拿起书案上的折子,塞进了马蹄袖内。
    回家的路上,玉柱斜靠在官轿内,心里却在想,拿仇人立威,正好合适。
    正所谓,刚想磕睡,便遇见了枕头,巧极了!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围绕着这个小小的人事折子,竟然闹出了一场波及整个朝堂的轩然大波。
    历史早有明证,大的朝堂风波,往往都是从不起眼的角落里,酝酿壮大的。
    (ps:三更送上,兑现了承诺,求几张月票。困死了,睡了。)
    第761章 叫头起
    辰时六刻(八点半),玉柱领着南书房大臣,毕恭毕敬的站在清溪书屋的门前。
    张廷玉瞅着玉柱的背影,心说,这位的胆子,可真够肥的啊!
    没错,玉柱的胆子贼肥,他带队来觐见老皇帝,竟然是踩着点的来了,完全不怕迟到了挨罚。
    老皇帝只要在畅春园里待着,按惯例,每日的辰时四刻(八点)至辰时八刻之间,都会召见相国们。
    在早上,皇帝召见宰相们,有个非常有趣的名目:叫起。
    叫起,特指老皇帝小范围的召见重臣。
    叫大起,则是在正式场合下,接受正四品以上在京官员们的朝贺。
    众所周知,在大清,人数越少的会议,越能迅速的拍板定案。
    反之,人数越多的会议,越是礼仪性质的务虚会。
    老皇帝秉政几十年以来,大清朝的中枢掌权机构,基本分为了三块:议政处、内阁、南书房。
    其中,议政处的成员,包括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以及固山额真等八旗贵族们,这些人统称为:议政王大臣。
    君臣奏对,其实不难。
    难就难在,难熬的苦等。
    老皇帝的年纪大了,起床的时间,有时很早,有时极晚,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
    过了一会儿,王朝庆捧着拂尘出来了,谗媚的凑到玉柱的跟前,奴颜婢膝的说:“万岁爷叫头起,相国,就请随小的进去吧?”
    清溪书屋里,老皇帝常待的地方,位置并不大,不可能让二十几位重臣一起进去。
    所以,每日的召见重臣,也就是叫起,一般情况下,分为三起到五起之间。
    其中,排在第一批的,就是:叫头起。
    真相,往往隐藏于细微之处。
    千万别小看了“叫头起”这三个字。
    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位列“叫头起”之中的臣子,必是朝廷重臣中的柱石之臣,真掌实权!
    玉柱瞥了眼对面的嵩祝,发觉他的脸色很难看,便故意问王朝庆:“王大人,汗阿玛没请嵩老中堂一起进去?”
    王朝庆一听这话,冷汗立即就淌了下来,心跳急剧加速。
    哎哟喂,我的亲娘吔,玉相国啊,您这是故意要挑事儿啊?
    是的,玉柱就是想揶揄嵩祝,故意让这位嵩老中堂下不来台。
    没办法,玉柱也不想和嵩祝争权夺利,但是,老皇帝硬逼着他掺和了进来呀。
    不然的话,老皇帝又何必给玉柱配备八个笔贴式呢?
    老皇帝生性多疑,他掌握朝政的手段,从头到尾,就是四个字:异论相搅。
    不管是索额图和明珠,还是老二和老八,他们之间的恶斗,本质上,都是老皇帝唆使和纵容的。
    老皇帝出的考题,非常清楚:玉柱,你若是斗不过首席满洲大学士嵩祝,不如回家种红薯吧!
    既然老皇帝纵容恶斗,玉柱有啥可怕的?
    斗吧,反正啊,已经是康熙五十九年了,老皇帝还有几年可活?
    搞斗争,玉柱的经验,那就太过丰富了!
    一般情况下,资历甚深的老官僚,最不能容忍的是,小年轻的当众挑衅权威!
    官僚们的地位越高,威望越重要!
    说白了,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大多是西瓜靠大边的墙头草。
    哪边圣宠牢固,且财雄势大,这些墙头草就倒向那边,免得因站错了队,而被彻底的清算!
    老皇帝就在里边,哪怕嵩祝对玉柱再不满,必要的城府,也会抑制住想发难的冲动。
    就在王朝庆以为玉柱还会继续追击的时候,却不料,玉柱淡淡的说:“楞着干嘛?前头带路吧?”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