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712节

骗了康熙 第712节

    老皇帝醒来之后的第一个动作,按照老四的理解,就三个字:调玉柱!
    论爵位,论官职,论年龄,更重要的是,论胆识和魄力,除了玉柱之外,还有谁镇得住老八他们?
    迄今为止,玉柱的眼里,只有老皇帝一人尔!
    一般人,得知老皇帝昏迷不醒之后,多半要上窜下跳的四处打听消息。
    玉柱却稳如泰山一般,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歇息了,就搂着爱丽丝,享受被她榨干的快乐。
    正泡鸳鸯浴的时候,吴江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禀爷,朝廷的钦差到了,衡臣部堂和孙爷一起来的。”
    在玉柱这里,能被吴江唤作是孙爷之人,唯有孙承运一人而已。
    “大开辕门,摆香案,准备接旨!”玉柱心里多少有些得意,抬手在爱丽丝的翘臀之上,用力的掐了一把。
    爱丽丝疼得浑身一颤,正欲埋怨男人的粗鲁,却听见了玉柱的吩咐声。
    “太心不在焉了,跪下。”
    张廷玉和孙承运,等了足有半个时辰之久,才看见玉柱满面春风的进来。
    孙承运太熟悉玉柱了,他一看玉柱的表情,就猜到了真相,心里一痒,忍不住调笑道:“相国倒会享清福啊。”
    和孙承运这种色胚不同,张廷玉既不好色,也不贪财,只爱掌权的美妙滋味。
    张衡臣,自然听不懂老孙话里隐藏的机锋了。
    玉柱心里比谁都清楚,张廷玉从畅春园来大沽口,肯定是奉旨而来。
    只因,玉柱和张廷玉,完全没有私交可言,只可能是正经的公事。
    孙承运也一起来了,这就多少有些意外了。
    反推回去,玉柱压根不需要去清溪书屋,便猜到了真相。
    老皇帝惟恐玉柱找借口,不肯奉旨提兵护驾,故意派了孙承运一起当钦差。
    十余年来,玉柱处心积虑的想骗取老皇帝的信任。
    反过来说,经过十余年的观察,老皇帝又何尝不了解玉柱的性子呢?
    这人呐,就是贱,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可能珍惜。
    这一次,玉柱其实有多种选择。其中最不坏的选择,就是提兵西进,护驾于畅春园。
    但是,这一次,玉柱实在是厌烦了老皇帝无休止的猜忌和试探,而故意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看似啥都没做,肯定无功。实际上,玉柱赌的是最优选择。
    这么多年了,玉柱太了解老皇帝的贱脾气了。
    太听话了,他要猜疑你。不听话,他还是要猜疑你。
    与其一直没完没了的被猜疑,玉柱索性躺平了!
    汗阿玛,臣儿完全没有野心,只想做个安稳享乐的纯臣。
    老皇帝的狗脾气是,你越想要的东西,他越不乐意给你。
    相反,玉柱索性躺平了,啥都不想要的置身事外,反而极有可能所获极丰!
    赌嘛,成固可喜,败亦无忧!
    “特谕,晋玉柱固山贝子,著提兵进畅春园护驾,钦此。”
    玉柱听了旨意后,心里异常之满意。
    嘿嘿,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老皇帝又怎么舍得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呢?
    (ps:凌晨五点半,兑现了四更。大戏肯定还没完,精彩还在继续。今天冲过了150名,一定接着四更。)
    第814章 你可知罪?
    “臣儿不敢奉旨!”
    张廷玉万万没有料到,玉柱竟然不肯接旨。
    若是旁人,张廷玉已经厉声大喝,汝安敢抗旨?
    问题是,玉柱不是一般人,张廷玉楞是没敢抖威风。
    见张廷玉频频瞄向他,孙承运微微一笑,还得俺老孙出马啊!
    只见,孙承运主动站了出来,蹲到玉柱身前,小声说:“好弟弟,万岁爷已经猜到了你不肯奉旨,特意命我携来了密旨。”
    玉柱眼珠一转,明白了,敢情老皇帝已经料到了他的反应,在这里等着他呢。
    既然是密旨,就不能公开宣读了。
    玉柱就把孙承运和张廷玉,领进了后帐。
    进了后帐后,当着张廷玉的面,孙承运笑眯眯的对玉柱说:“好弟弟,为何不肯奉旨呀?”
    玉柱小声一叹,解释说:“固山贝子,乃是宗室王爵,我若受了此爵,必引天下人侧目而视。唉,汗阿玛总要给臣儿留条活路吧?”
    孙承运点点头,摸着下巴,说:“你我兄弟之间,情胜亲骨肉,我也就不瞒你了。万岁爷特意把我找了去,让我务必告诉你一句话:老爷子,信得过你!”
    玉柱浅浅一笑,说:“再信得过我,我的也不能奉旨。硬要逼我,我宁可马上回家,抱小崽子们去。”
    孙承运展颜大笑,说:“好,好弟弟,我老孙果然没有看走眼。万岁爷密旨,玉柱听宣。”
    “臣儿玉柱,恭聆圣谕。”
    “密谕,著玉柱兼任步军统领,钦此。”
    “臣儿玉柱,领旨谢恩。”
    尼玛,呼啸可聚三万兵的步军统领,玉柱完全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呀!
    玉柱双手捧过了密旨之后,就瞄向了张廷玉。
    张廷玉也是地道的明白人,他赶紧捧出了“如朕亲临”的金批大令,以及“康熙之宝”的金印。
    金印,只是习惯性的说法而已,代表了皇帝崇古的慎重态度。
    实际上,张廷玉拿出来的所谓“金印”,乃是御用碧玉玺的材质。
    旨、令、印,三者俱全,这就是合法的调兵信物了!
    “吹紧急集合号!”玉柱快步走到了大帐门前,断然下达了命令。
    “嗻。”
    “哒哒哒,滴滴哒……”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报数。”
    只花了半刻钟,六千大军便已经集合完毕,整装待发。
    张廷玉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下意识的问孙承运:“这是真的么?”
    孙承运也是头一次见到大军集合,他也有些发懵,喃喃的说:“我的个小乖乖呀!”竟然忘了回答张廷玉的问题。
    骑在马上的玉柱,默默望着他倾注了无数心血打造的强军,心情多少有些激荡。
    这时,总值星官吕武,拍马来到玉柱的马前,撇刀行礼。
    “禀玉帅,勇锐营紧急集合完毕,应到……实到……请指示!”
    “很好,传我的命令,全军出动,护驾畅春园。”
    “嗻。”
    以前,玉柱拟定的军令系统之中,接令人应该大声说:是。
    但是,勇锐营的军官们,大多抬了旗。
    前任都统费扬古,为了捞取政绩,特意把“是”改成了“嗻”,以突出八旗兵的特点。
    玉柱刚刚拿回老部队的指挥权,也不想惊动了老皇帝,便暂时没有改回来。
    大军浩荡出营,铺天盖地的朝着畅春园的方向,滚滚前行。
    中军开始移动的时候,玉柱居中而行,张廷玉居左,孙承运居右。
    快速行军之时,身为典型的文臣,又是汉臣,张廷玉的马技可谓是异常生疏。
    张廷玉骑在马上,东倒西歪的样子,惹得牛泰等人,纷纷侧目而视。
    实际上,孙承运也好不到那里去。
    这小子吃喝瞟赌,眠花宿柳,大肆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异常内行。
    挽弓骑射,就完全不中了呀!
    简直是,把河西名将孙思克的老脸,全都丢尽了!
    按照满洲权贵们的逻辑,抬旗了之后的勇锐营,就算是典型的八旗汉军了。
    从这个意思上说,玉柱的老部队,属于是大清信得过的自己人。
    说实话,清初时期,尤其是平定了三藩之乱,又收复了台湾之后,纯粹的汉臣极难掌握到兵权。
    老佟家的老底子,是汉军旗人。
    川陕总督年羹尧家的老底子,也是汉军旗人。
    在满清的皇帝眼里,汉军旗人比汉人,可信得多。
    汉军旗人里,出则为督抚,入则登阁拜相的,可谓是多如牛毛也!
    拼祖宗的社会里,玉柱是隆科多的亲儿子,仅仅是出身上头,就占了天大的便宜!
    换成汉人的出身,想摸兵权,只怕是连门边都摸不到啊!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