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骗了康熙 第737节

骗了康熙 第737节

    老四真正在意之人,只能是玉柱。
    “嗯,我一定加派人手,紧紧的盯着隆科多和年羹尧。”老十三忽然问老四,“四哥,玉柱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不支持您,难道是看出了汗阿玛的意思,想拥立弘皙不成?”
    老四当场被问住了,久久无法回答。
    实话说,老四最怕的就是,老皇帝将遗诏交给玉柱,命其拥立弘皙登基。
    在大清的皇家,一向是嫡庶有别。
    别看大阿哥胤禔是皇长子,老皇帝真正重视的一直是嫡子胤礽。
    弘皙,原本是胤礽的庶次子。
    只是,前边的那个哥哥,未及序齿,就夭折了。
    这么一来,弘皙也就是老皇帝的皇长孙了。
    前明的朱重八,擅立皇太孙,导致社稷改宗,主要是因为,稍微有点本事的带兵将领,都被老朱找借口杀光了。
    太子朱标病逝后,老朱才大开的杀戒,就是担心军功勋贵集团,不服幼主。
    但是,弘皙的情况,就迥然不同了。
    尽管玉柱一贯低调做人,但是,就算是恨之入骨的老十,也公开承认过,玉柱确实能打胜仗!
    一旦,玉柱拥立弘皙登了基,起兵反叛的风险,就大得惊人了!
    现在,摆在老四面前的问题,除了玉柱之外,还有个更大的难点。
    只要是合格的皇帝,都不可能容忍某个臣子,肆无忌惮的操纵朝局。
    老皇帝将来会安排谁来牵制玉柱呢?
    这的确是个要命的大问题!
    玉柱刚回府,就见乳娘抱着九十,站在路边等他。
    见玉柱朝她看过来,乳娘赶紧蹲身行礼,小声说:“禀大老爷,三老爷闹着非要等您回来,奴婢不敢……”
    没等乳娘把话说完,玉柱已经伸出了双手,笑眯眯的说:“来,大哥抱抱。”
    九十笑嘻嘻的钻进了玉柱的怀中,含着手指头,亲热的说:“大哥,你真好。”
    玉柱微微一笑,哄小孩子嘛,只要有耐心,擅观察,顺着毛摸,就没有哄不好的。
    “三弟,今儿个又想吃啥啊?”玉柱抱着九十,缓步朝着正院走去。
    九十仰起小脸,很认真的说:“大哥,我想吃烤肉串,烤鱼,还有烤番薯……”列了一长串的单子。
    在大清朝,番薯,就是红薯。
    番薯这玩意,偶尔吃一次,挺好吃的。若是天天吃番薯,不仅腹胀,而且,容易吃腻,导致食欲很差。
    玉柱在湘西剿匪的时候,当地的农民们,自己种的大米,大多交了皇粮国税。
    主粮不够的时候,就只能是番薯和野菜来凑了。
    湘西的农民们,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农闲时吃稀,农忙时吃干。
    这里的吃稀,指的就是番薯、野菜和大米,一起熬的粥,再配以腌制的咸菜。
    但是,番薯的种植面积,一直都远不如水稻和小麦。
    南方人,稻米一直都是主粮,北方人以小麦为主。番薯的种植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啥呢?
    朝廷的田赋和地主的地租,在南方就是征收稻米,在北方就是缴纳小麦,官府和地主们完全不收番薯。
    官府和地主,不收的农作物,谁敢浪费资源的种植过多?
    自从,李四儿带着八十九搬走了之后,同福胡同里的家庭气氛,也跟着越来越浓了。
    玉柱的心里,比谁都清楚。
    当年,玉柱没有中状元之前的十余年间,李四儿带着他、玉烟和八十九,能够过上阔绰的好日子,隆科多的偏心相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后娘,就有后爹。
    结果呢,玉柱的大哥,老佟家三房的嫡长子岳兴阿,被逐出了家门。
    只要掌权的亲爹偏了心,什么嫡庶有别,都成了扯淡!
    有了前车之鉴,玉柱对九十这个异母小弟弟,格外的亲热。
    不管玉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对九十的宠爱程度,在表面上,肯定超过了亲弟弟八十九。
    见玉柱抱着小叔子回来了,在门口迎接的秀云,赶紧蹲身行礼,笑吟吟的说:“请爷、三叔安。”
    在大清朝,称呼问题,绝非小事。
    岳兴阿被撵出家门之后,玉柱成了佟家三房的大老爷,八十九是二老爷,九十也就是三老爷。
    对于玉柱的弟弟们,秀云一律都以叔叔相称。按照排行,八十九是二叔,九十是三叔。
    必须敲黑板的是,叔叔特指丈夫的弟弟,叔父才是父亲的弟弟。
    比如说,《水浒传》里,潘金莲第一次勾引武松的时候,就说:叔叔站好,让奴家量量尺寸。
    武大郎,仅有武松这一个亲弟弟。这个时候,潘金莲称呼武松为叔叔,而不是二叔,也肯定不可能叫错。
    进屋之后,玉柱把九十放到了地上。
    九十的乳娘眼尖,当即发现了,玉柱的官服前胸,被九十的口水浸湿了一大片。
    “来人,取三老爷爱玩的那些个小玩意儿过来,好生伺候着。”玉柱去换衣服之前,特意叮嘱了下人们,千万不能冷落了九十。
    九十还是个几岁的小崽儿,肯定不懂事,却看得明白,谁真心对他好。
    等玉柱更衣之后,回到屋里,迎面就见,地毯上,摆满了九十爱玩的各种玩具。
    在诸多玩具之中,九十最爱的就是,玉柱让宫里的造办处特制的积木。
    当然了,出于避讳的考虑,积木搭出来的建筑,全是西洋教堂一类的建筑形式。
    没办法,如果九十搭出来的积木形状,居然是紫禁城的午门,那就是自寻死路的大不敬了!
    九十坐在地毯上,玩得聚精会神,连玉柱从他的身边经过,都茫然不知。
    玉柱坐下喝茶的时候,视线不经意的掠过九十的乳娘身上。
    乳娘姓张,她男人佟二十二,既是老佟家的家生子仆人,也是隆科多身边的心腹二管事。
    注:大清朝的家生子仆人,即:前明的世仆也。
    很早以前,我就说过的,这里最后再重复一遍。
    我写的,必须要体现清初时期的风土人情、称呼、服饰,官制、等级、礼仪等等。
    看历史类的,不管历史风情,只盯着篡立那点破事,这本,也没有写的价值了。
    另外,说句吹牛皮的话,只要是历史真实人物,史料的考据,非常的扎实。
    谁写赚钱,还翻《圣祖实录》、《世宗实录》、《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之类的史籍呀?
    职业性质的问题,让我懂得一个真理: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骂水文的读者,我只能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捧场。
    第848章 老皇帝,别闹
    “禀老太爷,以奴婢的浅见,大老爷待三老爷,那是真好,不是假好。”乳娘张氏跪到隆科多的面前,把玉柱善待九十的种种举止,详细的禀了。
    隆科多特意把乳娘张氏找来,就是想问清楚,玉柱待九十,究竟如何?
    听了张氏的禀报,隆科多即使不想信,也必须信了。
    因为,张氏的男人,从五岁起,就在隆科多的身边伺候着了。
    “下去领赏吧。”隆科多摆了摆手,命张氏退下了。
    “嗯,你都听见了?大阿哥对咱们的三阿哥,那是真有手足之情,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隆科多扭头问新纳入府的小妾,秦氏。
    扬州瘦马出身的秦氏,从很小开始,学的都是媚惑男人的一整套技艺。
    以前,隆科多喜欢李四儿身上的那股子辣劲儿,现在,则偏爱秦氏的媚劲儿。
    秦氏的第一个男人,就是隆科多。而且,她被隆科多梳笼了之后,从此就金屋藏了娇。
    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氏完全不具备红杏出墙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九十,只可能是隆科多的种!
    晚年得子的隆科多,自然是格外的疼宠幺儿。惟恐他死了之后,九十无人照顾。
    实际上,以隆科多对玉柱脾气的了解,他心里也非常清楚,将来分家的时候,九十在银钱方面,不太可能会吃亏。
    因为,早在六年前,隆科多拿给李四儿的银子,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同福胡同的公爵府里,大大小小的花销,全由玉柱一手包揽下来。
    从那以后,隆科多手里的银子,几乎都补贴给了秦氏和九十。
    但是,隆科多的心里门儿清,玉柱的身家肯定远远超过了他。
    想想看,玉柱垄断了大沽口码头的洋商买卖,又有宇宙行票号在手,每年少说也有几百万两银子的出息吧?
    隆科多故意不往家里拿银子了,就是想试探一下玉柱。
    谁料,玉柱一声不吭的填平了每年十余万两银子的巨大开销,压根就没有再找隆科多要银子的想法。
    试探过后,隆科多明白了,将来他死之后的兄弟分家,至少他私藏的财产想给谁,玉柱是不在乎的。
    银子的问题解决了,隆科多就惦记上了,让玉柱将来提携九十进入官场。
    这人呐,就是喜欢得陇望蜀,念想永无止境。
    实际上,老皇帝选储君,也是大致差不多的想法。
    唯一的区别是,老皇帝极不希望看见手足相残的大悲剧。
    当初,老皇帝怒斥老八的时候,老十四挺身而出,公然顶撞了老皇帝。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