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槐夏你个卷王,小时候卷学习,卷进度,现在开始卷家访,卷工作效率,你怎么那么拼,对得起你书香门第大家小姐的形象吗,林清和暗暗腹诽。
“我回家看看爹,跟爹聊了一下书院的改革计划,爹听完之后十分支持我的书院改革计划,让我们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后果他担着。”林清和坐在林槐夏旁边的位置上,随手拿起林槐夏已经写完的稿纸看了起来。
林槐夏对于兄长说的话,半个字都不信,分明就是回家吃饭来晚了,要是爹爹知道兄长对书院做这些离谱的改革计划,爹爹能在床上大喊孽子滚蛋。
不得不说,林槐夏还是真相了一部分,林启春现在为了让林清和乖乖留在书院骑虎难下,既不能说自己装病,也不能对书院管太多,万一林清和下一秒发现他装病直接跑路怎么办。
嗯?小四月写的东西有点儿意思啊,有点九年义务教育的雏形了,天才果然是天才,无论做什么都很有天赋,看看这写的看法。
为了满足学子不同的求学目的,可预先设立一个通用班级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学子通过考核可选择离开书院外出谋生,也可继续选择科考,或是深造某一个科目,对从事某一行业更具竞争力,这里林槐夏举例了算学的发展方向。
这不就是中考,高考完后根据意愿和分数线来决定去职业技术学院还是考高中大学吗,厉害了呀,我的妹妹。林清和一边看着一边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些年潜移默化的现代理念灌输是有用的。
小的时候林清和得知这辈子的母亲生下的是一个小妹妹,高兴之余还十分担心,古代的婚姻嫁娶制度,生怕小四月未满十六岁就出嫁了,于是在小四月话都还没会说的年纪,就在妹妹耳边念叨一个个负心渣男的故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因此,林槐夏潜意识里根本不想成亲,尤其是在长大后和娘亲在各家后宅走动时遭遇到不少的阴私,少而早慧的她敏感地意识到成亲嫁人绝不是一件好事。
“怎么样,兄长觉得还行吗?”林槐夏轻轻抽出林清和手中的稿纸,眉目间跳动着飞扬的神采。
“不是还行,是很不错的想法,但我们可以想大一点,打造全方位综合一体的书院,为大光输送不同种类的人才,想想以后朝中当官数量最多的是青山书院的学子,在外行商最多的是青山学子,做到每一个行业中都有青山学子优秀的身影存在。”
不知何时到达的季先生和刘先生听到林清和这一番话简直惊呆了,什么什么?家访回来书院怎么变天了,这是烂名声的青山书院该有的想法吗?但是听着好令人心动怎么办,不止是在仕途有学生,连各行各业都有学生,那岂不是字面意义上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光是想想先生们就已经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发汗,试问哪个做先生没有做过这个桃李满天下的梦。
“什么看法,让我们也看看。”刘先生蠢蠢欲动走过去就想拿走林槐夏手中的稿纸,没想到被胡先生抢先一步。
“我先看,你们等等,我倒要看看小姑娘家家的究竟写了什么,竟然能让你小子提出全方位综合一体书院的想法。”胡先生毫不客气抽走了林槐夏手里的稿纸。
“哈哈好哇,你看完只会佩服我怎么想出了如此天才的主意,而且这个综合性的书院开办起来还少不了一群小白鼠的实验,他们简直是绝佳的实验体。”林清和仰天大笑又抛出一个令其余人炸裂的说法。
什么小白鼠?什么实验?这又是什么奇奇怪怪的说法?哥哥又提出了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听着好有意思,好想一起试试看啊。林槐夏激动暗想着,脸上还维持着得体的微笑。
“哥哥,你先给我说说,等下先生们看完再和他们讲,好不好?”林槐夏偷偷靠近林清和小小声的说道。
林清和转过身趁着先生们都在观看揣摩林槐夏的手稿,悄悄和妹妹嘀嘀咕咕说完自己对当前书院的发展计划,包括怎么忽悠学子的双亲投入书院资金以及其他帮助。
林槐夏听完之后,看着兄长的眼神复杂,这还是笨蛋哥哥应该有的智商和想法吗?想法意外的靠谱。
“不是,小四月你这是什么眼神,让我有种感觉,我在你眼里终于是个人了的错觉。”林清和一直知道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但是也没那么离谱吧,一直以来都不被认为是同一种生物,是什么鬼啊。
林槐夏点点头,一脸欣慰。两个侍女在他们背后抿嘴偷笑。
“想法大胆新颖,开前人之未有,如若成功必定能在当世一举成名。”刘先生开口断定。
大光王朝的教育制度目前还只存在于为了单一目的而开设,其他专业性强,需要长时间学习的技能类项目往往是师徒传承,诸如:木匠、铁匠、厨师等等。
一所能满足所有人求学的目标的书院在大光王朝是不存在的,而林清和所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这样的书院,打破知识的垄断,点燃星星之火,激浊扬清,去芜存菁。
“一旦开始必然困难重重,首先就是教书先生的问题,我们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师父,这些手艺人没有哪个会免费过来带徒弟,哪个不是敝帚自珍。”胡先生点明了书院的困境。
林清和没有正面回答这些问题,反而说起白相在进门之前问起的那个问题,“诸位先生可知为什么白先生没有收学子为徒,学子双亲比之前更加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