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迷信。林清和坚定地想着,光速离开了县衙这个是非之地。
暴雨就像齐华清和关僧师徒俩说的一样,随着五月一的到来,雨势一天比一天小。
到了四月二十八这一天,雨水淅淅沥沥,到了晚上,天空已经完全放晴了,裸-露出浓郁深蓝,雪白柔软大团大团的云朵,星星四处散落躺在深邃的蓝色夜空中。
定江县的百姓久违地露出笑脸,从烛光昏黄的室内走出,来到了星光闪烁的夜空之下,水泥路面上的水迹折射着亮晶晶的光芒。
张小花望着久违的高阔天宇,心脏跃动,眼神愉悦,小脸上尽是快乐的情绪,不下雨了,好开心啊!
张家人都在棚子外的街道上,和住在惊雪巷的邻居一样,仰着脖子,深深地望向高大深远的天幕。
抓紧时间,应该能在五月中之前种下一批能吃的粮食。
他们的眼里又有了生的希望,只不过这一次生的希望远比在临时安置区疯狂抢差事来的工钱稳定。
土地,永远是百姓内心踏实的基底。
张小花难得在星光闪烁的夜晚吃上了一顿用料结实的夜宵,肚子饱饱,睡意满满,在沉入梦乡的前一晚,她忽然睁开眼睛,神情清明。
雨停了,她是不是也要跟着家人们一起回去了,回到远远的张家村,临近川江的张家村,再也看不到温柔的齐师姐,香香的小胡先生,有趣的大花姐姐。
她是不是要失去继续认字的机会了,张小花这么想着,难过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暴雨来到惊雪巷的日子,是她人生中最好的日子,她好舍不得,她可以不回去吗?
张小花难过得吃下去去的夜宵都不觉得美味了,只觉得满腹的苦涩,伤心想落泪的感觉占据了她不大的心脏。
该问谁呢?
--------------------
第143章
天空放晴,洪水逐渐从被浸泡的土地上褪去,裸-露出荒凉缭乱的景象,临时安置区的百姓心中各有各的想法,既想快点回到故土,又舍不得生活了快一个月的临时安置区。
但水灾退去仍需要一段时间,可以思考做决定的时间还有。
齐华清也终于在自家院长和师父中的迫害中逃脱出来,专心致志地经营着他人生中第一个清鹤街道,为受灾的百姓们通知最新官府下发的通知。
这个通知是忙昏头的白琅月拉着不情愿的林清和与看好戏的林槐夏一起商定下来。
当晚白琅月看着不敢直视他的小师兄几乎是愉悦地笑出了声,看来小师兄对他们亲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也很在意,直到现在还在心虚,不敢看他的眼睛。
这波敌退我进,小师兄你可不能大意啊。
“哆哆!”林槐夏重重扣了两下手边的桌子,“可以开始了吗,怎么处理受灾村民的安置,洪水退去后的村子?”说着她眼神一厉,“你们别给我沉默啊,我不是县令也不是正式的官员,争点气!”
这话就有点人参公鸡了,一波扫射连干两人。
林清和脸上短暂地浮现出一丝尴尬,随后立刻理直气壮起来,“我也不是,看你小师兄怎么说。”
脚下的皮球直接踢给了冤种小师弟。
白琅月表示无所谓,从小到大来自小师兄的烂摊子也不止这一个了,他微微一笑,“给村民们二选一,选择在了临时安置区就不能回乡居住,选择回乡就不能在临时安置区,户籍也做相应的更改,至于田地,选了在临时安置区的百姓就临近开荒。”
“还是让村民们尽量选择在临时安置区住下,谁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次的水灾来临,刚开始那几个受灾严重的村子全部被淹没了,水一时半会儿退不下。”林清和想了想,慎重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啊,确实,水灾平常不来,一来就如此厉害,即便是没有百姓在哪居住,也要派人将堤岸和水渠一应重新再做上一遍。”林槐夏也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将水灾退去之后的水利建筑问题提出。
总不可能把这次水灾当作无事发生,让百姓居住在有如此大安全隐患的地方。
林清和忽然乐呵呵一笑,凤眼快乐地眯起,笑眼弯弯,“看来学子们的新实践活动有着落了,安先生也没有休假的时间了,一起去川江边上修堤岸和水坝水渠了。”
想当然这是水灾重建后一个重要步骤,当官的哪能不知道怎么赈灾,怎么救治洪水,疏散群众,如何让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安定下来,让受灾的区域重新恢复到平常安居乐业的状态。
林清和想到,待水灾一切事物重新稳定后,学子们说不得要交上几篇有关于洪水文章。
反观白琅月听到林槐夏的话,面色忽变,愁眉不展,“朝廷的赈灾粮还没用下来,之前我和师父写信去光都打探消息,听说是边境有小国犯禁,边境军巡逻不及时,让好几个村子被劫掠,损失惨重,我们警告一番过后,依然再犯,现在已经开始边疆交锋,粮食基本送去了边境。”
皇帝收到了白琅月通过暗卫递交上来的信件,让人去临川府已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发现不止是临川府,川江通行的好几个州府,洪水严重,但他听到的消息却不是这样,水灾早已控制得当,临川府都没有汇报过州府中有被洪水波及的县。
自然地,定江县所谓的赈灾粮也是没有影的事情,因此,皇帝在早朝上狠狠斥骂了当初说洪水已经控制住的大臣,让户部尽量调拨赈灾粮食给到受灾的州府,别寒了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