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从查账的那夜起,自己就已入局。在端王一党眼中,他何昶已正式成了李鉴身侧的一条狗。与孟汀、钱穆二位顾命不同,他人微言轻,实在鲜有价值。但若往李鉴的“不在酒”去猜,他赌李鉴看中的必然不仅是他的明算出身,还有他在通政司的言路之务。
君心难测,何昶的猜想只到此处。
二人坐下来,沉默地用了晚膳。王芙往他碗里夹什么,他就吃什么,米饭一口没动。
今日阁会上,钱穆没有来。在老师的空座位旁侧,他见到了林伯祯。林伯祯双目畏光,传言说是多年前一场席卷大豫的疫病所遗之症,可当何昶望向他时,分明感到此人正灼灼地盯着自己。
他觉得自己刚查了人家户部的库房账目,不受待见也是合理,对林伯祯也算坦然——直到他听闻钱穆不在是因其身体有恙,林伯祯代为主持阁会。
这是他印象中钱穆第一次生病。
将纷乱的思绪理了理,他如往常般夸赞了妻子的手艺。膝下的黄狗绕了几绕,他看得眉头松了下来,拿吃剩的骨头喂它,王芙在旁边看着笑,顺手将碗碟都收拾了。
她正要起身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
“何人?”何昶手里的动作停了,转向院中高声问。
没有回应。
王芙手里的瓷盘几乎摔在桌上,被何昶一把扶住。他早有些预感,闭目片刻,对着王芙说了句“我去看看”,袖子却被王芙扯住了。
“我去。”她低声说,将碗碟塞到他手里,回身向院中去了。
她将怯色全部收敛起来,快步走到门前,将那木门上的闩锁除去,一把将门扉拉开。火光连同父亲死时的情景一同掠过眼前,王芙没有眨眼,直视门外一群身着明光铠的羽林卫将士。他们之中,簇拥着一个文官打扮的使者。
“安人,何参议可在?”
“使君有何事?”王芙道,“时辰不早,将要宵禁了。”
那使者朝她笑了一下,低声道:“安人莫要为难我,实在是朝中有要事。我乃户部司务,替林尚书来请参议入宫共议。”
“我家参议今日早上方与尚书相见,有何事是非要此时入宫说的?”王芙将门一挡,“此外,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你户部尚书能调令羽林卫将士。”
她话音刚落,那司务一挥手,两人上前来将她肩膀按住,要往旁侧拽。王芙吃了一惊,随即心头火起,硬抽出手将身侧一人打得一个趔趄,挣出身来,怒道:“我乃太原王氏王芙,僖宗朝秉笔女官是也。尔等何人,私闯我宅,劫我郎君!”
何昶早已自堂内过来,趁那几人愣神时将她拉在身后。
“司务还请稍等。”他道,“我同内子有几句话说。”
他抓着王芙疾步到了寝房,在榻下翻箱倒柜一阵,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王芙抬袖去擦,就见他抽出一个匣子,从中摸索出一张纸,推到她面前。
“和离书。”他说。
“郎君什么意思?”王芙急道。
“假若我此去不归,有人上门抄没家产,你即出此书。到时我罪责不及你,且按照大豫法度,你可以继承王大人所遗产业。”何昶将那匣子捧给他,话讲得飞快,“铺子两间,太原老家旧宅三进,三百斤的盐引。”
“那我还能做什么?”
何昶一顿,伸手握住她的肩:“去雍昌侯府退园,找孟侯。”
二人额头相抵片刻,何昶推开王芙,转身离了寝房,跨出厅门。那司务几乎要遣人进来拿他,见他出来了,皮笑肉不笑地行了一礼,道:“参议,请吧。”
何昶近日又瘦了许多,显得形销骨立,堪堪撑起绯红色官服。他不等那羽林卫来推,自顾自跨出大门,背着手快步流星地往前走,身形挺立,不输少年时。
林伯祯在两仪殿旁的闻机处等了半个时辰。身边的近侍来报了两回,那大门终于被推开,夜风灌得烛火摇曳。何昶一身绯红官袍,鬓发有些散乱地出现在他面前。
“同僚一场,何必如此。”林伯祯用扇子掩着自己的双目,“何参议坐。”
何昶一声不吭,在锦垫上跪坐下来。
林伯祯向来听闻这位何参议身上“忍”字与“直”字兼备,此刻单独一见,已感此言不虚。
“今日劳参议夜来,是有公务交付。”他笑道,“五月将至,各行省、府、县都要向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造册登记账目,其中陛下最关心的便是盐税之事。何参议是陛下心腹,理应为陛下分忧。”
何昶低着头,斟酌片刻,道:“后生不知林尚书所言何事,也非陛下心腹。所托之务,若在何某分内,何某必竭诚相助。”
“参议说笑了。”林伯祯道,“今年户部造册将始,老朽是想请何参议做个见证。”
何昶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昏头病。
林伯祯这个老狐狸,亲自叫他去自己的户部老巢监督查账?
他定了定神,微微颔首却说不出一句话。恍惚间他听到林伯祯道:“好。那何参议,户部已为你备好食宿。造册结束前,还请参议暂居户部后院中,不得归家。”
第33章 潮平第三十二
“何平明被扣下了。”
李群青附在许鹤山耳边说此信时,后者正在同萧家的小公子斗五子棋。二人正在延陵,已入常州城中萧氏宅数日,诸事比在江宁进展得更为顺利,也已要到了“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