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同人 > (综同人)不可名状的聊天群 > (综同人)不可名状的聊天群 第66节

(综同人)不可名状的聊天群 第66节

    “你可真能猜。”
    威廉·莎士比亚嘀咕, 奥斯卡·王尔德在短篇故事里写出w.h.先生是一位年轻男演员,推理出对方的真名叫作“willy hughes”。
    威廉·莎士比亚身居高位,是一个不会轻易付出真心的人,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他年少成名,风流过,无情过,贪恋过纸醉金迷的人生,实在记不清楚哪位是“mr.w.h.”。
    “相比爱情,亲情有一点悲哀。”威廉·莎士比亚从蛛丝马迹里,找到了同位体的经历。
    享年52岁?有点短,但符合时代背景。
    流传给后世37部戏剧、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不错,不错,没有偷懒。
    18岁时与26岁怀孕4个月的女人结婚?太早了,没戴套的下场,小心离婚呀。
    有2个女儿1个儿子?可惜,不懂得教养女儿,让她们成为了文盲,唯一的儿子也去世了。
    留给妻子的遗嘱是“一张次好的床”?
    呃……
    太吝啬了一点。
    威廉·莎士比亚捂脸:“我没有这么抠门!没准是她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
    思来想去,威廉·莎士比亚决定忽略。
    永远当单身贵族!
    威廉·莎士比亚的耐心充足,没有神灵的约束,他也不会离开这么好的阅读空间。他见到美国的爱伦·坡受欢迎,好奇地去看侦探小说:“柯南·道尔和夏尔·波德莱尔都爱看吗?”
    因为神灵的出现,他们的生命长度得到延伸,时间在海量的书籍里变得不值钱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威廉·莎士比亚终于看到了法国雅克·卢梭的同位体自传——《忏悔录》。
    “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后,一阵爆笑声响起!
    每个认识雅克·卢梭的老熟人们看到《忏悔录》后全笑翻了。
    太平洋海域,持续漂浮的一座人工岛屿上,“七个背叛者”之一、曾经参与绑架各国元首事件的儒勒·凡尔纳一脸安静看书的模样,数了数竞争对手,默默地说道:“好挤。”
    200人抢50个名额,能不挤吗?
    儒勒·凡尔纳看完了同位体的作品,半点担忧都没有,对进入前50名的把握很大。
    同位体的称号是“现代科幻之父”,代表作《海底两万里》的销量极高,全球译本有148种之多,生前只有两个遗憾:一,没能竞选成为法兰西文学院的院士,二,儿子不争气,是个败家子,导致他不得不帮忙去还债。
    儒勒·凡尔纳对婚姻产生了敬畏之情。
    远离婚姻,幸福一生。
    虽然儒勒·凡尔纳觉得离第一名很遥远,法国内部的竞争太激烈,换个国家还有点希望,但是他还是抽空想了一下自己的愿望。
    “如果能得到第一名……”
    “我就许愿复活同伴,能改头换面生活。”
    全球通缉令一直挂在他们的头上,重生了也不会被撤销,只会变本加厉地算账。
    和平的背后,是有一些人负重前行。
    美国,爱伦·坡在阅读空间里飘飘然,脸上挂着微红的笑意,自信心被充气球一样的充满了。
    “乱步先生也是吾辈的粉丝。”
    爱伦·坡原地蹦跶了两下,继而发现了其他大人物的名字,心脏扑通乱跳。爱伦·坡是一个社恐患者,对推理特别感兴趣,才使得他成为了美国警察界鼎鼎大名的侦探。
    爱伦·坡不再多想,一头扎进了推理小说的书堆里,当了一只快乐的小浣熊,“原来有这么多爱写推理小说的人!”
    在这个过程之中,爱伦·坡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小秘密:自己的作品区存在少许的不同。
    他的异能力“莫格街的黑猫”很特殊,可以称之为空间系异能力,媒介是书籍。他需要在纸上写出一部具有逻辑性的推理小说,逻辑性越强,创造出来的异能世界就越完整,别人触碰他写的书籍内容就会被封印进里面。
    因此,他私底下经常在创作推理小说,争取写出一部乱步先生无法破解的杀人案件。他创作的内容是机密,从未对外出版过。
    天空之上,自己写的推理小说也在上面,隐藏在同位体的出版作品里并不显眼。
    爱伦·坡若有所思:“难道说……”
    “推理小说属于小众范围,我不可能得到第一名,何必想这么多。”爱伦·坡勾起嘴角,浓密的刘海遮挡住了他的上半张脸,让他显得阴沉又毛骨悚然,仿佛窥探到了独家情报。
    涉及无数平行世界,他理智地判断出自己距离文坛第一名的差距,也就亿点点距离吧。
    指尖宇宙.jpg
    他对金钱、权利、地位都兴趣不大,唾手可得的东西,谁又会感到激动呢?
    爱伦·坡的思路飞到了未来,“推理小说占据的比例好小,也就英国的阿加莎小姐特别勤奋,给吾辈留下了这么多粮食,等吾辈看完全部之后文荒了该怎么办啊!”
    爱伦·坡哀嚎!
    为这个大家不爱写小说的世界!
    俄罗斯,西格玛翻到了罗曼·罗兰著的《托尔斯泰传》,在传记里见证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结局:82岁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车马劳顿,突发肺炎,病死在了旅途中的一处车站里。
    车站管理者在知晓托尔斯泰的身份后,连忙腾出了一间房子给对方养病。当列夫·托尔斯泰病重之际,所有人闻讯赶来,围在了房子外面,为他祈祷,为他流泪,想要见到这位俄罗斯名声最响亮的文豪最后一面。
    “车站?”
    西格玛的瞳孔一缩,连忙一看口袋里的车票!那是他最早失去全部的记忆后,手上持有的车票,一张找不到对应站点的车票!
    他拼命寻找过车票的地址,一无所获,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都告诉他:这张车票是假的,全世界的火车站都没有这个站点。
    ——阿斯塔波沃车站!
    它位于异世界的俄罗斯,利佩茨克州的首府,一条遥远又偏僻的西伯利亚铁路上,这个站点因为列夫·托尔斯泰的死亡而青史留名。
    西格玛泪流满面,双膝弯起,蹲在了这张车票面前,颤声说道:“我的始发站,就是托尔斯泰先生逝去的终点站吗?”
    何其荣幸,他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位俄罗斯大文豪生命的延续?
    列夫·托尔斯泰想要逃离家庭,逃离妻子,逃离生活已久的城市。去哪里呢?列夫·托尔斯泰想去很多地方,只要能带给他自由和理想的地方,最好那边还有亲切的人,能递给他一杯热饮,盖上毛毯,让他能静坐片刻。
    列夫·托尔斯泰的容颜属于俄罗斯,沧桑至极,列夫·托尔斯泰的双手属于劳动人民,不见养尊处优的肤色,对方把一生献给了俄罗斯文坛,建设了自己民族的精神文明。
    他,是俄罗斯人民心中的第一名。
    ……
    “文学记录者”欣喜,不少聪明人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吃了他的一记安利。
    文学的荒漠里,被祂注入了兴奋剂。
    在“文学爱好者”潜移默化的推动下,除了不愿意看书的小孩,全世界一大片人沦陷。祂迈着雀跃的步伐,来到海面上,犹豫地看向睡大街的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成年人都在“沉迷”看书,不想看书的人也在犹豫的状态,偏偏有一个人始终不抬头,不好奇,不在意,双目阖上,保持安详。
    “文学爱好者”产生了特殊的情绪。
    ——卖不出安利的情绪。
    祂怀里抱着《文豪野犬》全册小说,作为化身礼貌地低头,看的不是脚尖,是海底沉睡的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
    “阿撒托斯冕下,看书吗?”
    如果能让痴愚之神的化身懂得看书,该是何等的成就?“文学记录者”斗志满满。
    “爸,看一眼?”
    “妈,看一眼?”
    “爷爷,您醒一醒,看书吗?”
    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翻了个身,脸朝下,漂浮的头发犹如一根根触手怪。他呼呼大睡,于睡梦中听见奇怪的声音之后,他睡得更香了,完全不想醒来。
    “zzzzzz……”
    ……
    犹格·索托斯:“……”
    忽然,祂觉得自己是本源世界里最有文化的神。
    这大概不是错觉。
    第54章 第十名的诞生
    全世界留下三分之一的人在观望。
    剩下三分之二, 可以用哀鸿遍地来形容。
    事实证明,“耐心”是人类珍贵的美德,拥有它的人很少,能不急不躁的人更少, 这些人还要能看的进书籍, 不会想要撕掉书。
    在“文学记录者”的无敌模式下,第一个看完所有文学作品的人诞生了。
    那个人就是——雅克·卢梭!
    雅克·卢梭博览群书, 记忆超群, 是资深的阅读人士。在没有被《忏悔录》诱惑进阅读空间之前,他在巴黎市中心的家里就自建了一个图书馆,利用职务之便, 收录了众多古籍。
    与他在看书方面能够相提并论的人,只有伏尔泰, 然而伏尔泰没有进入阅读空间。
    在全球被关进来的人里,雅克·卢梭既狠得下心, 又有坚定的目标,累了就稍睡片刻,醒来就看书,把自己活生生泡进了书籍里。
    他的身体无恙,精神历经几经波折,体会了一系列羞恼、惊恐、焦急、拼命阅读、放弃挣扎的心理路程,眼神日渐平静如苦修士。
    雅克·卢梭最后一次拿出《忏悔录》。
    温习.jpg
    法国超越者的心态再次崩裂!
    刺激神经、恢复七情六欲的利器, 莫过于这本宣扬了他一生黑历史的自传类书籍。
    “尊敬的神灵大人, 我请求进入投票环节,投票后能提前出去——!!!”
    咦。
    有人类看完了, 而且符合投票的标准?
    “文学记录者”听见对方的小要求,顿时放弃了催促洛夫克拉夫特的行为。旅游的时间珍贵, 没必要放在跟阿撒托斯冕下的化身较劲上。
    面对如此爱学习的雅克·卢梭,“文学记录者”满足了对方急着投票出去的想法——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