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姜榆入场,她当然也紧张,但表面看着还算镇定。
面试的领导扫了一眼她的报名表,问道:“姜榆?”
“是,我是姜榆。”
“我们报社目前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高报社盈利吗?”
这个问题已经偏离写作这个模块,不属于姜榆擅长的范畴。
她咬着唇,细细思索。
领导点点头,“行吧,你……”
“我认为……”姜榆开口道:“可以在报纸上增加一个广告位。”
领导眯起了眼睛,定定地看着她。
“你说什么?什么是广告位,展开说说。”
姜榆道:“留出一块广告空间,给国营厂或者其他合法组织,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提高产品知名度。”
例如国棉厂,这两年效益其实并不好。
厂子效益,除了和产品质量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曝光度不够。
人家都不知道有你的存在,怎么会找上门合作呢。
领导目露赞赏,“不错,面试结束了,你先回去吧。”
姜榆的面试,无疑能得一个高分,并且是众多面试者中唯一的高分。
他是报社行政办公室主任张家栋,只负责一些人事后勤工作。
面试完了,还得找几个主编和文总编沟通。
“面试分数最高的是姜榆,笔试分数最高的是段玉珍。”
听到段玉珍的名字,大家纷纷看向文总编。
文总编问道:“先谈谈姜榆的面试。”
主任便把姜榆的想法,和文总编说了一遍。
文总编点点头,“确实很有想法,她的笔试试卷在哪里?”
旁边一个主编递了过去,连连摇头。
“一个连新闻时事都不关心的人,怎么能够胜任我们报社的工作!让她写长征一号,不知所云,一窍不通,这哪里是新闻,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文总编看了之后,也是直皱眉。
“确实不行。”
而后主编趁势又把段玉珍的试卷递过去,有讨好的意味在。
“段玉珍同志就不一样了,她这篇文章简洁明了,主题清晰明确,一看就知道经常关注时事新闻。我看过她的报名表,她还有自己的笔名,叫小江,给我们报社投过好几篇文章,文笔不错,反馈都很好。”
文总编没想到自家外甥女还有这本事,给他长脸极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家讨论讨论,从姜榆和段玉珍中间选一个吧。”
毫无疑问,段玉珍的票数自然最高。
文总编原本对段玉珍不抱希望,没想到她的表现出乎意料。
“好,那就定段玉珍,回头通知她过来上班。”
会议结束,众人一哄而散。
张家栋心里有几分惋惜,他真觉得姜榆是个人才。
可惜,招工考试本就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
他走出会议室,瞧见黄英。
“黄主编,你回来啦。”
黄英点点头,“今天的招工考试……”
“嗐,正要跟你说呢,定了段玉珍,文总编那外甥女。不过不单单因为这层关系,他外甥女文笔确实不错,还有过往成绩,大家都很满意。”
黄英有些失望,但也没多想。
“没事,本来就是能者居之。”
张家栋笑了起来,“可不就是嘛。”
但他心里对段玉珍印象并不好,尤其是面试时那哆哆嗦嗦连话都说不利落的模样。
没办法,谁叫人家文笔好呢。
尽管是个不好的消息,黄英还是让谢菲菲给她带了消息。
谢菲菲安慰她:“别太失望,谁叫人家有个舅舅呢。”
姜榆苦笑,“也不能这样说,兴许她就是实力够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还不至于觉得自己优秀到能碾压所有人。”
不过心里还是很失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没关系,没考上就算了,我下次继续努力。”
谢菲菲点点头,“这才对嘛,我会让我爸妈继续给你留意,下次还有机会,一定还让你报名。你别放弃投稿,上回写的故事我妈说反响不错,稿费也不少。”
唯一的不同就是写稿不是正式工作,没办法让姜榆留在城里。
第37章 那她考上了吗?
段玉珍收到通知的时候,简直要高兴疯了。
她当下给李玲塞了两块钱,感谢她帮忙。
李玲笑得见牙不见眼,“其实就算没有我,这工作肯定也是你的。”
她坚信文总编肯定会给段玉珍走后门。
段玉珍摆摆手,无论如何,能得到这份工作她就高兴了。
过程如何不重要。
她昨天才知道,原来那个姜榆竟然是姜婷的姐姐。
就大院里刚嫁进来的新媳妇儿。
段玉珍轻蔑一笑,还想和她争。
一个乡下人,有什么本事和她争。
她回到大院里,第一时间去找贺庭岳。
“飞燕,你大哥在家吗?”
贺飞燕不爱搭理她,看着书,头都没抬一下。
“不在,别喊了。”
段玉珍笑容敛了几分,“等你哥回来,告诉我一声。”
贺飞燕合上书本,转头看着她。
“段玉珍,我哥对你没那意思,男未婚,女未嫁,保持点距离吧。”
贺飞燕这样说可不是出于私欲,而是她看得出来贺庭岳确实不爱搭理她。
不过她也不喜欢段玉珍就是了。
段玉珍咬了咬唇,炫耀似的说道:“我通过了北城晚报的招工考试,要去报社工作了。”
贺飞燕不怎么在意,随口说了句:“恭喜呀。”
等段玉珍走后,她才忽然想起来。
姜榆好像也参加了这个考试,所以她没过?
段玉珍转眼在大院和人唠嗑起来:“徐大妈,我过了北城晚报的招工考试,下周开始要去报社工作了。”
徐丽华心里有些酸,但嘴上还是说着好话:“哎哟哟,这老段家是不是烧高香了呀,怎么有本事的孩子都往你家投胎去了!”
孙母也走出来唠着:“确定啦?玉珍你可真行,跟你爸妈说了没,快去报信儿。”
段玉珍却不着急,颇为自得站在院子中,承受着大家嫉妒羡慕的眼神。
“参加考试的人有好多呢,其中一个,兴许你们还认识。”
徐丽华走近问道:“谁呀?”
刚好姜婷走出来,段玉珍朝着她瞥了一眼。
“姜嫂子的大姐,我记得叫姜榆是不?她也去参加招工考试了。”
姜婷脸色一僵,她没听到前面的话,所以神色紧张,唯恐姜榆真的得到了工作。
“她是农村户口,哪里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
段玉珍努了努嘴,“那我哪里知道,兴许是她有关系吧。”
姜婷连忙问道:“那她考上了吗?”
“人家玉珍考上了,那姜榆肯定就没考上呗。”孙母幸灾乐祸,她还记恨着上回的事呢。
现在赵晴怀了孕,家里已经开始在操办婚事。
谁知道赵晴家里竟然开口要一百块钱彩礼,她不同意,两家就僵持住了。
孙母的意思是,僵着就僵着呗,反正赵晴怀着孩子,不嫁孙在良,还能嫁给谁?
姜婷听到她的话,不仅没觉得失落,反而很高兴,捧着段玉珍。
“姜榆一个乡下人,自然比不上玉珍,没考上不稀奇。”
段玉珍本意是想和她炫耀,可听着她这话,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心里反而不得劲。
也是,姜婷和姜榆关系本来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