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姐羡慕地看着,“小姜手真巧啊,瞧着针脚多密,还厚实,可见是对您用心了。”
这棉衣一看,就知道得费不少布料和棉花。
不怪姚香玲疼姜榆,这孩子是有心的。
姚香玲套上棉衣,她越看越喜欢,可惜这里没镜子。
“会不会有些长了?”
这长度,都盖屁股了。
姜榆挽着她的手,“不长,我原本想做长一些,能盖住膝盖最好,可同样颜色的布料不够了。姨婆你想呀,这棉衣要是短了,一到冬天风都能灌进来,就该做长的。”
任姐很是赞同:“姚主任高挑,穿长款不压个子,这样暖和。”
姚香玲又满意了几分,“那缝纫机给你果然没错。”
姜榆看了一眼时间,“姨婆,我还得去供销社走一趟,就先走了。”
“好,回门那天你先去南河村,下午来姨婆家吃晚饭。”姚香玲交代着。
姜榆连声应下,骑着自行车走了。
前两天谢菲菲被调去供销社收购处采购大白菜,连她喜酒都没吃,也不知道现在回来没有。
“杨姐,菲菲在吗?”
姜榆经常来供销社,这边的人她都熟。
“她回来了,但今天休假,你直接去她家里找她去呗!”
“好,谢谢杨姐,我昨天结婚,请你们大家伙儿吃颗糖,甜甜嘴。”
姜榆留下一把喜糖,乐得杨姐直说恭喜。
她骑着自行车去了谢家,在门口等了一会儿,才见黄英来开门。
“阿姨,你今天不上班吗?”
黄英拉着她进屋,“我知道菲菲今天回来,可休息一天,特地和报社调休。”
谢菲菲从屋里飞奔而出,给姜榆一个熊抱。
“呜呜呜我连你的喜酒都没吃,真是太可惜了!”
黄英没好气瞪了一眼,在谢菲菲屁股上拍了下。
“都是要结婚的人了,还没点稳重。”
姜榆一脸惊喜,“菲菲和林长安也要结婚了吗?”
谢菲菲嘻嘻笑,“月底提亲,结婚时间暂定下个月。”
十一月的北城还不算特别冷,结婚也合适。
等真正入冬,可就不好弄了,得等到明年开春。
谢晋昌和黄英一合计,不如早点办。
林长安是没意见的,他的户口自己握着,随时能入赘。
“那我这棉花倒是送来得合适。”
姜榆手里提着的,正是五斤棉花。
谢家三人不约而同露出惊愕的神色。
“棉花?!”
谢菲菲直接上手打开,“姜榆,哪儿来的这么多棉花?”
姜榆意味深长:“说不得,反正我能弄到,这些是我送你的,你收着做两件衣裳。”
黄英和谢晋昌一阵触动。
棉花其实不贵,供销社也就六毛五的价钱。
但供不应求啊!
一到冬天,都轮不到他们抢就没了。
黄英拉着姜榆的手,心里别提有多感激。
“我正愁着呢,菲菲结婚,肯定要准备新的棉被,还得给她做两身棉衣棉裤。”
就这五斤还不够呢。
林长安家里那样,肯定不会为他准备,她还得给他也做两身新衣裳。
如此一来,还没算上她和谢晋昌,都得填进去十几斤的棉花。
姜榆一点就通:“阿姨,你算算你还要多少,我尽量给你弄来。但先说好哦,这个棉花价格比供销社贵。”
黄英哪里不知道呢,她先前去黑市问了,一斤要一块一。
她没觉着价格贵,就是有价格,抢不到啊。
“你能弄来,多贵都行。”
姜榆算了下,“九毛一斤?这是我给你们的价格,换做是旁人,要一块一呢。”
黄英一口应下:“行,阿姨先谢谢你了!”
第99章 我的嘴最紧了
黄英心里感谢姜榆,想留她下来吃饭。
但姜榆和贺庭岳说好在家里吃饭,便婉拒了。
黄英笑道:“瞧我,你正新婚呢,哪里好留你。我这里有朋友送的腊肉腊肠,给你几块一起带回去,算是阿姨送你的结婚礼了。”
她这腊肠是川省的朋友寄过来的,足足有一大箱子,咸辣咸辣的,很是下饭。
姜榆没推辞,笑着道谢。
“那叔叔阿姨,菲菲我先回家了,下回我再去供销社找你说话。”
谢菲菲应了声:“下回陪我逛百货大楼,林长安要给我买手表,你帮我挑款式。”
“好,我记着了。”
姜榆前脚刚走,谢家隔壁的邻居就摸过来了。
“小黄,小黄!”
黄英脚步一顿,笑容敛了几分。
“汤大娘,怎么了?”
“我刚才听到,你们能买到棉花?哦不,是换,换棉花!”
她也是凑巧听了一耳朵,没想到谢家还有这能人。
黄英面露难色,“大娘,你听错了。”
汤大娘忙道:“贵不打紧,我给钱啊,我想给我孙子做件棉衣,你就帮帮忙吧!我绝对不说出去!”
黄英这才松了口:“一块一,这是一斤的价格。”
汤大娘连连点头,“我知道的,上回我去那边打听过。”
她没说的是,听说现在都涨价了。
“大娘你要多少斤?”
“五斤行吗?”
黄英没立马应下:“我得问问,不过你可不能说出去。”
汤大娘连连应声,“我一定不会说出去,我的嘴最紧了,你就放心吧。”
结果黄英才关上门没多久,又有人来敲门。
门一打开,竟然又是住这条巷子的邻居。
“小黄呐,我们听老汤说,你这边能买到棉花?”
黄英心里暗骂,这汤大娘的嘴什么时候紧过!
……
姜榆从谢家离开,拿着贺庭岳留给她的副食本去买菜,这个点过去,也就只剩一个大白菜和土豆。
眼瞧着要入冬,菜是越来越少了。
她掂量掂量,拿两个土豆炒个土豆丝也不错。
肉就不买了,还有黄英送的腊肉腊肠呢。
买了大白菜回家,正巧在胡同口遇见了姜野。
“怎么进去等,在这蹲着做什么!”
姜野站起身,“姐,我进去看了,你不在家。”
他怕人说闲话,就在胡同口等着。
姜榆嗔道:“说就说呗,反正他们也没少说我,走,我正好找你。”
姜野手里还提着一袋桃子,姜榆瞧着稀罕。
“好大的桃子,怎么这会儿还有桃子?”
姜野道:“云珊姐叫我送来的,说是晖哥朋友家在平谷县,他们村里种了好多桃子,这些是晚熟的。”
这桃子七八月才是最佳的采摘期,现在都十月了,也就剩下一小部分。
姜榆打开一看,又大又红的桃子,足足装了有十几个。
“这分量不轻啊,你自己拎着过来的?累坏了吧。”
姜野心里暖暖的,“不累,这才哪儿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