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榆吃惊道:“你还会修收音机?”
姜野有些不好意思,挠了下脑袋。
“我就是试试,不一定能修好。”
他喜欢看书,最感兴趣的是理科,所以偏科有些严重。
类似数学、物理这些,时常满分,英语能及格都不错了。
姜榆心里欣慰,心想让他去读书果然没错。
“姐,先不说了,我同学还在等我。”
姜榆忙道:“在这儿等一下,姐进屋给你拿个东西。”
她转身进屋,先把肉放下,拿出来的是一顶棉帽和一双手套。
棉帽和她先前戴的款式差不多,夹棉,还能遮挡住耳朵和脸颊。
“冬天就该戴这种帽子,你耳朵都有冻疮了。”
姜野眼眶一热,笑着解释:“那冻疮以前就有,也不是今年冻的。”
“你再试试这手套,出门的时候戴上,不然手都冻僵了,还怎么写字。”
姜野套上试了试,刚刚好。
姜榆的眼光跟尺一样,非常精准。
“好了,快去吧,别叫你同学等急了。”
姜野笑着点头。
新得的棉帽和手套,他爱惜得不行,却舍不得摘下,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这是他姐做的。
徐丽华正盯着南房呢,瞧见他进去的时候都没戴帽子,出来却戴上了,用脚想都知道是姜榆做的。
这款式的帽子,贺家人人都有。
谁不想要呢,但这帽子大,费布料不说,还得塞好多的棉花。
“还是姜榆对弟弟好,给他做新棉衣不说,还给他做帽子,体贴得很。”
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有些酸了。
姜榆可不惯着她,整天盯着别人家,跟老鼠似的。
“徐大妈,我弟弟特地给我拎了一块肉过来,说是庆祝我的二厂招工考试取得第一名呢,他对我好,我对他好也是应该的。”
徐丽华还真没瞧见姜野带了肉,一时讪讪。
“是嘛?肉都舍得送,你这弟弟也是好的,不过你们今天中午才吃了肉吧?”
那红烧肉的香味太霸道,她都要被馋哭了。
姜榆:“是啊,中午才吃,这块肉就留着明天吃了。”
徐丽华讨好一笑,“姜榆,我家都好久没……”
“徐大妈,别想了,我弟弟送来祝贺我的肉,我要是转头送了你,那我成什么人了。”姜榆毫不客气拒绝了。
而同一时刻,付家。
林红霞伸手掐了姜婷一把,没好气道:“同样是亲姐,怎么他就给姜榆送肉,回回都没你的份儿!”
姜婷疼得皱起了脸,为自己辩解:“他对姜榆好,那也是因为姜榆对他好,让他留在城里读书,还经常叫他回家吃饭。”
再看看付家,把她手里藏着的压箱底钱都搜刮光了,她哪里还有钱给姜野买东西。
“哟,你这是怪我对你弟弟不好了?”
姜婷喉咙泛起苦涩,“妈,我没这种意思,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先怀上孩子,给付家传宗接代,妈你觉得呢?”
提到这个,林红霞就泄气了。
付向阳的身体什么模样,她再清楚不过。
但她潜意识里还是维护付向阳,反正在外人眼里,付向阳是没问题的。
她冷哼一声,嘴上埋怨着:“先前我同意向阳娶你,就是瞧着你老实本分好生养,可你看看你进门多久了,到现在还没怀上,怕不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回头我找人弄几贴生孩子的土方回来,你喝了看看。”
姜婷连忙点头,“我肯定好好喝药。”
第163章 闹事
姜野走后没多久,贺飞燕急急忙忙跑回家。
“张菊香跑去二厂闹事,说我大哥公然徇私,帮你在招工考试中作弊。”
她不信姜榆能得高分,说姜榆不过是初中文凭,难道还能比那些高中生厉害?
先前王国忠腿受伤的时候,张菊香就带着四个孩子和瞎子老娘去厂里闹,惹了领导厌恶。
这次同样的戏码,厂里的领导必定会大怒。
姜榆叹气,“她这种我惨我有理的想法,也是被大家惯的。”
肯定是王国忠刚出事的时候,大家看她家里困难,对她予取予求。
开了这个口,她便会觉得这法子好用,屡试不爽。
但厂领导可不是大院的邻居,更不是她在门口哭一哭闹一闹就会妥协的。
“我过去看看吧。”
贺飞燕拦下:“有我大哥在,郑厂长和些谢副厂长对你又颇为熟悉,知道你和我哥的为人,不会相信她的。”
姜榆道:“他们相信我,不代表能服众。”
她们才从家里出来,听见段玉珍嘲讽的声音。
“姜榆,大家都说你能拿到招工考试第一名,是走了关系呢,你要不和大家伙说说,是不是真的呀?”
姜榆抬眼看过去,“大家都说?不是只有你表姑一个人在说吗?我前前后后给报社投过多少稿子,拿了多少稿费,你之前还冒充过我的名义去参加报社招工考试,不是应该最清楚吗?”
段玉珍脸色微变,过去的伤疤被人揭开,和迎面打人巴掌有什么区别。
她一口牙齿几乎要咬碎,使劲攥着拳头。
贺飞燕很快把段玉珍和张菊香这俩人联系上,当即厉声质问:“段玉珍,是你怂恿张菊香去厂里闹事的?”
林冬花闻言猛然回头,不可置信,同样质问:“玉珍,是你去找了你表姑?”
段玉珍一愣,矢口否认:“不是我,姜榆文凭不高,她得了考试第一,本来就有大把人不服气,表姑去闹有什么不对?”
徐丽华乐得看戏,连连点头:“玉珍说的也有道理。”
贺飞燕却一口啐了过去:“有个屁的道理!我嫂子只读过初中是不错,但她把高中的知识全部自学完了,她的水平,可比你这个正儿八经的高中生高多了!不然你当初去报社面试,何必顶替我嫂子的名头!”
她实在气极了,不明白段玉珍怎么心眼这么坏。
“段玉珍,你先前顶替我嫂子的名义去报社面试,她宽宏大量,没和你计较,你现在又挑唆张菊香去厂里闹事,你这人怎么这么坏!”
林冬花万万没想到这件事会和段玉珍有关,眼底不由得浮现谴责。
“玉珍,你怎么能这么做!都是一个大院儿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姜榆也不曾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你干嘛老针对她。”
明明以前她虽然任性,却不会这么坏,还算天真可爱。
段玉珍拒不认错,哼了一声,转身进屋,嘴里碎碎咒骂着。
“我不知道,反正跟我没关系!也不知道你是谁家的嫂子,尽帮着外人说话。”
林冬花无奈又愧疚,和姜榆道歉:“姜榆,真是对不住,我会把这件事告诉爷爷。”
姜榆缓缓摇头,“也不是林嫂子的错。”
说罢,她便和贺飞燕走了出去。
没走出几步路,姜榆脚一顿。
“飞燕,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贺飞燕一愣,仔细听了听,还真有。
“好像是隔壁来婶子的声音。”
“来婶子?”姜榆好似不认识。
贺飞燕已经往隔壁大院走去,给她解释:“来婶子是李师傅的媳妇儿。”
这样一说,姜榆就想起来了。
李师傅原先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但先后夭折。
失去孩子的夫妻俩自然痛不欲生,来婶子冒着高龄生产的风险,又怀了一个。
这么大年纪生孩子本就危险,要是有个意外,怕是会危及生命。
两人顺着声音走过去,进了屋,果然瞧见来婶子躺在地上,身下已经有了一滩血。
两个没生过孩子的人,立马吓得脸色惨白一片。
她们连忙走过去,却不敢碰来婶子,担心造成二次伤害。
“飞燕,快去喊人,最好找有经验的接生婆过来看看,得把来婶子送医院去!”
贺飞燕猛然惊醒,连连应声:“我现在就去喊人!”
大杂院不少人都去二厂看热闹了,但她扯着嗓子一吆喝,听到动静的人纷纷跑了过来。
备板车的备板车,有经验的接生婆指挥着大家抬人。
把来婶子送上了板车,姜榆低头看着自己身上沾的血,一时有些失神。
她咬了咬唇,但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得去二厂通知李师傅。
“飞燕,这钱你拿着,你陪着去医院看着,我去二厂通知李师傅。”
姜榆回去骑了自行车,刷的从院子里冲了出去,脚下生风,恨不得踩出残影。
而此刻二厂这边,因为张菊香闹腾大,不少人都在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