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辞洗完澡出来,就听到厨房里的程紫在哼歌。
谢辞脚步顿了顿,随之嘴角又泛起笑意。
他本身性子就闷,他觉得现在的程紫很好,活泼开朗、古灵精怪,有点调皮,还有点闹腾。
“老公~你好了吗?去喊小远吃饭了,我给炖了补气血的鸡汤。”
这老公程紫是越叫越顺嘴。
谢辞也从别扭到了现在的欣然接受。
“嗯,你放着,我回来端。”
萧祥远开心啊,谢辞回来的时候就吩咐他一起吃晚饭了,他眼巴巴在家里等着呢。
谢辞都不用过去叫,他在门口看到就自己来了。
“队长。”
“不再部队里,别叫队长。”
“辞哥。”
谢辞没理他,进厨房帮忙去了。
萧祥远很是自觉,作为伤患他帮不了什么忙,好好吃,好好夸才是正道。
一夸,嫂子开心,嫂子开心队长就开心。
四菜一汤,样样都做得分量十足。
“坐下坐下,我给你们打饭。”
这回谢辞没跟她抢,因为他发现程紫有个癖好,打饭的时候老用饭铲把米饭压得结结实实的,一碗饭压得老高,生怕他不会打第二碗似的....
“给,我今天煮可多了,你们多吃点。”
谢辞明显感觉到了程紫的好心情,平时两人吃饭话很少,今天她就絮絮叨叨个没完。
“我现在是无业游民了,虽然很舒坦,但人不能闲着,我要找点事做。现在是最好的时间段,国家支持个体户,我要做第一批吃大闸蟹的人。”
谢辞和萧祥远对视一眼,都没吭声。
他们两个军人,行军打仗行,哪懂什么做生意的门道...
程紫说着说着,脸又垮了下来,“我前几天陪君君去做头发,看到三间门面房可好了,可惜卖得太贵,要不我都想买下来做生意。”
“买房?”
谢辞蹙蹙眉,倒是没出声反对。
对于他们这些军人来说,房子是国家分配的,军属大院不仅环境好、位置好,居住条件也安全。
一般人都不太愿意搬出去住,即使是最新的商品房,对他们也没什么吸引力可言。
“嗯,老公,我想做自己的服装品牌,我们中国有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好手艺,早早的做起来,以后肯定会有成绩的,说不定也能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大放光彩。”
程紫一向是心大的,她给自己定的目标一直都很高。
只是谢辞和萧祥远都笑笑没说话,只当在听她的梦想,没人深思她能不能成的问题。
“差多少?”
“嗯?”
“我给你。”
程紫眼睛亮了亮,最后还是摇摇头,“不是差钱的问题,是太贵了,一样的门面房,人家才一万二买的,他那要三万块呢。”
“嫂...嫂子,你说多少?”
程紫伸出三根手指比了比,“三万。”
第36章 逛夜市
萧祥远吸了口凉气,“这也太贵了,三万可不是小数目,我记得排长那会给家人买个带大院的房子才两千二。
程紫轻嗯一声,她当然懂,现在最好的商品房也不到一万呢。
谢辞看了程紫一眼,若有所思。
见她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他也就不吭声了。
饭后两人又出门了。
谢辞说去华联百货给岳父岳母买点随手礼。
程紫却拒绝了,“我们去周河广场那逛逛,那边晚上热闹。”
广场这词是80年代末才兴起的,说是广场,其实就类似现代的乡镇小夜市,有店铺、有小摊贩,人潮聚集的地方。
谢辞看了眼自己房间的方向,床底下还放着几瓶好酒,给岳父提过去也不算失礼。
“好。”
天幕渐渐被墨蓝替代,清风吹过发丝,扫去了整日的闷热,让人心情都好了许多。
“谢辞,广场那的夜市好玩吗?”
谢辞骑着车,目不斜视,“不清楚。”
他语气平淡无波,思绪却被深埋的记忆拉走...
现在的夜市他的确不清楚,依稀还记得年幼时父亲带他去过两趟,那时候他还很小,坐在父亲伟岸的肩头上,看着人潮拥挤,眼巴巴盼着看电影...
“你没去过吗?”
“嗯,没时间。”
程紫抱着他的手又紧了紧,鼻腔里是他身上干净的味道,不自觉地拿脸在他背上蹭了蹭,“我也没去过,有点紧张怎么办?”
谢辞被她的小动作拉回了思绪,唇角带上笑意,“广场人多,待会你别乱走。”
“不乱走,我牵着你。”
“嗯。”
广场外有停放自行车的地方,专人看守,五毛钱停一次。
车还没停好,程紫好奇的小眼神已经开始四处打量。
“进去吧。”
谢辞犹豫了下,还是朝她伸出了手。
程紫立马握上,一副乡下人进城的模样,把好奇两个字都印脸上了,“老公,这真的好多好多人...”
90年代没有手机、电脑,更没有低头族,条件好的人家还能在家看看电视,其余老百姓还真没什么娱乐方式,逛夜市是人们最常见的晚间项目。
一进去,两侧就是卖各种小吃的、羊肉串、冰棍冷饮,还有好些程紫见都没见过的。
处处都是人头攒动,满满的人间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