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元霄带着三个孩子上门给贺长林拜年。
贺长林笑着点点她,“你这是要赚够本啊!”
三个孩子笑成一团,伸手讨红包。
周芳正是临产的时候,看着孩子讨喜,还多给了一个。
给完三个孩子的,还给了元霄。
“婶婶知道你有钱,但是我给你的是不一样的。你还是学生呢,再有钱也是我们的晚辈。过完年,就要去京城了吧?”
元霄点点头。
周芳有些怅然,“那很快就要分开了。”
元霄笑着宽慰,“以后还是有机会见面的。”
不过周芳像是想到了什么,低声道:“是呀,你贺叔叔任期到了之后,估计会动一动,说不准我们还能在京城见面。”
贺长林有妻有子,一生已经觉得圆满。
还能往上走,很多是托了元霄的福。
元霄也为他们高兴,包里拿出一个罐子,满满当当装着人参片。
周芳哪里敢收,推拒了好一会儿。
元霄佯装不高兴,她才收下。
周芳算是高龄产妇,这个年纪生孩子危险性更大,有了人参可以保命。
从贺长林家里出来,元霄又带着他们去赵福炳家里。
赵福炳如今也是双喜临门,因为张青芽怀孕了。
两人备孕了大半年,虽然忙但是没忘记调养身体,年前就查出来怀上了。
她同样给了人参片,希望她能平安产子。
赵福炳知道她将要去京城,一个大男人,愣是哗啦啦流泪,说话都哽咽着。
元霄哭笑不得,“又不是不回来了!之前不和你说了,你以后可以带嫂子一起来京城定居嘛!”
张青芽有恋乡情结,她是离不开家乡的。
“为了这个孩子,搬到市里还是可以的,设施完善一些。也许以后飞机普及了,我们廊市还可以做个大机场,那飞去京城不还是分分钟的事儿嘛!”
说完,她嗔了赵福炳一眼,“大男人,也不害臊!”
元霄笑着附和:“会有那么一天的。”
*
瞿水县的事情安顿好,元霄便拖家带口搬家去京城。
很多东西不带走,毕竟他们以后还是要回来小住。
她们只是带了衣服,实在装不下的,就打包寄过去。
好在录取通知书填的是京城的地址,方便了许多。
走这一天,许多人都来送。
这离别愁绪上来,倒是让元霄哭了一把。
但是很快又被迎接新生活的兴奋掩盖。
下了火车,是顾澜庭亲自来接。
回的,是元霄他们在这里的新家。
“姥姥、伯母,一路上辛苦了,等你们今天休息好,我带你们在京城好好逛逛。”
上一次因为天太冷,她们都没能在京城四处走走。
王雅芝笑道:“可不要耽误你的工作,不然我们自己逛也可以。”
“不会。”
能讨好未来的岳母和姥姥,他高兴还来不及。
到了四合院,这还是王雅芝和姥姥第一次来这里,直说元霄太过奢靡。
顾澜庭护短:“没钱时候省省,有钱就得享受。我们进去看看,里面的家具都是新打的。”
元霄走之前留了檀木和黄花梨木。
床具和桌椅都是新做的,谁来了都得说一声奢靡。
就连床上四件套,也是纺织厂新做的蚕丝被。
顾澜庭知道元霄畏寒,还依照小洋房那样,每个房间都做了地暖。
光是这些加起来,都足以让人感叹。
王雅芝自然是住正房,她不用再和姥姥挤。
因为院子够大,正房旁边开了一间厢房,楚江平顺理成章将东西搬了进去。
姥姥则是和古叔住在了两边的耳房,平时还可以出来晒晒太阳唠嗑唠嗑。
元霄选了东厢房,还带着一个小院子,地方宽敞隐私性好。
身边的耳房给了秦秦,布置成了粉粉嫩嫩的公主房。
杨珍则是带着钟黎钟阳住在了西厢,两兄弟还是在一个房间,等他们大点,就可以分房睡。
等到一切布置妥当,暮色沉沉压下来。
离这里不远处,就有一个菜市场,王雅芝和姥姥去买菜,元霄做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了在新家的第一顿饭。
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第149章 好好看报纸
第二天元霄起床,顾澜庭已经在客厅等候。
说好今天带他们四处走走,他行动力倒是很强。
顾澜庭还带了早餐过来。
元霄在院子晒着太阳,嘴里慢悠悠嚼着油条,头上还顶着一根呆毛。
顾澜庭坐在她对面,笑着将呆毛给她压下去,顺便倒了一杯豆浆给她。
元霄将最后的油条塞进去,喝了一口豆浆就不喝了。
顾澜庭知道她不喜欢喝豆浆,起身问:“我帮你冲杯牛奶?”
下次还是订个每天早上送牛奶上门吧。
元霄摇摇头,“不要啦,我们快出门吧。”
姥姥年纪大,顾澜庭就没有将行程安排得很满。
基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慢悠悠地走。
他还特地把家里的相机带过来,给她们拍照。
元霄娇小,非常上相,随便一拍都很好看。
逛完了故宫,顾澜庭就带着她们去吃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