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霄说起这些来一套一套的,连顾澜庭都眼含自豪,这是他媳妇儿。
贺长林心里一阵激荡,恨不得立刻就把这些种子种下。
元霄要的,不是自己富,是先富带动后富。
她这个举动,足以让整个瞿水县记住她的名字。
贺长林心里一阵惭愧,“霄霄啊,叔叔不如你。”
元霄笑了一声,“叔叔哪里是不如我。您是行动派,不像我,只想出钱和打嘴炮。”
元霄这话虽然招仇恨,但说的是真心话。
她从来就没觉得自己费了多大力,术业有专攻,她从没觉得亲力亲为的话能保证做好每一件事。
“不行!叔叔不能让你吃亏。等蔬菜种植有了规模和打开渠道,这利润你占五成。”
元霄哪里会要。
虽然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但是她真没觉得自己缺钱。
“叔叔将这些钱,用来修路就好了,要将瞿水县挨家挨户门口的路修好,这是一个大开销。如果您真的觉得过意不去,就在功德碑上刻上我娘的名字吧。”
贺长林连连道好,心里暗暗记住了这件事。
元霄心里却在想着,蔬菜其实还不够,后期她可以挑选几种适合瞿水县种植的果树种子寄过来。
不过果树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要获得收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谈完了这些事情,元霄和顾澜庭就要离开。
他们还想去大阳村看看。
贺长林好说歹说,才让他们答应了吃完午饭再过去。
饭桌上,贺长林拿出了元霄之前送的葡萄酒。
一个劲夸元霄这葡萄酒酿得好,宝宝的满月酒上用的就是这个酒,不少人都在问。
顾澜庭心头一动,说道:“说来,咱们瞿水县还真的少了些许特色。”
贺长林抬眼看他,“怎么说?”
“据我所知,瞿水县往上数几辈,是逃荒过来的,姓氏多不统一,比起其他县,就少了凝聚力。贺叔叔,您瞧邻县种茶叶,他们卖的茶就是比其他地方好,再多加宣传,在全国出名也不是不行,这就叫特色。”
贺长林听得一怔一怔的,恨不得拿笔记下来。
他这样想,还真就回房拿了本子。
第182章 做大做好
元霄听顾澜庭的话,也有了灵感,“澜庭说得对,特色,这是我们瞿水县缺的。我刚才说的蔬菜销售,这就可以作为我们的特色!但蔬菜水果是短期食品,容易坏。我们可以自己种植葡萄,自己酿酒,出产属于我们瞿水县的葡萄酒!为什么一定要喝国外的,我们国产也可以做好呀!”
元霄也在心里记下了这件事,“贺叔叔,等我回去,就给你寄葡萄种子!”
贺长林正在专心做笔记,嗯嗯呀呀点头。
顾澜庭拍拍元霄的脑袋,宠溺一笑,“还有一个可以作为特色。”
贺长林和元霄异口同声:“什么东西?”
“云霄。”
顾澜庭说道:“元霄的店铺虽然开到了京城,但毕竟是从瞿水县走出来的,可以在廊市多开几个店,扩大销售规模,最好生产几个独一无二的产品,只供瞿水县销售。”
元霄一拍手,觉得这个主意再好不过。
可是生产什么好呢?
她一时间还真的想不出来。
顾澜庭帮着她略微思索了一下,突然想到元霄店里的墨。
之前在楚江平书房见到过,楚江平还狠狠夸赞了一通。
他侧过头问:“你店里有墨?”
元霄点点头。
“那不如,把笔墨纸砚,做个齐全。”
元霄一想,确实可行。
她早就想过做宣纸,但是一直没找到会做宣纸的手工艺人。
还有笔和砚台,那就不是用山林空间里的东西能做的了。
真要是生产出来,不一定能成为特色。
不,笔还是可以的!
毛笔的笔杆,可以用檀木制成。
“可以,可是我找不到人会做这些。”
顾澜庭朝着贺长林努努嘴,“剩下的,就要交给贺叔叔了。”
贺长林哈哈笑了几声,一口应下,“可以!笔墨纸砚,我都给你找好!”
在贺长林家里吃了午餐,元霄和顾澜庭便驱车回大阳村。
修路是从大阳村开始,这边的路是最先修好的。
水泥路不像土路那么颠簸,汽车慢慢悠悠到了村口,停下。
元霄和顾澜庭将后座的东西拿下来,便听见宋英的声音。
“元霄吗?那是元霄丫头吗?”
声音由远及近,元霄笑着应了一声,“婶子是我,我放暑假,回来看看。”
宋英忙不迭小跑着过来,满脸喜意,“我就说,我们村里哪里有人开得起小汽车,一猜就是你回来了!”
元霄将送给林永生家的东西分了出来,“婶子,这是给您和永生伯伯的,剩下的,您帮我给村里人分一分。”
宋英推拒了好一会儿,见元霄态度强硬,才收下。
她看着拎东西的顾澜庭,眼中的神色就像是丈母娘在看女婿,笑着说道:“我以前就觉得,顾公安这么优秀,不知道啥样的女孩才能配得起。这不,老天是有眼的,让你们这两个好孩子凑一起了。”
元霄被她打趣了几句,神色有些羞涩,转移话题:“村里现在还好吗?永生伯伯在公社也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