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田黄石印章,通体金黄,在光下散发着艳丽的光,眼看那一层油质就知道极其的温润,而入手的时候果然也是。
叶之鹤不仅感觉到温润,还有一种柔韧,这块大印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流离,保存得相当完好,再一看粉丝的神情,就知道其实这一块田黄刻五龙戏珠大印,其实当事人是知道价值的。
他唇边的笑容变得有些无奈起来,底款汛汛登陂,折披荷花,仁得百僚,师长肝胆,边款癸酉年四月齐白石刊,即便没有名人的加持,这一块田黄石也是上好无比的石材,本身就极具价值。
原来这就是田黄石啊果然是帝皇之石,我感觉看起来比龙袍的颜色还要浓郁一点,一般这种田黄石要怎么判断?另一个粉丝有些好奇,之前我想收一块石头,但是不敢赌,所以就没有收,后来听人家说另一个人收了那块石头,是田黄,转手一卖,就是不少钱,把我给心痛得
看来今天来的人都是小有家底的不过玩古玩这一行,也确实是小有身家的才开始玩石头,没什么身家的,很多都是从古钱币或者碎瓷片开始。
之前叶之鹤也科普过类似,不过没怎么说过田黄,见他们感兴趣,也都略略一说。
他拿过手电筒轻轻一照那石头,石头顿时反射出一片温润浓郁的黄红之光,还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华贵之气。
我以前说过,有的时候直觉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你们看这片光是不是很美?如果是其他的黄色石头未必会有这样的光,而且你们看这田黄石内部是不是有点铁质硬砂?
他们个个都低头过来看,看到的都微微点头。
田黄石内部的确有点黑黑的痕迹。
这也是田黄石的典型特点,因为田黄石在形成过程当中会有一些氧化物进入其中,所以会形成这样的铁质硬砂,除此之外,也要看田黄的颜色,田黄不只是纯黄色。
叶之鹤的手电并没有收回,而是虚虚的用光照着其中的一条红色的飘带的痕迹。
田黄石主要以黄色为主,但其实还分为红田、黄田、白田、黑田之流,主要是有黄气,被称作是田黄,你们看这上面的红色飘带还有这里的红色筋络,也是很典型的田黄石的特征。
叶之鹤看到了他们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得一笑,这才是判断田黄石的真正的办法!
这些红筋是因为田黄石其实是寿山石的二次变形,寿山石滚落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土沁,渐渐的田黄石上就会出现这种红色的飘带,红色的筋络。
这块田黄石通体金黄,上有红筋,又有黄气,里面的色调很匀,别的石头很难模仿这种华贵,而这雕工亦是不俗。
叶之鹤眼神也浸润了田黄石上的温润一样,变得柔软又无害,就像是一个满是好奇心、兴致勃勃的孩童,眼中只有这一样东西。
那样的专注且认真。
叶之鹤的眼睛里是那一方印,其实项景同的目光也落在他身上很久了。
他想起从第一次关注叶之鹤的直播开始,项景同看到叶之鹤认真的样子,那指尖轻抚过那些东西,他也感觉被钉在了原地,那个时候还不太明晰,现在却很清楚,那就是心动!
这一方田黄石上面雕刻着五龙戏珠,应该是象征中华皇权的龙纹印章,之前有过记载是1934年由齐白石先生雕刻,而这一方印也和记载上的一模一样。叶之鹤目光欣赏流连,不住的感慨。
齐白石不是画家吗?又有粉丝问了出来。
的确很多人都只是知道齐白石画虾,可齐白石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奇才,会的东西并不少。
刻板印象了,齐白石曾经对于自己的成就说过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刻印的技术是颇为认同的,不过学术界对于他刻印的技术却有些两极分化。叶之鹤的神情也有些深思,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和思考。
一个是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刻印不拘一格,很有自己的风格,并且能够不落他人窠臼,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叶之鹤回神,将刻有文字的地方一一展现给他们看,早年的时候齐白石还在探索自己的风格,所以仿制的味道很浓,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熟的时候,他的纂刻已经是雄悍直率,不事雕琢,具有阳刚之美。
你们看这些线条利落阳刚,而且很好的融合了作者本人的情感在其中,因为没有固定的形制,所以他每一枚印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后人仿作也仿制不出这样的印章来。
这一方大印的价格十分惊人,其实不用我说,印的主人应该也是自己清楚的。说罢叶之鹤看向他话语当中提到的那人。
那人四十多岁,哪怕是穿着一身休闲服饰,看起来也十分精干,尤其是一双眼睛如鹰一样,哪怕叶之鹤说着什么的时候,他脸上亦是自信的胸有成竹的笑容。
有的时候同行会能够很好的嗅到同行的气息。
不过叶之鹤更加坚信今天不是同行挑场子,因为这个人没有恶意。
这倒是不错,估价超过了一点三亿。那人点了点头,不过我更加想要把这个东西当做是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