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君见宋清进门,本想回头招呼曲向文一声,却见她身后跟着个人。
“你家小清身后跟着的那个帅小伙是谁啊?”她掩着嘴朝宋欣梅打听。
宋欣梅闻言望去,见两人一前一后进来,面露欣喜:“是宋清在北京的同事,为了追她特地坐飞机过来的。”
“这样啊——”郑秀君又仔仔细细打量他一眼,有些后悔临出门前没让曲向文换身更正式的衣服穿,“那宋清怎么说?”
“她女孩子脸皮薄,估计还想着再晾上人家几天,但我觉得这事是大差不差了,论相貌家世,他是样样经得起细挑的,而且还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孩子,继承了家里的公司,房子车子也都有,遇着这么一人,她还想挑剔啥。”
话说到这,宋欣梅突然担心自己擅自叫了个外人来,让人见了不大乐意,于是有些抱歉道:“我也是看这孩子自己一个人在这边,想着有事没事得多照顾一下,这才把他叫过来的,你们别介意啊。”
郑秀君忙摆手:“这有什么好介意的,吃饭嘛,多个人多张嘴,吃起来才热闹。”
还是年轻啊。
人一多,包间里顿时便热闹起来,大家互相谦让着,最后是曲长河被半推半就地坐上了主位。顺着辈分一圈坐下来,宋清便被安排到了曲向文跟何泽宇中间,她见状,不动声色把椅子一挪,坐得离曲向文更近些,抬手时手肘几乎贴在一起。
包间门连开几次,菜一盘盘端上桌,临海地方的大排档,菜色来来回回只那几样,以海鲜为主,熟肉为辅,吃的主要是它的当季和鲜活。
炸过的猪颈肉切片上桌,半成品的薯条,绿茶饼,南瓜饼,炸牛奶,红糖糍粑等做成小吃拼盘,借以取悦盯着满桌海鲜不知如何下口的小孩子。
蛏子青口花甲等贝类是大锅炝炒的,血蚶汆过水便端上桌来,蘸着三渗酱一起吃。其余像虾,蟹,鱼之类,大多只做简单处理,借少许葱姜去腥,水开上锅蒸熟,偶有点几滴豉油。生熟只在一瞬,即刻锁住内里汁水,原汁原味吃来最为鲜美。
但后厨师傅也乐于根据客人喜好来另作调整,例如乌耳鳗要搭配酸梅来煮,扇贝点缀蒜蓉粉丝一齐上锅,虾蟹可爆炒,可熬粥,也可做生腌。
只要食材新鲜,哪种做法都是各有各的地道和美味。
桌上都是熟人,大家吃着饭,一开始还会迎合外地来的小伙,说几句普通话,但聊着聊着很快便又说回了方言。何泽宇听不懂,就探头来问宋清,宋清偏头给他解释的功夫,碗里便多了两只剥好的虾和一块剔骨剥皮的花白鱼肉。
宋清爱吃海鲜,其中最爱吃虾。新鲜的虾吃起来是爽滑脆甜的,空口吃或者沾点酱油辣椒都极为适口。
她从小到大喜欢过的食物有很多,爱的时候疯狂爱,恨不得一天三餐都只吃那一种,但很快又会厌弃,三四个月不去碰它,下一次再吃,便又成了万千普通食物中的一种。
虾却是个例外。
虾在众多海鲜里不算出色,宋清也从不觉得自己有多喜欢,只是饭桌上经常会有,她看见就会吃,就连发觉自己喜欢吃虾这件事也是后知后觉的。
大学舍友说她爱吃虾,因为点外卖首选总是鲜虾馄饨。同事说她爱吃虾,因为部门聚餐,她总是盯着虾仁豆腐,油炸大虾之类的祸祸。何泽宇也说她爱吃虾,因为每次吃意面,她都会选择有虾的那款。
宋清筷子夹起只虾,点一点酱油,送进嘴里,果然新鲜。
她朝曲向文咧嘴一笑,暗自期盼这个喜好可以持续得更久一点。
菜上齐全,大家各自吃了几口后,坐主位的曲长河便瞧准时机举杯起身:“那个,我,我先说两句哈,咱们两家人今天晚上齐聚在这里,首先是为了给宋诚同学庆祝,恭喜你高中毕业,也祝你在以后的人生里能够一帆风顺,大展宏图。”
宋诚自小外向,不怯场,举起手边可乐也跟着起身,先是谢曲伯伯吉言,然后洋洋洒洒一通豪言壮志,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类,把几位长辈哄得纷纷拍手叫好。
郑秀君甚至还指着宋诚,让程夏好好向哥哥学习,高中只要能考去市一中,就相当于一条腿踏进了 985,211 院校的大门。程夏只管盯着小吃拼盘里最后一块南瓜饼,点点头说知道了,等两位老人满意地摸摸她脑袋后,才甜着嗓子朝他们撒娇:“我想再打包几块南瓜饼带回家吃。”
待宋诚喝完杯中可乐坐下后,曲长河接着开口:“其次,也是聊聊咱辛明和小静的婚事,我们两家人能借着这个缘分走到一起,想来我爸和宋叔在天上也能瞧个乐呵。”
桌上辈分大的几人心里都明了,当初两位老人在世时,也是有意想结为亲家的,但那时瞄准的对象是曲向文和宋清,毕竟两个孩子年龄相仿,也玩得到一起。估计现下看着这场面,两老也在天上摸着脑袋百思不解,怎么能如此机缘巧合,竟也成就了另一段良缘。
宋欣梅瞥了眼斜对面快挤作一团的两人,忙带头招呼大家起身碰杯。
坐下后,话题就顺其自然落到了宋辛明和林静的婚事上。前几天郑秀君和宋欣梅抽空一起去帮两人合了八字,也挑了日子,说是农历八月廿一那天最好,宜嫁娶,是大利。
曲长河说到时候就简单领个证,再找家酒楼或者大排档摆几桌,请些个亲戚朋友就好。
<a href="https:///tags_nan/qingmeizhuma.html" title="青梅竹马"target="_blank">青梅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