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下,她又补充了一句:“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看见的鬼火基本上都是在夏天,因为夏天的温度高。”
什么磷化氢,什么其他物质,观看天幕的人听的是晕头转向,只知道徐姑娘的意思说这鬼火不是鬼点火,是一种东西在燃烧。
却还有不少人嘟囔:“那用人的尸骨点的火不还是鬼火吗?”
不是说是从尸体里出来的东西,怎么就不是鬼火了?
刘彻不服。
【可鬼火还会自己主动追人。】
徐雪筠觉得这个【猪猪陛下】不仅没有看过走进科学,说不定连高中都还没上呢,应该是个沉迷网络的小学生。
“因为磷化氢很轻啊,走路的时候有风,在风的带动下磷化氢就跟着跑了。”
人家才不是在追人呢,人家是在追风。
还有鬼打墙。
“这个就比较少人知道了,不过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带着我们玩过一个游戏,就是蒙住人的眼睛让人走直线。”
徐雪筠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感觉,她感觉自己明明是沿着一条直线走的,走的笔直笔直的,结果再一睁眼看自己差不多都快转了半个操场了。
后来她还特地去查了资料才知道:“因为我们在行走的时候,因为双腿的长度力量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人有左撇子有右撇子一样,如果看见就可以自动纠正这种差异,但因为看不见,我们就会因为这种力量做圆圈运动。”
古代的鬼打墙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当时的光线不足——是真的非常不足,野外别说灯了,连个烛火都没有:“所以才会在原地打转。”
海市蜃楼更不用说了,从徐雪筠小的时候,电视上就在不断的辟谣:“是一种折射和反射现象啦,当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就会将远处的景象投射到眼前,而且因为空气密度的变化往往与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联,所以海市蜃楼的出现经常和特定的气象条件相关联。”
才不是什么天宫出现了,这飞机都往天上飞千八百回了,如果有天宫谁还敢飞啊,一不小心就撞机了。
刚好李清照来喊徐雪筠吃饭,徐雪筠就没再看屏幕了,一路和李清照说说笑笑的回家。
回到家后就看到一袋袋被分装好的酱包,还有菜包以及油炸后定型的面饼。
徐雪筠哇了一声。
她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的食堂饭菜可难吃了,她又不想让家里面送饭,就经常去小卖部买泡面吃。
要是早知道自己就可以做泡面,那个时候她哪里还用加鸡蛋加火腿啊,直接从家里背一筐的牛肉酱包。
徐雪筠觉得自己要是真背了,她当时就是整个班的老大。
拜托,连她在家里面从来不吃的压缩饼干,带到学校里面都得五六个人一块争着抢着吃好吗,尤其是还没到放学吃饭的时候,连馒头蘸老干妈都是麟肝凤髓。
一碗热乎乎的,冒着热气的泡面,大把大把的蔬菜,能把整个面碗都盖满的肉块。
连谁喝最后一口汤都能抢起来。
第36章
要徐雪筠说自己的高中,那可真是没什么特别美好的地方。
但她今天下午偏偏还要回一趟学校。
无它,因为她前段时间参加了绘画比赛,在省里拿了奖,班主任受学校之托打来了电话,想要请她在学校内拍一个鼓励学弟学妹的宣传片。
“后世的......学校?”
古代有‘学校’,只是学校一词是民国时期出现的,在古代许多朝代都有不同的称呼。
在先秦时期的学校称为‘庠’和‘序’,‘学校’一词是由在汉朝时期的‘学’和‘校’简化而来,因在两汉,统称郡国的学校为‘学’,县中的学校为‘校’。
而先秦时期的‘庠’和‘序’则成为乡下学校的统称。
所以汉朝之后的人虽不知道‘学校’具体是什么地方,但也大概知晓学校的含义。
刘彻刚才被徐雪筠反驳了一通,现在还有点不忿。
后世的学校怎得教的学生,连汉文帝汉景帝是谁都不晓得,光研究些巫术。
他其实知道后世的进步一定和这些‘巫术’逃脱不了关系,但他就是不舒服——他在后世的时候彻哥长彻哥短的,又是请他吃棒冰又是给他送手表,多好的一小姑娘,一提到那‘巫术’却一下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惆怅的扭头看向司马相如:“你说,小女孩的心思怎的如此多变。”
司马相如:“......”
您要是实在没事情做就去把奏折再批一批呢。
他也很忙的,桑侍中昨天也还在向他抱怨陛下灵机一动扔给他的许多烂摊子。
整个朝廷上下都被指挥的团团转,怎么就陛下您看着这么悠闲,甚至还能有空去揣测小女孩的心思呢?
“你们......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苏轼好奇的问到。
他差一点就要说成你们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了,这可不行,天幕可说了他们不能向后世的人透露,他们不是来自这个朝代的。
殊不知他就算这么问了,心大的徐雪筠也只以为苏轼之前高中不在这个地方上学,完全不会多想。
“我的高中啊。”徐雪筠在等热水烧开,她泡泡面从来不用直饮机里的水,因为总觉得直饮机里面的水没有一百度。
听苏轼这么问,她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