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俞说的就是之前他巧遇黛玉一家时遇见的住持身边的小沙弥,那孩子他当时看就像是个富贵人家出身的,他后来再去寺里和住持说话时也是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那孩子家里不只是听了哪处的话,说这孩子若是不皈依佛门就难以长成所以送了孩子到慧知大师身边”,澄俞把事情给母亲说了之后,看到母亲脸上怅然若失的神色倒是有些奇怪。
听到儿子喊自己林慕月才回了神,她笑了下说,“无事,你继续说吧。”
第142章
林慕月听到儿子说那个小沙弥的事情,其实是想到了黛玉和妙玉两个人,有种说法是妙玉就是当初林家人若是听信了和尚、道士之后的黛玉,一时间有些感觉世间万事万物之间的缘分可称奇妙。
虽然感觉母亲走神有些奇怪,但是澄俞也没有纠结这个话题,他继续把话题扯回去了说道:“转眼间伦儿和宜年都已经要成亲了,确实是时光飞逝。”
看着儿子面无表情地说这些话,林慕月都有些想笑。
控制住了自己的面部表情,林慕月也认真地对着儿子说,“我不是说了要给你操办花宴么,王府里到底是拘束,我记得在沐萍湖那边的别院也修得差不多了,虽没有曲院风荷的盛名但也是荷香煞人,是个夏日消暑的好地方。”
王府是按着规制修的,林慕月觉得虽和自己心意但是终究有些不圆满,所以这些年也开始物色地方修园子,虽不能修成个皇家行宫似的能传世的名苑,但是她提到的这处地方也是依山傍水的佳地。
“可别说我没对着你的事儿上心,之前趁着机会我也打探了下黛玉的意思呢,况且本宫座下自有几员大将,她们也都是有些本事在的”,林慕月神秘一笑,看着儿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吊足了他的胃口。
林慕月自己想要划拉人家的闺女,自然也是需要几个狗头军师参谋赞画,在和两个婶母说开了话之后,梁夫人和卫夫人自然也是成为了她天然的同盟。
再加上一个怀了孕在家里被众人勒令好生安胎的王熙凤,几个人凑在一起开始琢磨怎么办好这次的小宴。
梁夫人之前知道了侄女的心意之后反而是释然了,看着几个人郑重其事的样子她提出了质疑,“你既然有这个心意去提亲就是了,到底在纠结什么?”
按着梁夫人的想法来看,自家这个外侄孙王爷怎么说也算是个青年才俊,林家的姑娘若是决定要嫁在江南,这个夫婿已经是顶尖的了,自家侄女亲去提亲不说是十拿九稳怎么着也是有个商量的余地。
卫夫人蹙眉问,“可是林家那边又什么别的风声传出来?毕竟林姑娘是他们夫妻两个的独女呢……”
这段话是卫夫人以己度人,当年林慕月一出生就是家里唯一的姑娘,全家上下对着这个孩子不说是千娇万宠也是百依百顺。
林峰那么个人都和兄弟透露过未来情况若是允许,他想给自家女儿招婿入赘的意思,卫夫人想到了这一遭之后倒也是担忧黛玉的父母会有这个念头。
王熙凤沉思了一阵子,她妹妹虽说是没有招婿入赘,但是和那家里也说好了熙明若是生了两个孩子,要有一个承袭王家的姓氏。
“若是这样,事情确实是很难办吧”,熙凤看着几位长辈小声地说。
澄俞到底是皇室中人,纵使是他自己和贵太妃愿意,但是这件事儿也是很难办成的。
看着众人发散思绪,林慕月赶紧喊停,“别,他们家的夫人我之前见过了一面,林大人确实有这个意思,但是贾夫人已经把他劝回去了。”
对于入赘的事情,贾敏没有丈夫那么乐观,毕竟有一句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有一句话叫做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正常夫妻之间都难免有些摩擦,这年头男子入赘是个不算太光彩的事情,若是这人只想着三代还宗等事情还好,若是起了别的坏心思,贾敏也知道自己和丈夫难以护持女儿一辈子。
所以在一日林慕月和贾敏都出席了的一个宴席上,贾敏倒是主动去找了林慕月说话。
“娘娘万安,臣妇之前也来过冷大人家里,这园子里面有一处地方景色颇佳,娘娘是否愿意赏光去走走呢?”,贾敏言笑晏晏发出了邀请。
林慕月欣然赴约,她看着身边的问槐和问柳两个人,“你们都在此处等着吧,我去和贾夫人说说话,不必这么多人跟着。”
贾敏虽说是找了个借口,但是她确实是来过这里几次,在她的指引下,两人还真的来到了一处修在水面上的小筑里面。
这处小筑里面有两个冷家的侍女在,见人来了之后这两个丫头也是行礼上茶告退,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林慕月心想看来贾敏确实是没说假话,她和这家人看起来确实是挺熟的。
两个人静静坐着谁也没着急说话,林慕月是想要拐人的那个不好开口,她估摸着对面儿的人是觉得事情重大不知道怎么开头。
不过贾敏到底是先起了个话头,她看了一会儿冷家那张镶了螺钿的黑漆茶桌,到底是抬头说道:“之前臣妇一家人一起去法通寺里上香碰巧遇见了殿下,在那不久后玉儿回来的时候,又带回了一只竹叶发簪。”
林慕月这时候也是赶紧接话说,“夫人别误会,那只簪子是我给玉儿的,两个孩子之间并无什么私相授受的事儿。”
虽说是想要拉进两个孩子的关系,但是林慕月也知道这个时候姑娘名声的重要性,自己送给小姑娘首饰是一回事儿,自家儿子若是给个没关系的姑娘这种东西那着实是孟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