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的官司也影响到了前朝的格局,裴阁老及其党羽这段时间也是老老实实地凭皇帝差遣,倒是让兴和帝徐澄佑过了段最合心意的日子。
不过时也命也,冬至日前不停歇的风雪好似也在预示着什么。
第164章
冬至日皇室祭天和祭祖是要去太庙的,冬天晏城多风雪皇帝冬日出宫也是乘坐车架,兴和帝徐澄佑坐在龙撵里面,心里思索着等会儿礼毕之后要不要去郊外跑跑马。
冬日里不知是因着什么缘故,干旱了一年的各地倒是开始飘雪,就连最南边儿的州县也有雪花降下,晏城作为偏北的城市更是接连下了几日的雪。
宫中扫雪的内侍和宫人都有因为连续干活儿受了寒的,肖皇后因此给宫人们都加了一份热红糖姜水的份例,倒是也被内外称颂成为了皇后贤德的一个佐证。
在太庙祭天、祭祖是冬至的传统,兴和帝不说是自己已经有过经验,就是以前作为皇子跟随父皇来都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了。
而且今日冬至倒是老天爷破给面子地放了晴,冬日夏云自然是让人倍感亲切,祭祀老天和祖先的典礼肃穆庄重,作为主祭人的皇帝则是十分无聊,徐澄佑随着礼官的唱喏行礼心底里等会儿想要去走走的念头越发的强了。
“你去传话给英博侯,叫他拨给朕一队精锐,朕等会儿先不回宫出去跑跑马”,太庙里的仪式结束后,徐澄佑叫来了身边儿的小范吩咐道。
这次出来祭祖各卫所官兵将近五千人护持圣驾,总领这些人的就是英博侯。
小范这段日子又渐渐重获圣宠但是也不如原本威风,他师父被太后处死之后自己也成了太后的眼中钉。好在是徐澄佑用这个太监用得还很顺手加之不想要让太后干预自己的事儿,这才保了他一条命。
不过小范自有自己的本事,他一张嘴能把皇帝哄得服服帖帖不说,对付前朝的大臣也很有一套手段,是皇帝身边儿最能和前朝文官们扯皮的一个。所以风头过了小范倒是也渐渐又重得圣宠,把现在御前一号热灶庞太监给挤了下去。
皇帝的这个吩咐要是说给庞畅,那他还要顾忌一下太后那边儿和皇帝的龙体劝一两句,但是小范确实二话不说就下去传了陛下的口谕,把事情抛给了英博侯。
英博侯嵇勇捷跪接了口谕,但是心里也是嘀咕着陛下怎么想一出是一出,这个时节出去跑马就算是勤于兵马的卫所军士和整日跑马的纨绔都少干,怎得陛下就非要这时候去打猎玩乐。
起身往小范那边走了几步,英博侯开口问道:“陛下怎么这时候起了兴致,公公可否劝说一二,这时候天看着晴朗但是前些天雪太大了也不是跑马的好时候。”
郊外冬日里也没有什么好猎物,去跑马一圈儿别说是什么收获,能够控制好马不被雪地底下的东西绊着都算是个中好手了。
英博侯的儿子嵇元曾是二皇子伴读,所以他对着几位当初的皇子现在的皇帝王爷们在马背上的技术他也是心中有数的。
兴和帝徐澄佑当初在皇子里算是顶尖儿的,但是皇子们就算是在校场里骑马练习射箭都是无数双眼睛盯着,这种情况下去跑马他实在是担忧皇帝能否安然。
小范刚才在皇帝跟前儿是劝也没劝,这时候却谎话张口就来,他故意摆出一副为难的神色,“侯爷,奴婢也是劝过了陛下的,但是陛下心意已定哪里会听奴婢的话,所以只能劳烦您找些好手跟着服侍陛下了。”
倒是没想到小范经历过之前的事儿还有胆子骗人,英博侯想了想还是叫了锦衣卫的指挥使来,从锦衣卫里抽调了些精锐共百人许叫他们去陛下身边儿等候差遣。
作为天子直属的亲卫,虽然因着之前父皇那一遭事儿徐澄佑不大喜欢用这些人有些重厂轻卫的意思,不过他这次看了人倒是也没什么意见只是精简了一下人数,最后是带着三十来个好手就换了衣裳低调地脱离了回宫的大部队。
庞畅是直到这个时候才得知了这件事儿,他火急火燎地拉着小范,“你这小贼!陛下身子刚大好多久你见陛下如此竟也不劝谏一二,就由着陛下胡为么。”
相比于小范师徒,庞畅已经是个在宫中多年的人了,虽说喜欢钻营并且在贪之一字上依旧犯迷糊,平日里也没少收前朝大臣的银子给他们说好话,但是他对着皇帝确实是忠心不二也敢于劝谏皇帝的一些行为。
刚才徐澄佑没有叫这个太监来吩咐也是因着这个,他也知道庞畅是忠心的,但是也不想让他扫了自己的兴致。
小范刚才在英博侯面前还装了一下,现在见庞畅来找自己问却是嘲讽一笑,“我们不就是听陛下吩咐做事儿的奴婢么,您老人家可别真把自己当成个什么御史诤臣了,这世上可没您这种一天就能贪出来条胡同儿的诤臣。”
说完了话小范就把自己被庞畅抓住的袖子拽出来,抄了个帽子戴在头上匆匆出去了,庞畅一跺脚在原地转了个圈儿却也还是要捏着鼻子给他们善后。
这件事儿要是被太后知晓,那李太后可不会管是哪个人去传的话儿,最后还不是怪罪在他这个皇帝身边儿的头一个服侍的人上。
不过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无论是英博侯的担忧还是庞太监的念佛老天爷统统没有听到。当皇帝所骑的马受了惊吓把陛下从马上摔下来了的消息传回宫城时,李太后第一反应是面前的人是否是胆大到敢于犯诅咒皇帝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