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上的女子站在朱红琉璃瓦的宫墙边上,穿了一件白狐皮绣红梅的大氅,头发只轻轻挽着,打扮的很素淡,双手垂着握在一起,眼神亮闪闪的,唇角微弯,含笑看着画外人。
与人相映衬的,是从身后宫墙处探处的一枝斜梨,时近初春,梨花朵朵盛放,嫩白柔美。
画作的下方,有皇上的宝印。
还写着日期:雍正元年四月二十六日作。
充分证明了,这是雍正的亲笔画作。
一时,春兰、彩蝶、秋蕊都沉默了,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云墨深吸了一一口气,壮着胆子道:“小姐,皇上他……他莫非对你有意?”
不然根本解释不通。
皇上花费心力画这么一副肖像图,还送给自家小姐,总不能是出于孝道吧?
太暧昧了。
本身男子送自己的亲笔画作给女子,就有传情的意思在里头,更遑论画像上画的还是收画女子本人。
皇上对她们小姐有那种念头,这个结论让她们倒抽了一口冷气。
小姐的身份……
云墨可一点儿没忘,苏沐瑶是先帝妃嫔的事实。
苏沐瑶摸着下巴,眼里闪过一丝不明的光芒,她望向几个丫头,问道:“你们觉得……这画上的人是我?”
她感觉吧,其实自己和画中人是有几分相像,但也不能一口咬定画中人就是她吧?
苏沐瑶的怀疑很合理。
因为什么呢,之前说过,古代设色画技艺有限。
古人画的肖像画,画的再逼真,也只能接近本人样貌的七八成,做不到完全一样。
画就是画,和照片不一样。
照片看一眼,就能看出谁是谁,画却不是。
尤其是中国古画,和西方不同,中国古代人很有自己的一套美学理论,画人物图的时候,更多是去表现人物神韵。
所以,古代画像上,美人的样子都差不多,寥寥几笔,细眉长眼悬鼻樱唇,再加一个长发若瀑。
要辨别出画像本人,只能从衣着、首饰、妆容、发髻、背景环境等方面综合判断。
不会让人一眼觉得,这就是自己。
云墨她们方才那般确定画上人是自家小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画上女子穿的那件白雪红梅狐皮鹤氅,小姐就有一件,且去岁冬天常常穿;
第二,小姐平日妆容素淡,首饰简单,画上女子也是如此;
第三,宫墙上探出来的那枝梨花,直接就让她们联想到了乾西四所的春梨。
可这会儿,经苏沐瑶一问,她们就又有点不确定了。
不确定的原因和确定的原因一样:
第一,这件白雪红梅狐皮鹤氅,是去年宫廷裁作的,各宫宫嫔都有一样的样式;
第二,画上女子佩戴的首饰,普普通通,是八旗贵女都能拥有的,不算独一份;
第三,梨花就不用说了,到处都有,做不了她们家小姐的代名词。
唯有一点,解释不了。
云墨沉吟道:“如果画中女子不是您,皇上为何要把这幅亲笔画交给您呢?”
不是传情达意,难道还有其他意图?
苏沐瑶也在思考这一点。
说实在的,她有些怵雍正。
这个男人,城府太深了。
如果不是他主动挑破,她恐怕这一辈子都会误以为那日梨花暴雨,来乾西四所扣门的是“怡亲王”。
甚至她仔细回想前事,都得暗暗揪心,雍正的演技未免太好了,自始至终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他把她玩的团团转,她却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还有,安达和苏培盛,这两个人也古里古怪的,怎么可能调职调的这般容易?
或许,那次太医院来诊平安脉,苏培盛上门讨要梨花,都是一场精心的骗局和设计。
只是,她虽心有怀疑,但却什么都不能做?
查吗?皇上要瞒的事,查不出来的。
就是查出来了,她也不可能要去和雍正对线,指着他鼻子骂:你一个当皇帝的,怎么可以对一个女子,使出这样欺负人的手段?
还有,她不知道,雍正到底想做什么。
当时,他在皇史宬看到她时,似乎并不意外。
史书记载,清代雍正时期,皇权高度集中。
前朝有特务部门—粘杆处,臣子无意说过的一句话都会被记录下来,呈给雍正;
民间有暗杀机构—血滴子,全国被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只要有反对势力冒头,就会被直接绞灭。
兴许,她去皇史宬的消息,早有人报给了雍正,所以,她才那么“不幸”的,被雍正当场抓包。
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依旧有解释不通的地方。
譬如说,雍正在那里猫逗老鼠似的,故意候着她,等着抓她的小辫子,就够奇怪的了。
她一个太常在,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哪里值得他一个当皇上的,浪费这么多精力。
难道是……一时兴起?觉得好玩?
她不觉得这个解释有任何合理性。
众人听着,也都陷入了沉思。
彩蝶想了想,歪头道:“或许……皇上对您是一见钟情?”
民间话本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苏沐瑶古怪的瞅了瞅她。
彩蝶眨眨眼,小姐怎么这般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