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
古代社会对女子的评判和要求,总结来说,就是“德言容工”,工指的是女红,包括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等,女红越厉害的女子,越受社会退崇。
通常媒人为女子说亲的时候,去男方家,也会带上女子的绣品,证明自己所说女子的优秀。
基于这一点,织女作为传统神话中,心灵手巧,最会纺织的女神,便格外受古代女子尊敬。
每年七夕,女子们都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绣品,放在奁盒里,等到七夕节那一天晚上,在空地置好香案,摆放果点,再将奁盒放到正中,于案前焚香礼拜,据说这样,织女就能保佑自己从此以后心灵手巧。
所以宜太妃的案子刚收了尾,暂时没有其他的事,云墨她们就催着苏沐瑶,让她准备绣品了。
对此,苏沐瑶没办法反驳。
她们肯定是知道她女红不咋的,需要比别人提前绣,所以才暗戳戳催她的。
不明说,是给她留面子。
唉。
那便绣吧。
雍正最近也暗示过几次,想要她的绣品。
不如这次一次解决,等她绣出来,先拜过织女娘娘后,再送给雍正。
一件绣品两种功用,正好。
只是,绣什么好呢?
苏沐瑶支着下巴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思路。
她正想着,云墨在旁边回忆道:“我记得,小姐以前绣的鸳鸯最好。”
这一句话,倒提醒了她。
绣鸳鸯,确实是个挺不错的主意。
一呢,七夕是牛郎织女团聚之日,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正好应了节,二呢,就她目前和雍正的关系来说,送他鸳鸯,他大概也会喜欢。
那就这样吧。
决定好了之后,苏沐瑶便让春兰去拿花样子,对比着挑了一会儿,从里面挑出一副鸳鸯戏水的花样子来,决定绣一个鸳鸯戏水的荷包了。
云墨凑近去看,看到花样时,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来,半晌,试探性的问道:“小姐,你真要绣这个吗?”
苏沐瑶没想太多,点点头,又笑道:“怎么?你怕以你家小姐的技艺,绣不好这个啊?”
“那倒不是。”
苏沐瑶打趣道:“那是因为什么?”
云墨刚要说话,就见院里闹哄哄的,接着,水生从外面进来,往前屈膝一行礼,道:“请主子安。”
“怎么了?”
水生笑道:“主子,内务府的安达总管来了,说是奉皇上的命,给您送东西,正在院里等着呢。”
“什么东西?”
“好几个大箱子,奴才也不知道,安总管说,您出去看看就知道了。”
苏沐瑶不知道雍正是在卖什么关子,到了院里,安达带着人站在阶下,旁边是四五个红木箱子。
看到苏沐瑶出来,安达行了礼,又朝后面人一招手,红木箱子一打开,竟摆满了银锭子,映着日光,晃的人眼晕。
别说云墨、春兰她们,就是苏沐瑶,上一世连着这一世,她也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安达解释道:“这些都是宜太妃为了逃脱罪行,贿赂官员的赃银,被皇上查抄了。”
“皇上说,舒舒觉罗家可恶,祜满大人于社稷有功,却不想被人侵占家财,挥霍一空。”
“当年宜太妃寿辰,舒舒觉罗·介甫送了一尊玉座金佛,价值三十万两,那花的是人家舒舒觉罗家的钱,如今缴纳这么些赃银,作为补偿,也应该还给人家,而不是充入国库。”
闻言,云墨、春兰等都喜形于色,激动的看向苏沐瑶。
苏沐瑶也挺惊讶,她也没想到,雍正居然这般大方。
不过仔细想想,她就转变了思路。
三十万两雪花银,兴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笔巨款,普通百姓几辈子也花不完,但对雍正一个皇上来说,只不过是毛毛雨。
没必要太感谢他。
苏沐瑶谢了恩,等安达他们一走,转头问云墨,道:“家里那边回信了吗?”
这么多银子,干放着也不是事。
她在后宫里也用不着。
她原本就想好的,等查抄舒舒觉罗家的钱财一到手,她就替原主将她们家原来的产业赎回来。
算是以慰原主在天之灵了。
只是,到手的还不到五万两,有些紧巴……
现在还行,加起来能有三十五万两,在京都够买好几处田庄商铺了。
云墨猜出了她的打算,嘱咐道:“来福,你去陈太贵人宫里问问。”
她估摸着也该回信了。
等到午时,来福都没回来,苏沐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正想让水生再去看看,来福却回来了。
还捎带了一个最新消息。
说是慈宁宫那边太后、皇上、十四王爷闹开了,但具体是因为什么,宫里人都不是很清楚。
来福挠着头道:“奴才本来拿了信,就准备回来的,谁知瑞太常在急匆匆进来,身后还跟着妙太答应、徐太常在,要陈太贵人一起往慈宁宫赶,像是宫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奴才想着,也不急于一时,就跟着过去看了。”
彩蝶瞪大眼睛,催问道:“然后呢?”
来福压低声音,道:“奴才过去的时候,就见宫道口,一群大内侍卫冷着脸在赶人,愨惠皇太贵妃从慈宁宫里面出来,拦住了,对陈太贵人她们说,没多大事,让大家都回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