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儿不是跟你聊这个的,又到年底了,您想个办法和乔老板见上一面,咱们还有用得上他的地方。”
“哦?”
“你闹着让组建商队,商队今年跟着出去了,钱是賺了,然而下面的人是报喜不报忧,上次乔老板不是跟你说了吗,那些人别看都是跑船的伙计却个个一副官场派头,这些是咱们看不到的,还需要你跟乔老板聊聊。
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在彻底放开海禁之前要摸清楚该怎么收税,就要派出自己人去走一遍,走一遍还不行,要对这其中的利润彻底摸透才能有的放矢。朕实在是不想走明朝的老路,官员被沿海富商各地地主豪强裹挟,弄的国库空虚,最后就是激烈的党争!”
他说到党争的时候,海棠明显发现他的语气变了,考虑到朝中的明党和索党,海棠装没听懂,却又想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就放任两个哥哥这么肆无忌惮的争夺下去?
最终没鼓起勇气,海棠自己对自己的这种逃避行为很唾弃,在心里对着自己骂到:胆小鬼!
她说:“儿臣今儿回去想想,明天和朱尔哈岱见面,后天有具体的条陈交给您,请您定夺。”
“嗯,回去吧,今儿多陪陪你额娘。”
海棠应了一声,看他上了轿子,目送仪仗走了才回来。
她急匆匆的进了德妃的寝宫,就怕刚才桂枝打嗝被德妃骂。
正好在门口遇到四福晋出来,海棠问:“嫂子,额娘骂枝枝了吗?”
“没有……”
德妃在里面喊:“棠儿进来?”
四福晋说:“进去吧。”
海棠进去,看到桂枝耷拉着脑袋坐在床边,德妃开口:“我骂她干嘛?不就是打嗝了吗?她还不能在她亲老子跟前打嗝了?”
海棠眨巴眼睛:这态度变化的很快啊!
桂枝抬头看看德妃,再看看海棠,对着海棠无辜的眨巴了几下眼。
海棠:更不懂了!
好像妹妹每次释放信号自己都没解析出来,好捉急啊!
第179章 实在人
德妃大概是进入更年期了,她对桂枝的态度就很奇妙。一会催着她去好好的学习一会又觉得桂枝这孩子够可怜的,对桂枝的态度忽冷忽热。
桂枝送海棠出去的时候还说:“没事儿,过几天就好了。她就是看着汗阿玛不管我觉得我不如你们,所以就怜惜我,可我就是个疲懒的,她又看不惯,就这么拧巴。”
海棠觉得无话可说,她奉行的行为准则就是别去说教,桂枝是个聪明孩子,不是那懵懂不自知的。她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得到什么,这就足够了!
但是桂枝乐呵呵的,看上去很无所谓。在桂枝看来,老话说的好啊:宁肯跟着要饭的娘不能跟着当官的爹,娘是心软的,但是爹向来难心软。
海棠从永和宫出来只能先把这事儿放下,先出去把外面的事儿给整理一番。
海棠先去神武门,在神武门的城楼上召见了朱尔哈岱。
朱尔哈岱一溜烟的跑来禀告外面的事儿。
“咱们建的道观被人家发现了。”
海棠点点头,被人家发现根本不新鲜,毕竟京畿再大,一个个山头挨着找总能找到的。
“他们是怎么发现的?后续有什么行动?”
“是在京城的城门处跟随咱们送补给的车队发现的道观,里面虽然没关着人,但是弟兄们也是轮班上去守着的,向来是外松内紧。他们先装成信众,发现进不去后,又装成砍柴的老农送柴给道观,柴咱们是买了,人没让他们进去,如今这些人就每日一担柴送上去。”
海棠想了想:“你看着这些人老实吗?”
“暂时看着是挺老实的,除了想窥视内里,并没有做出什么惹怒咱们的事儿来。”
“汗阿玛让我见见乔老板,我在那些人的眼里该是软禁在道观里的,我怎么才能出来见到乔老板?”
朱尔哈岱想了想:“不如传出消息,就说勇宪郡王重挫噶尔丹,有大功,太后想拿此功勋换道观的那位爷年年回来过年。毕竟您今年有大功,皇上暂时没嘉奖您,这本身就不同寻常。”
朱尔哈岱说的是实话,海棠有了这次的胜仗,朝廷里面真的没有什么为她请功的声音。一来是海棠在朝廷里面没什么人,这就是杜富贵想让她笼络一群江南官员的原因,笼络了这些人可以串联一下给她请功。二来是海棠也巴不得大家都不说话,毕竟今年奖了,明年再有功劳怎么办?到时候封无可封,奖无可奖,那比现在都尴尬。
海棠点点头:“你这主意真的好啊!就这么办!就说太后心疼王府的老姐姐,和皇上用了半个月才商量通,你找几个可靠的人把消息给散播出去。”
“这事儿要请示一下皇上,皇上点头了奴才才能做。”
“嗯,我去找皇上说。”
康熙不太乐意,他抱着胳膊坐在书桌后面冷哼:“拿朕女儿的功劳换‘他’每年回京城软禁,哼!”
“要不然儿臣没办法在京城和道观两头跑啊!这是权宜之计。”
“你说的朕如何不懂?你觉得外面的人能信吗?”
“太后要是逼迫的急了呢?你总要做个孝顺的皇帝啊!而且一个疑似余孽的女子生下的女儿又和一个外姓人生下的儿子,这血缘太远了,利用起来也很难有号召力,而太后和老福晋力保,无论他们信不信事情都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