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雍正手里面人才济济,对一个恃才傲物的臣子也没太大的兴趣。就说:“前几天朕去看椿椿和她弟弟,年氏就说起这事来,说老父亲年纪大了,想要让儿子回来承欢膝下,也不拘是什么职位,只要人能回来就行。”
雍正不是听后妃话耳根子软的男人,到现在都没答应,但是也没当场反对,就这么拖着。当初年羹尧拖着他,他是一心想把年羹尧收入麾下,如今不稀罕他了,让他着急去。
此时雍正就想和海棠聊一聊四川的事儿,就说:“趁着这会快吃饭了,咱们吃火锅吧,再一起聊聊云贵川康。”
外面送来铜炉子,里面是清水,又送了十多盘蔬菜来。海棠把莲藕倒锅里,就说:“这几年,云南广西倒是真的挣到钱了。”
靠种糖和烟叶云南的贸易兴盛了起来,他们的东西靠驴驮到广西,从广西运送上船远销海外。再把粮食和其他物资从驴驮回云南,源源不断的人参与进来,包括少数民族和一些四川人。因此广西云南官员的政绩显得很好看,但是周围几省就眼红了。
眼红又做不好,很多事不是短时间能做好的。
雍正说:“广西的水果多,如今靠着海运能卖到京城,以前朕想着他们走火车运输,可是果子等不得。但是茶叶糖盐这些倒是可以。”
是可以,茶没什么竞争力,福建沿海的茶叶滋味不错,运输也方便。盐更别说了,海盐湖盐井盐有很多,唯独是糖能大量供给北方。
然而走路上运输就免不了要走贵州四川,这两处的大山难以逾越。从两湖运输也可以,但是两湖真的是武力充沛,南来北往做生意的人为了争地盘能随时打起来,所以还是从海上更方便,更快,麻烦更少。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周围几省很难从两广和云南的生意上沾上好处,又不知道本身有哪些优势,更不知道用什么和外界换好处,因此心情急躁的早就想离开到别处做官。
雍正说:“弘晖跟朕说,他明年想带着百岁出去看看,要么是跟着舒宜尔哈去外面,要么是带着百岁去南方几省看看。朕是觉得他该去看看,但是带着百岁朕就不放心了。”
海棠说:“是该去看看。”
这样带不带百岁,海棠没说话。他夹着藕片给雍正:“四哥,熟了,不蘸料都很好吃,尝尝。”
“嗯嗯嗯,别管朕,你吃,吃饱就行。”
第541章 结姻亲
海棠这时候才想起问弘阳成亲的事儿,就说:“刚才被打断了,您说您看上谁家的孩子了?”
这时候雍正哈哈笑起来:“你不老实,朕让你猜呢,你这是直接问了,以为哥哥忘了让你猜的事儿吗?”
海棠也跟着笑起来,“那您透露一下姓什么?这京城这么大,我哪知道您圈定的是谁家的孩子?”
“嗯,不能直接说,直接说了你就知道了,朕给你一点提示,跟咱们家有姻亲。”
“是亲戚?这范围也很大。”海棠问:“什么亲戚?”她更想问具体和谁有亲戚。
雍正说:“老亲戚。”
“老亲戚?您看上的是草原上的女孩?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这是正经老亲戚。
然而雍正看不上草原上的博尔济吉特们,就说:“你想什么呢?咱们家的孩子娶咱们满洲勋贵家的女孩,朕不打算让这几个孩子和草原上的女孩联姻。”如果弘晖他愿意倒是可以另讲,总之皇子里面尽量减少蒙古贵女,日后尽可能的让宗室子弟和蒙古联姻。
不是博尔济吉特,那这女孩就出在京城,还是老亲戚。这亲戚不是皇太极和福临的亲戚必然是皇父的亲戚。想到这里,海棠皱眉问:“佟家?”佟家是康熙认定的亲戚。
“嗯,鄂伦岱的长孙女,补熙的大女儿佟佳氏,你觉得如何?”
“我没见过,”海棠说着开始拿土豆片摆顺序:“我算算,弘阳是一代,往上数我是二代,汗阿玛是三代,慈和太后是四代,佟图赖是第五代。从佟图赖这里往下排,佟国纲之后是鄂伦岱,鄂伦岱之后是补熙,补熙之后是这个女孩子。倒不是不可以,我担心他们生孩子。”
雍正说:“你啊,操心多,阳儿怎么都有孩子。”嫡福晋不能生还有侧福晋呢。
海棠看着这个哥哥,发现这话从他这个封建大头子的嘴里说出来就很气人!
雍正把蘑菇放到海棠的碟子里说:“你若是没意见,朕就跟鄂伦岱说这事儿了。”
海棠有些犹豫。看妹妹皱眉,雍正说:“这是一门好亲事,佟家把控着火器营,而且是从关外就发迹的大户人家,就眼下看这家的女孩也只能嫁到咱们家。”
这就是海棠犹豫的第二个原因,佟家这种家世,这样的女孩是给储君做嫡妻都是够的,自己又是权王……她就说:“这女孩给弘晖做侧福晋都是够的,阳阳那里……”
雍正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就说:“你这是什么话?你我兄妹到今日有急过眼吗?还是说哥哥的这几个儿子对你不恭敬不亲近?哥哥和你这几个侄儿都没多想,你反而多想了,把我们的一腔真心往坏了想,你真是……你气死朕了!阳儿怎么了?阳儿就不能娶个好媳妇?在朕心里,阳儿和弘晖是一样的。全家就你心眼多,就你天天琢磨这个,就你把哥哥往坏了想!哥哥都已经是孤家寡人了,你主动远离哥哥,还想让哥哥和孩子们亲近不得,你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