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阿哥站一边问:“眼看着快收麦子了,不知道皇兄让哪位哥哥去巡视京畿?”这是年纪大了,想出门办差。海棠说:“是你十七哥。”
二十阿哥站在一边点头,心里盘算着和十七阿哥一起出门,也为自己攒攒资历。
正说着,十六阿哥进来告诉大伙:“今儿有大锅菜,一人一碗,已经做好了,等会儿送来。”
这是十一阿哥想出的主意,弄一锅大锅菜,一人一碗,再加一个馒头,既省钱还省事——毕竟还在哥哥的孝中,吃点就行了,别排宴席。
让一群人说他就是抠门想省钱,几个人纷纷说十一阿哥抠门都抠得不要面子了。这会儿才知道和十一阿哥比起来皇上那才是俭省,毕竟该省省该花花,真抠门还要看十一爷。
一群人开玩笑的时候,外面十六阿哥家的太监跑来在十六阿哥耳边说了几句话。十六阿哥的表情瞬间扭曲了,看得大家啧啧称奇。
十六阿哥立即捂着脸揉了几下,随后跟十一阿哥说:“十一哥,弟弟家里有事儿先回去了。”说完站起来就走。
十五阿哥心里惦记,赶紧追着出去,拉着十六阿哥问:“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十六阿哥看看附近,小声跟十五阿哥说:“十五哥,弟弟的良心坏了,他们说老福晋看着不行了,八成回光返照,弟弟居然很开心。”以前倒是母慈子孝,然而老福晋就不该插手策立世子的事儿。
十六阿哥夫妻两个想立嫡子,特别是十六福晋生一个夭折一个,好不容易拼了命生下个小儿子,十六阿哥夫妻自然是对这个儿子如珠如宝。但是老福晋要推侧福晋生的长子为世子,因为她养了这孩子这几年,觉得和这孩子更亲。
在这期间,老福晋免不了露出“这爵位是我们家的,我说谁世子谁就是世子”的态度,觉得她和十六阿哥是“生米恩斗米仇”,十六阿哥站住脚了翻脸不认人了,但是这王府十六阿哥都当家做主了这么多年,老福晋还想掌控他,让他忍受不了。一系列矛盾让十六阿哥和老福晋的关系迅速交恶。
所以十六阿哥那种解脱的快意在心里压抑不住,偏偏还要装着很在意很悲伤,所以他表情都是扭曲的。
十五阿哥松口气,给十六阿哥整理了几下衣服,“去吧,回去吧。”
只要老福晋去世,庄王府就彻底抹去了硕塞这一支的痕迹。
看着十六阿哥的背影,十五阿哥深呼吸一口气,觉得今儿真是个好日子。
第694章 收获季
海棠从十一阿哥家里回来就收到了庄王府老福晋去世的消息。
鉴于这位老福晋是林丹汗的子孙,是北元皇室最后一人,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人,所以在京的蒙古权贵们都很关心葬礼,雍正下令礼部、理藩院和宗人府三处衙门亲自操持葬礼。尽管从顺治皇帝到雍正皇帝,祖孙三代都不待见这位老福晋,可是人都没了,雍正不介意给她一个隆重的葬礼。
既然葬礼隆重,各个王府都要出席,不是敷衍着就能把事儿办完的。
所以海棠就带着儿子儿媳连着出席了几天葬礼。这时候正是麦子收割的时候,雍正立即把弘阳和弘晖他们叫来收庄稼。无论葬礼多么隆重,看雍正的态度就知道他不当回事,在他心里,这事儿的重要程度还不如他园子里的几亩麦子。
现在的雍正已经干不动弄活儿了,手上没力气,弯腰又觉得腰疼,低头时间长了觉得头晕,最后还是坐在躺椅上,旁边放着一个小几,戴着眼镜拿着毛笔批复折子。偶尔抬头看看这些子侄儿干活,重点是看弘昼,这小子在雍正心里就是个滑头,从来不舍得下力气干活。
弘昼这时候嘴里在嘀咕:“早知道今年皇阿玛又把咱们当驴子用,我就该在半个月前给自己找差事做。”
弘晖把麦子房子啊身后,跟他说:“你心里的那点打算皇阿玛不知道吗?少说点没用的,你这会只能埋头苦干。”
弘昼就问:“为什么百姓能讨几个钱就能雇机器收麦子,偏偏咱们不能?”
他说完这一排人都直起了腰。
弘时就说:“是啊大哥!不如去外面弄个机器来,这几亩地不到一个时辰就弄完了。”
弘历立即说:“听说快了也就一刻钟。”
穆禄和虎头也在一边敲边鼓:“是啊大哥,我们出去找机器。”
弘阳说:“舅舅肯定不答应。”
弘昼就说:“你们笨啊,阳哥,你去把皇阿玛哄走,剩下的咱们把这里收完。大哥,用机器吧,这太阳能把人晒晕过去,这是没苦硬要吃啊!”
弘晖也很心动,就说:“造办处有试验用的机器,弄来收庄稼。”
他说完就给弟弟们分派活儿,大家纷纷接了差事,提着镰刀回到地头,雍正抬头疑惑地看着他们:“怎么都回来了?”
弘晖说:“阿玛,我们回来喝口水。”
弘阳一边喝水一边对太监吩咐了几句。
没一会有个太监来请雍正:“皇上,太后请您呢。”
雍正听了就让苏培盛把东西收拾了,他还不放心,跟几个磨磨蹭蹭喝水的子侄们说:“这会儿还不太热,赶紧干活,慢了比现在更热。”
几个人纷纷答应,雍正留下一句:“朕等会儿回来检查。”说完背着手去畅春园了。
他刚走,一群人拿着镰刀去地里面装模作样,雍正走远了还回头看,看到一群孩子已经去割麦子了,心里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