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摇了摇头,她的神色有些看不透,哀伤和淡漠并存:“皇帝回去吧,额娘不会想看你为她耽误朝政的。”
“皇上和皇额娘都回去吧,这里有臣妾和诸位姐妹照顾。”钮祜禄贵妃咬了咬牙,只得出来劝,谁让她是位份最高的妃嫔。
“是啊,”荣妃开口道,“这里有臣妾们,太后娘娘和皇上都去歇着吧,皇上朝事繁忙,太后娘娘要注意身体。”
这两位一开口,嫔妃都七嘴八舌地劝了起来。
太后和康熙都被劝走了,几位妃嫔留在这里侍疾。留下来的嫔妃都是主位,只有主位嫔妃才配给太皇太后侍疾。
胤禛和胤祚远远看了一眼德妃,但现在这个地方不大好打招呼便没有说话。
康熙和太后走了之后,皇子也被打发走了。在回阿哥所的路上,几位皇子都没有说话,便是平日里最喜欢和胤祚说笑的胤祺也一句话没说。
回到自己院子的胤祚,看着快要暗下来的天空和要下雨的样子,叹了口气。
过了几天,这几天胤祚散学了之后都要和几位兄弟一起去慈宁宫请安,看一看乌库妈妈。为了给太皇太后祈福,宫里全都开始吃素,主子下人的伙食都变成了全素宴。
这天,胤祚正在上书房里听着先生讲课,就听见外面声音杂乱了起来。
上书房这里一向是不允疾行和大声说话的,一向安静,这样吵闹的时候实在少见。
还没等派人出去问问,就有一个小太监跑进了上书房,神色哀伤,身上穿着素衣,哭道:“太皇太后薨了。”
一瞬间,阿哥所内一片寂静,胤祚的书没拿稳掉在了地上。
第67章
良久,阿哥所内才反应过来小太监说的意思,胤祉深吸了一口气:“现在,咱们各自回院子里,换衣裳然后去慈宁宫。”
说完这句话,胤祉就先走了出去。
以汗阿玛对太皇太后的深情厚谊,若是有人在她的葬礼上表现得差了一点,那就很有可能会被迁怒。
胤祚站起身,和胤禛对视了一眼,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早在御医诊断太皇太后身子不大好,可能命不久矣后。内务府就已经做好了各位主子的孝衣,胤祚回去换好了直奔慈宁宫。
还没靠近慈宁宫就能听到里面哭声一片,胤祚调整了一下神色,表情哀伤地走了进去。
宫里在这方面的办事效率很快,现在灵堂已经支了起来。打头在最前面哭的是几位高位嫔妃,胤祚进来后去上了一炷香,就到了皇子的地方跪下来。
对于孝庄,胤祚的接触不多,能回想起来的就是那些带着慈祥的笑意。孝庄是一位有魄力,有胆识的政治家,辅佐了清朝的两位皇帝。
跪在灵堂前没多久,康熙就来了。
只见康熙满脸是泪,跪伏在灵堂前。周围的皇亲和嫔妃都在劝,但康熙还是悲伤难以自抑。勉强直起身子,眼睛红红的。
对于康熙来说,玛姆不仅仅是太皇太后,更是如今这世上唯一对他好的亲人。
当初才八岁时,是玛姆一力将自己扶上了皇位。更是玛姆帮自己在前朝周旋了那么多年,才让自己有机会想到擒鳌拜的招数,才能等到亲政。
见皇上这样悲伤,跪着的众人哭声更大了些。但此时康熙懒得管那些装模作样的人,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
灵堂的人越来越多了,收到消息的皇亲都进宫来了。
胤祚轻微地动了动跪得有些麻木的腿,继续低下头。
“皇上,节哀啊,玛姆必然还是希望您注意身子的。”受到消息后,早早就进宫在灵堂跪着的恭亲王,见皇上已经跪了这么久便劝道。
“政事要紧,皇上若是跪坏了身子,那岂不是大罪过。”
“太皇太后必然不会希望看到您伤了身子的。”
有了恭亲王的打头,旁边的人都七嘴八舌地开始表现对皇上的“关心”,都劝了起来。
康熙红着眼睛,这些来劝的人当中,可能只有皇兄是真心担心朕的身子,旁的人不过是为了凑上来表现表现罢了。
被劝了良久,康熙终于站了起来。
从康熙出去之后,这灵堂内的哭声直接小了不少。胤祚动了动腿,腿很难受,但也不敢偷懒,只能动一动来缓解。
这样的场合若是偷懒被抓住了,不仅有可能会被康熙厌恶,还会一辈子背着一个不孝的名头。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孝这个字看的还是很重的。
胤祚并不想因为这一时的偷懒,让自己背上这么大的一个攻击点。
太皇太后过世的这个时间,是靠近过年的。若是按照从前的风俗,不论是谁在年关过世,都是不会大办的。多是简简单单地就下葬,不会有什么葬礼。
但太皇太后不同,康熙对她的情谊深厚。即便还有几日就是年关,但康熙依旧坚持要在宫内停灵足够的时间。
太皇太后死前的遗愿是不愿与皇太极葬在一起。对这个要求,康熙虽有些为难,但还是去办了。并没有准备将玛姆与皇太极葬在一起。
太皇太后过世第二天后,康熙悲伤难以自抑,竟然割了自己的辫子。这件事让朝野上下都震惊了,同时也让大家知道了太皇太后的在皇上心里的重量。
让原本一些准备上折子,说太皇太后年关停灵不合规矩的御史,闭上了嘴巴。
很快,时间就过了几天,胤祚也在灵堂这里跪到了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