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在下方坐下,有宫人送了茶点上来。
皇帝:“老四,你府上女眷都去往永和宫了?”
自从胤禛为救他而身体出了问题,皇帝对胤禛的事也就更上心了些。
原本胤禛出生就被抱到孝懿仁处抚养,佟佳氏是他的表妹,二人感情不错,孝懿仁待胤禛这个养子视如己出,弥留之际也担心她不在,胤禛这孩子会没有额娘护着受人欺负,让他答应把胤禛送回乌雅氏身边。
乌雅氏虽是胤禛生母,可当初生下胤禛时身份低微并不具备抚养皇子的资格,他原本还担心胤禛自出生后从未和乌雅氏这个生母有过接触,怕他们母子二人感情不近。
后来才发现,到底是亲生母子,血脉亲情不是那么容易斩断的,或许是为了弥补,乌雅氏对胤禛那可是尽心尽力。
他对乌雅氏宠爱,同样对乌雅氏也放心,有乌雅氏这个额娘在,胤禛不会受人欺负,佟佳氏也可以放心。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也没有把太多的心思放在胤禛身上,但是胤禛的本事他是知道的,对这个儿子他也是放心的。
只是没想到一场刺杀让胤禛身体出了状况,虽然没有影响生命,可是,这种状况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那并不亚于失去生命。
虽然太医说了,好好养着用药,或许将来有好起来的可能,但是,他们都知道,这种可能是渺茫的。
所以,从那之后他倒是时时想起这个从小就让他省心的儿子。
今年选秀选进胤禛府上的人也是他仔细思量,又和德妃商量后才决定的人选。
侧福晋年氏,阿玛虽已以疾乞休,但曾官拜湖广巡抚,如今年氏两位哥哥,一个是广平府同知,一个是今年新任四川巡抚,都是朝中重臣。
他当初选定年氏为老四侧福晋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再者,年羹尧又是老四旗下门人,若是自己妹妹进了老四府上,自然更忠心于老四。
姻亲姻亲,为的不正是这些?
后宫其他妃子为儿子求娶福晋侧福晋,考虑的不也正是这些?
他是知道胤禛身体情况的,所以这会儿有些好奇,老四怎么把年氏给禁足了?按理说,哪怕老四对年氏不宠爱,那应该也是摆在那儿,相敬如宾?
这个词用的不恰当,不过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皇帝心想着。
所以才会把胤禛叫来问问情况。
胤禛:“回皇阿玛的话,福晋已经带了众人在永和宫候着,等皇阿玛闲下来,儿臣再带孩子们过来请安。”
“好好好。”上了年纪,皇帝自然喜欢儿孙满堂承欢膝下,更何况老四以后可能就没有子嗣了,目前这些孩子可就是仅存的了,皇帝自然乐意看到孩子们过来请安。
这么想着,皇帝不免又想到弘曜和多西珲,这对龙凤胎可是老四膝下最小的孩子,或许也是最后的孩子了。
这么一想,这龙凤胎的生母确实是个有福气的,这好像也是老四选定出来的“独宠”人吧?
但是皇帝没有先问耿婧娴,而是先问起年氏。
皇帝:“朕听说今日年氏没有进宫?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问起,胤禛自然就回答,把那日的事说了一遍,重点在于年月雅欺负孩子上头。
这人啊都有个毛病,那就是护短。
自己家的孩子那都是好的,虽然说皇帝可能都不记得三格格长什么样(多西珲作为龙凤胎之一还是有印象的),但是,这可是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孩子,哪怕是庶出,哪怕是不受宠,那也是皇家的孩子,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来数落?
皇帝一听这事就有些生气,这年家的家教怎么是这样的?因为老四没让她进前院里邀宠就把气撒到孩子身上?
如果他不知道胤禛的身体情况或许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偏偏他知道胤禛身体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因为救驾出的事。
年氏一直邀宠,但老四有心无力,这不是往老四心口上戳刀子吗?
皇帝心里这叫一个后悔啊,当初就该再仔细斟酌斟酌再给老四指人,要知道年氏是这性子,那肯定不能进老四府上。
看来这年氏还是规矩没学好。
皇帝:“过完年,让你额娘挑两个嬷嬷去,给年氏教教规矩,作为侧福晋,没规矩丢的是皇家的脸面。”
皇帝开口让德妃挑人进府给年氏教规矩,这算是皇帝也对年氏不满了,年家人有心想上门问问恐怕都没那个胆子了。
等嬷嬷一送进府,哪怕有人说闲话是胤禛对皇帝的指婚不满,才给刚进府的新侧福晋禁足这种事也不会有人相信了。
没瞧见宫里都送嬷嬷来给新侧福晋教规矩了?德妃可不敢擅自做主,那必然是得了万岁爷的命令的。
连万岁爷都知道这件事的,可见不是雍亲王不满这门指婚,而是这位新侧福晋真的做错了事,要不万岁爷有这么多闲工夫,还让人去教一个侧福晋规矩?
胤禛一脸愧色:“是,儿臣让皇阿玛操心了。”
皇帝:“你我父子,就不必这般客套了。”
“对了,当初你不是决定从府上挑一人传出独宠之声,朕怎么从未听闻有人提及?”顿了顿,皇帝又突然道。
胤禛:?
胤禛有些不明白,要有谁提及?
皇帝一瞧,这是没经验:“你不是决定你府上耿氏独宠当挡箭牌?既然是独宠,那便要宠出气势来,至少得让所有人都知晓这耿氏受宠,最好能让御史参你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