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门也许是为了引人进去。”燕林在一旁分析道。
“要用削尖的木剑杀人,一名小娘子又如何能办到。那老者大约是看错了吧。”毛虎也在一旁揣度:“还记得几个月前红鹤小娘子破获的那起妙音坊花魁毒杀案?那阴险的鼠辈就是假扮一个女人呆在青楼里好不快活。我猜是凶犯掳了红鹤之后,和她换了袍子,再冒充她出现。”
“花魁案的鼠辈手无缚鸡之力,先天不良就如同女人一般,因此他才能假扮女子不被察觉。”乐文青摇摇头:“与这次的案件不同,一个身体强健的男子无论怎样打扮都无法扮成女子那种迎风无骨的步态。若你与巫柯,若要扮成女子走路的模样,那着实会吓坏不少人。”
“我猜想那荒屋里,早已有一个男人在暗处伺机等待了。”巫柯紧接着说:“可我将那屋子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例外都只有枯叶积尘,没有任何痕迹。”
“和农舍一样,他不会留下多余的线索。”乐文青动手为自己倒了杯凉茶,他将茶一饮而尽:“我明日与你再去查探一遍,眼下我只是希望,今夜不要真的应验了预言再多死一人。”
话音刚落,门外一神色慌张的衙役跑了进来,见到乐文青四人都在,便结结巴巴起喊起来:“又死了一人,大人——东坊又死了一人!”
乐文青双手一颤,官窑茶盏瞬间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你慢慢说!”巫柯失声吼道:“说清楚,怎样死的?”
“是……是山神诅咒应验了。”那衙役浑身颤栗地趴在地上。
“我问你是如何死的?意外?火烧?还是刀伤不治?”乐文青失声问道。
“回大人话,是溺亡。”
一旁巫柯大惊失色,上前一步,拧起衙役的衣领喝道:“告诉我,死者是男还是女?”
那死者就躺在靠近岸边的一块巨石上,浸透的灰色衣袍来看是名健壮男子,肤色惨白,面上没有胡髯。白烛与烧纸的铜盆均在河岸靠内干燥的地方。同样他的身上也有一封信。
“可知死者是何人?”
范社低头只顾忙自己的:“只知是个男子,三十岁上下,身体康健并无残疾。”他打开自己随身的皮箱,将皮革手套拿了出来。范社比所有人都更早到现场,义庄位置就靠近护城河下游,每日由河中流水洗涤从尸身上所沾染的污秽之气。仵作脸色蜡黄,举止僵硬呆板而且沉默。有时候巫柯会觉得那范社真是比死人还更像是死人。
“你且先去查看他身上是否有证明身份的物件。”乐文青说道。
巫柯将鞋脱下,赤脚蹚水走到巨石边,他先将信纸拿下,再伸手去男尸怀中摸了半天,对乐文青摇了摇头。
“凶手连半文钱都不曾让他留下。”他说着又走上岸,将手中的信纸递过来。
乐文青接过信,拆开一看,不出意料地写着:“辛未月,辛卯日,火咒。”
“这厮果真是要纵火?!”巫柯怒道。
“死人似乎并非死于溺水。”范社已将尸身拖回岸边,一边用手按压尸体一边说道:“若是在水中溺死,他应当腹部肿胀,按压时有水从嘴鼻中淌出。但你们看他腹部扁平,虽然衣衫尽湿,鼻腔与口腔中却不见有积液或河中泥沙。”
“范先生现在可能知晓他的死因?”乐文青问道。
“我只能一试。”范社朝他行了一礼:“还请大人将围观的百姓驱散,让我在此检验尸身,被人围观对逝者有所不敬。”
乐文青看了看四周,果真已有不少老百姓三三两两地聚在河岸远处观望。
“毛虎,先令人在尸身周围支起帷布,叫不良驱散这些好管闲事的人。”乐文青怃然不悦。
“大人稍等。”巫柯急忙说道:“待我先去查探这里是否有什么目击者,也许有人曾见过什么。”
半刻钟后,巫柯果真领着位穿粗布胡服的老年男子走了过来。乐文青见他年纪五六十出头,脸上蓄长长的黑须,虽然身材粗壮,肤色黑里透红,却有一张圆圆的苹果脸为他徒增了几分憨厚。
那男子行了一礼,说道:“小人徐皎,新会县河道渔民。今日申时,小人独自撑船从渔市回家,路过这主河道时曾见过一人在这岸边摆放白烛与铜盆。不过当时并没有见到尸首,加之山神节将近,小人还以为是某位后人在祭奠先祖,因此并未在意。”
“哦?你可曾看清那人的模样,是男是女?”
“依稀记得是一名穿红衣圆领袍的女子,模样并没看清。因我在船上离岸边还有距离,况且她还带着长笼纱帽。”
“既然离得远,又穿圆领袍,你如何判断那是一名女子?”乐文青不解地问。
“自然是因为她体态轻盈,举止间有种女儿的柔雅之气。”那男人回答到。
乐文青又问了几个细碎的问题,眼看问不出什么结果就将人打发走了。
第四卷 第五章
“大人,红衣女子就和十八年前的姜宝一样,似乎都是故意想被人看到,与之联系起来。”巫柯暴躁地说:“恐怕还特意想让我们联系到红鹤小娘子身上。”
“毛虎,立即发文全城海捕一位红衣圆领袍,头戴长笼纱帽的女子。”乐文青说道:“无论对方是谁,只要有人目击需立即报官。”
“万一真是红鹤小娘子?”毛虎犹疑地说。
“鹤儿就算被人以性命要挟,也不会主动去伤害无辜的人。”乐文青冷冷地说:“这种拙劣的把戏,休得骗到我!那渔民远远地见到了女儿的柔雅之气——你们觉得红鹤的身上可有和柔雅二字联系上的地方?”
<a href="https:///tags_nan/tananwen.html" title="探案文"target="_blank">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