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鹤待他就着茶水吞下数粒药丸后,才将手中茶盏放下说道:“还要再劳烦道长带我去阮主持平日所居住的房间。”
主持的居所不过是一处后院简朴的厢房,靠墙放着一张架子床,床旁一只普通四角衣柜,脸盆架旁边挨着一张书榻。
“我家阮主持平日生活非常简朴。”席道长说道:“饮食起居与我们普通道人一样,都是一日两餐,粗茶淡饭。”
“他平时可与什么人有书信往来?”红鹤走近书案,抄起一卷《南华真经》手抄卷,只见书卷上每个文字如蝇头大小,却写得极为工整苍劲有力。
“除了和别处道观中的道友有些联谊书信,其他倒是没有发现过。”
“他没有家人?”
“从未听说过油。”
红鹤走到衣柜前,打开柜门,柜子里叠放着几件干净的粗布道袍,一双厚底布鞋,道袍下面藏着一把鱼肠剑。红鹤将剑拿在手中,仔细查看:“想不到你们阮道长还是位好武之人。”
“阮道长平时的确会练些拳脚,他说可以强身健体。”
“道长,我还想看看毛大人昨夜发现的那处密室。”红鹤将鱼肠剑收入怀中。
“那密室是主持闭关修道之处,我现在就带小娘子去。”席道长慢吞吞地在前面走着,领着红鹤在道观后院游廊中走过一段,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向下陡峭的石梯,那处密室就在石头下方的走廊尽头处,红鹤走过去,推门开一看,果真就是自己被囚禁的地方。
“昨日戌时,你可见过他?”
“我们全观师兄若无意外之事,戌时早已歇息。昨日并没有见到阮主持。”
“阮主持不曾回房?”
“并无,阮主持除了操劳观中大小事务,还要自行修炼。”席道长说道:“他真是位勤勉之人,小娘子,这里面当真没有误会?”
“我昨日就被囚禁在此处。”红鹤厉声说道:“你却还在为那阮主持辩解?”
“小娘子息怒。”那老道长慌慌张张地说道:“我们平日没有得令是绝不会来这密室的,小娘子若真是在此处被囚禁,那老道也说不明白是为何。我只知阮主持的确是位好人。”
红鹤眼见那老道长来来回回只知道为阮奇英说好话,当下再也问不出什么细节,心中不免烦闷。她拱手行了一礼,向老道长告辞后又策马前往义庄。
三具受害者的尸身并列放在两处垫高的平台上,均已缝合且换上干净的寿衣。范社面无表情地将一个东西递来:“这三位的死法我想小娘子已经了解,我并无其它补充。巫大人和我都已搜过他们的身,不过那名女子怀中还有件贴身什物。我本打算今日就遣人送去县衙。你且先看看是否有用?”
“多谢范先生。”红鹤将东西接过来道谢,她低头细看,心中不由得一动,是一枚叠成三角形的黄纸,拆开一看里面是由朱砂画成的咒印,很显然是从道观中请来的。
“这小娘子死得可惜。”红鹤将符纸收入怀中,问道:“她的家人为何没送好一点的寿衣来?”
“她夫家说她生前不守妇道,连尸体都不太想要。”范社闷闷地说。
“真是可怜的人。”红鹤看着她苍白的尸身说道。
“小娘子回来就好。”
红鹤抬头一看,那范社古板的脸色面色从容,仿佛刚刚并未有说过什么话。
“多谢先生挂念。”红鹤微笑道,转言又问道:“不知先生在此处多久了,可有经手过十八年前那次山神诅咒案?”
“以我这把年纪,新会县十八年前的案子自然是经手过的。”范社放下手中物件,挑了一处硬榻坐下才慢慢地说出来。
第四卷 第八章
“那时我虽已是新会县仵作,但上面还有我那未退休的师父。此案刚巧发生在师父隐退之前,这是我们一起办的最后一件案子。那五名受害者,屠夫,少女,将军,酒肆小二与一名游医,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五个人。”范社阴郁地说:“他们的死法并无玄机,当真就是死于金木水火土这五类。”
“这五人之间,先生可曾记得有过什么共同之处的联系?”红鹤问道。
“并无。”范社说道:“如果真有,我们当时就已经发现了。”
红鹤失落地点点头,她感到自己还是毫无头绪,如同一头盲蝇一般乱撞。想了半天,从怀中掏出那把鱼肠剑,交给范社:“先生见多识广,可否帮我看看这把剑,是否有什么玄机?”
范社接过鱼肠剑,细看半响,突然出声惊呼:“这不是当年那位被溺死的翟文豹的剑么?你看这剑柄上的纹印与翟文豹身上所挂玉佩的纹印一模一样,那可是他的族徽,旁人断然没有的。”
“范先生真能确定这纹印是当年那位将军的族徽?”
“我非常确定。”范社很有把握地说道:“当年翟文豹的尸身已泡发得近乎变形,最后就是靠这纹印确认的身份。”
“可那翟文豹只是普通的游骑将军罢了,为何会有族徽在身?”
“翟文豹出身汴州翟国公家,是白须国公的小曾孙,因性格顽劣,年轻时在汴州花天酒地惹是生非,在青楼中与人争风吃醋,将一名世家子弟从二楼推下摔成了终生残疾,他也因此被曾祖父强行送进军队,说是要磨砺他的品性。没想到进了军队那小子反而长了心性,加之出身不俗年近四十岁时终于在军中搏出了个五品官职。”
<a href="https:///tags_nan/tananwen.html" title="探案文"target="_blank">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