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综合其它 >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18节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18节

    “达到退休年龄就不用支付误工费……听起来……这个退休的意思……”
    “是说不用干活?”
    “应当说是致仕吧?”
    “这位老人家又不是做官的,说什么致仕。”
    “可她不是做官的,又说什么不用干活?”
    若是退休即是致仕之意……
    老人家她一个平民百姓,看着身体也康健,如何就不用干活了?
    “她家地里怎么办?”
    “你忘了他们那个世界很多人‘上班’、‘打工’,已经不怎么种地了吗?”说话这人想起姜海蓝带他们看的荒地,一阵心疼。
    “后世不种地的人多了去了。”
    “那她不打工,她家里哪来的钱?”
    “她有儿有女,应当饿不着吧?”姜海蓝也说了,儿女都要赡养父母。
    “但是……”
    “若他们说的‘退休’真是咱们理解的意思……”
    不少人油然而生羡慕之意。
    姜海蓝平时“上班”,可是上五天休两天,还有一些节假日。她嘴上抱怨调休,但在天幕下的很多人眼中,她就是不知足,颇有点“何不食肉糜”之意。
    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有“退休”制度。
    到了一定岁数就不用再干活了吗?
    普通百姓也可以吗?
    “我还是觉得奇怪,不干活他们靠什么养活自己?仅凭儿女吗?”
    “后面不是还有孙辈?”
    “……那孙辈得多苦。”
    “但是六十多岁,不干活也……没什么吧,六十多岁啊!”
    人到七十古来稀,能活到六十多岁很容易吗?
    “咱们的六十多岁和他们的六十多岁可不一样。”
    那两位老人家还能打架,身体结实得很。
    “可毕竟是六十多岁……”
    吴均听着老太太那段反驳的话,迅速提取知识点。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按照那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六十多岁达到退休年龄,是没有“误工费”的。
    但这位老人家虽然年龄达到了,看起来腿脚却还硬朗,能干活,她在给儿女照顾小孩,所以她认为她应当得到误工费。
    ——人家说得也对,若是她不照顾,她的儿女请人来照顾,是要花钱的。
    从那位法官宽慰老人家的话来看,虽然法律规定了“退休”,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刻板地遵守法律,也要考虑特殊情况,而给予特别处理?
    他看向那位法官。
    男人看起来四十多岁的年纪,虽是官吏,对待被告人和原告人两位老人家却很客气。
    不,应该说,从他能看到天幕以来,姜海蓝遇到的官吏们都挺客气的。
    “人民……”
    吴均下意识地念出口。
    听到自己的声音,他被自己吓了一跳,慌忙左右看了看。
    注意到没人听到,他松了口气。
    又仰头看向天幕。
    在心中再度念了一遍:人民。
    ——
    吴均没想到,梁涛还能更客气。
    刑附民的辩论也没什么好说的,姜海蓝几乎就是重复了一遍老太太刚刚的话,表示:“原告人虽然64岁了,但一直在给儿子和女儿照顾小孩,她还能劳动,应当支付误工费给她。”
    “请求法庭依法支持原告人的全部诉讼请求。”
    老太太和被告人都没再说什么。
    梁涛组织了双方进行调解。
    他将姜海蓝、老太太以及坐在旁听席的老太太的子女,一起叫去了其他办公室,问他们对赔偿金的意见。
    几乎没有法官口才不好的。
    梁涛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他先是说两家毕竟是邻居,希望今天以后,这件事就过去了,以后两家不要再闹矛盾。
    也劝老太太一家往后不要和对方吵架打架,万一对方要动手,可以直接报警找警察。
    老太太和她的儿女自然不服,表示对方那家人这些年多么多么过分。
    梁涛脸色温和,“有了这一起案子,想来他们家以后也不敢再跟你们闹了,我一会儿去跟他们说的时候,会提醒他们回去了不要乱说。”
    他接着说:“案子怎么判,由我们法院来决定,我们综合全案,依法作出判决。”
    “这个不是说,你们希望怎么判,我们就怎么判。”
    “我们法院有自己的考量。”
    最后就是赔偿金的问题。
    “你们希望对方赔多少?我去和他们家商量一下。”梁涛说:“你们这份起诉状,如果是我们来判决的话,未必会判这么多金额,有些是得不到支持的,比如这个精神损害抚慰金,不知道你们律师有没有给你们讲……”
    他停了一下,看姜海蓝,“这个是没有的。”
    姜海蓝立即回答,“我和他们说过了,我们是随便写上去的。”开玩笑,她写归写,可不能让梁法官觉得她一个律师,不知道刑附民不赔精神损害抚慰金。
    梁涛点头,“我去和他们谈的时候,先不提这个没有,我们就直接谈给多少。”
    调解和判决不一样,调解的时候,有些赔偿项目,只要双方愿意,不管法律支不支持。
    ——比如说强女干罪的刑附民,大多数时候,和解比判决划算。
    听着梁涛和老太太的儿女商量向对方提一个怎样的金额合适。
    姜海蓝没有插嘴,她在脑中给直播间的观众们解释道,【其实就是,法官这边,大概率要给被告人判缓刑。】
    梁法官特地给原告人及家属打了预防针,强调量刑是由法院来决定,不看原告人和家属是否同意。
    【所以,赔偿金额相对来说,是比较好谈的。因为对方肯定不愿意进局子,想要争取缓刑,比起去监狱里待几年,还是出一笔钱比较划算。】
    【这就有了谈的余地。】
    如果原告人和被告人就刑附民部分达成和解,被告人赔偿了原告人经济损失。
    法院在量刑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一点。
    总不能你既想法院判得轻一点,又不用出赔偿金吧?
    这没什么不好的。
    刑事部分,本来就是检察院起诉,法院判决。
    受害人如果对判决不满意——一般来说,很少会有受害人会对判决满意——受害人是没有上诉权的。
    虽然受害人也可以跟检察院那边说,但退一万步讲……改判的可能性也没那么大。
    多拿一些赔偿金挺好的。
    第85章 刑附民四
    梁涛的话里有话,天幕下很多人都听出来了。
    但即便姜海蓝解释了,他是在给原告人及家属“打预防针”,观众们也不能理解。
    法官要怎么判案,不是法官的事吗?
    为何要管百姓接不接受?
    为何要好声好气地给百姓解释?
    有些事情,是没法理解的。
    不过赔偿款和缓刑部分他们听懂了。
    “我记得,她以前说过,缓刑是指给予犯人一个考验期。”
    唐朝位面,魏征从回忆中扒拉出姜海蓝讲“缓刑”的场景。
    “如果犯人在考验期内没有再犯事,那么过了缓刑考验期,犯人就没事了。但如果犯人在缓刑考验期犯了事,就会撤销缓刑,执行有期徒刑?”
    魏征当然不会以为,所有人都会珍惜缓刑的机会,老老实实地度过整个考验期。但在最初判刑之前,肯定大多数犯人都是想要得到缓刑的。
    监外执行啊,怎么着也比被关在监牢里好。
    所以法官以缓刑来和被告人谈赔偿款,魏征心想,出一笔钱就不用被关进监牢,除非是真的家徒四壁,否则怎么也要努力一把。
    他又想起刚听到姜海蓝提到“缓刑”这个概念那段时间,多少人上蹿下跳想要修改律法,把这个“缓刑”引入他们的《贞观律》。
    可把陛下气得不轻。
    怎么人家的官吏对待百姓如家人般温暖你们不想学,人家的女人能像男人一样读书做官你们不想学,人家的百姓生活富足你们不想学……
    缓刑这种能给你们的不肖子孙谋福利的制度,你们倒是马上就想学了???
    当然,陛下也不是反对缓刑制度。
    这项制度能在后世施行,有其优越性和必要性。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