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综合其它 >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25节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25节

    其实是想让直播间的观众们看看他们这个时代的医院。
    姚唯随口问道,“买什么?”
    “买点治感冒的、润喉的、退烧的,冬天到了嘛。”姜海蓝耸肩,“免得哪天一觉醒来发现发烧了,家里还没有药。”
    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种时候。
    姚唯想了想,“对哦,我也补点酒精和创可贴。”
    既然已经决定了,她俩便右转朝门诊部走去。
    手机操作完成了挂号,在一楼大厅里的自助机上取号。
    【没错,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能在手机上操作,比如去餐馆吃饭点餐,比如来医院看病挂号。】
    然后就去贴着挂号收费处五个字的窗口排队缴费。
    姜海蓝手里拿着手机和身份证。
    姚唯说:“做律师之后,真的是养成了随身携带身份证和律师证的习惯。”
    姜海蓝笑了笑,“忘了带银行卡都不会忘带律师证。”
    姚唯晃了一下手机,“有手机,不带银行卡也没事,但没带律师证……”身份证好歹还有电子身份证呢。
    手机缴费之后,她俩拿着挂号单,到导诊台问了一下。
    护士看了挂号单,给指了路。
    姜海蓝和姚唯通过电梯到达了挂号单上的科室。
    坐在候诊区等待叫号。
    姜海蓝就诊碰到的是位女医生。
    她先说了想买感冒药,“发烧,鼻子不通气,喉咙发炎,咳嗽。”
    感冒也基本上都是这些状况。
    但据网友们反应,流感的症状还包括反复发烧和小刀拉嗓子。
    姜海蓝先不想那么多,万一得了流感再说。
    女医生给她开了一张处方单。
    姜海蓝说了声“谢谢”,拿着单子快速离开,让位给下一位病人。
    ——
    明朝位面。
    谈允贤的脸上满是惊讶之色,这个姜海蓝想买些感冒时候喝的药,拿回去备着,怎么这么麻烦?
    取号、交钱、拿单子、看医生、交钱、取药。
    还要楼上楼下地跑。
    但是……仔细回想起来……
    她将平日里病人到她这里看病抓药付钱的流程回想了一遍,心下了然,其实也没有多少差别,不过是他们将各个步骤细分,要求一个一个地来,所以显得麻烦。
    可他们的医院看着那么大,来看病的人那么多,都需要特别设置给指路的人……姜海蓝候诊也等了讲三炷香的时间。
    那宁可流程麻烦些,也比中途出了岔子好,更麻烦。
    谈允贤望着坐在姜海蓝对面那位女医生,虽然已经习惯了天上那个世界的女子能同男子一般“上班”,但看着自己这个行业的女人,还是感觉不一样的。
    就好像……
    看到了我们可能会有的未来。
    不是一个谈允贤,而是一百个一千个谈允贤,在医师这条道路上发光发亮。
    这个时候的李时珍,还在药姑山中采药。
    绿树成荫、流水潺潺、药材繁多,他很是喜欢。
    坐在溪边休息之时,李时珍看到那面巨大的天幕出现在空中,不禁很是惊讶:不想这山野之间,也能看到天幕,这何尝不是一种……众生平等呢?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一次,姜海蓝去的是医院,办完事后,她还特地去买了一次药,让天幕之下的大家看看她那个世界到医院是如何看病买药的。
    李时珍饶有兴致地看着。
    边看边自言自语道,“真好啊。”
    未来的医院修得这么大,一家医院好几栋高楼,“门诊”都有专门的一栋楼!
    未来的百姓……这么多百姓能看得起病,也难怪那个世界,有那么多的人口。
    他也更坚定了将所学所见写成书籍传承后世的决心。
    要有更多医者来为病人看病,就需要更多传承医术的人,但师徒传承,一个师父能收多少弟子?
    资源是有限的。
    可他若留书给后世愿意学医的人,虽不能“教”出多厉害的大夫,但治疗一些小病……是可以的吧?
    ——
    接下来就是回一楼去缴费。
    姚唯小声bb,“我每次感冒了去药房买药,他们都给我一盒一盒的,贵。明明我小时候买感冒药,都是按天配的,不是按盒给啊?”
    姜海蓝想到之前某次流感,她有个同事症状比较严重,但他没去医院打点滴,而是跑去某个诊所打针。
    一针下去,好转了不少。
    于是她问,“你小时候去的是诊所吧?”
    姚唯愣了愣。
    【诊所是规模比医院小……】姜海蓝回想起她小时候经常去的诊所,【小得多的医疗所,可治常见病、多发病。诊所在广大农村地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方便了农村居民看病治疗,不用一点小病就往县城医院跑。】
    【一般来说呢,诊所看病便宜、见效快,但是长远来说对身体不大好,因为小诊所医生会下重药。】
    【大医院的医生治病更讲科学和长远,】姜海蓝“说”:【但也更贵,更花时间。】
    【所以有种说法叫:不常生病的、身体好的,去诊所。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的,去大医院。】
    看个人选择嘛,有钱没钱,有时间没时间。
    姜海蓝和姚唯乘电梯回到一楼,先拿着单子去缴费窗口把钱付了。
    然后两人拿着处方单和缴费单去取药的窗口取药。
    巨大玻璃窗里面的人同样穿着白大褂,看了单子后,把药配好,装塑料袋里递给姜海蓝。
    ——
    清朝位面。
    “诊所?”
    听姜海蓝简单介绍了一下何为“诊所”以及“诊所”和“医院”的区别后,叶天士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城市的人们住得比较集中,人口也多,修建各种疾病都能治疗的大医院。
    而农村地区人们住得比较分散,就适合开小一点的诊所,百姓有个头疼脑热可以去看病配药。万一是诊所治不了的大病,再去城里的大医院。
    和他们这个时候也差不多,或者说,和古往今来差不多,乡野郎中、江湖游医给村里的百姓们看病,能不能看好,就看百姓命好不好,能不能遇上有本事的郎中。
    乡野开不起大一点的医馆,除非那个郎中家中实在有钱,不缺这三瓜两枣——大夫也是要赚钱养家的。
    但是姜海蓝说小诊所医生下重药,大医院医生更讲科学……
    叶天士皱起眉头,是药三分毒。
    如果想要快速治好,有时候确实需要下重药,重药伤身啊。这会儿治好了,将来年纪大了,不知道要费多少时间和心血补养。
    只能说是个人选择。
    有钱有时间的,生病了慢慢地治疗调养;没钱没时间的,花少量的钱,快速好起来,以后再付出代价。
    他捋了捋胡须,叹道,“活过当下再说吧,谁知道有没有年老的时候。”
    如果是我朝的百姓,能去天幕上那些诊所看病,能少花钱、见效快,那是求之不得。
    薛生白看着姜海蓝和她的同僚去了另一个窗口缴费,又去第三个窗口取药,“他们的医院,确实分得很细。”
    人家是大医院。
    “科室”多:姜海蓝等电梯的时候,给天幕之下的人们念了一下电梯旁那块牌牌上的字,什么“三楼是耳鼻喉科、口腔科”,“四楼是皮肤科”,“五楼是儿科”,“六楼是内科”,“七楼是心肾科”……
    分得实在是太细了,让他大开眼界。
    医生多:姜海蓝说医学专业分得就像电梯旁的指示牌一样细,什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护理学、法医学……
    【我们律师行业也有只做刑案、只做公司案件、只做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做精做强。】她这么总结。
    再加上病人也多。
    薛生白很能理解为什么姜海蓝去买个药,还能搞得这么麻烦。
    他随手铺开一张纸,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记下了刚刚姜海蓝说的那些。
    虽然暂时用不上。
    这样的综合性大医院再好,优点再多,他也不可能在大清开一家这样的医院。
    但他建不成,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终有一天会有后人能够建成。
    也算是让后人少走一点弯路。
    姜海蓝接过了自己的药,打开看了一下。
    几个纸盒子,盒子上还写着一日几次,一次几片的字样。
    曾懿睁大了眼睛。
    那是……西方的药吗?
    那么小的盒子,装着要吃好几天的药,肯定是了。
    她不禁翘起嘴角。


新书推荐: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 神之爱(西幻炖肉合集,sm) 合租的弟弟竟是擦边网黄 危楼倒塌之后[姐弟骨科] 【獵人同人】囚籠X沉淪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只能接受这种情感深度的我们(正转炮友 H) 玄学中医,直播算命 他的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