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综合其它 >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28节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28节

    他的功臣中有人劝他想开一点,大唐由盛转衰,可也没有立即亡国,后面还持续了那么多年,您想想秦,想想隋,想想后边那个北宋,想想“盛景如常/何人说靖康”……
    李世民:你这话说的,难道“长恨这天宝旧梦无处裁/他日还长安,又何在”就很好听吗?
    武周位面。
    和唐朝位面一样,因为铁器比以前的朝代多,越来越多的百姓提前用上了铁锅,吃上了炒菜。
    油菜花得到了大量种植,菜油好吃。
    甘蔗也在很多地方被种植,人们学着天幕上教的制糖法制糖,开办起了糖坊。
    棉花从边疆地区引入内地,随着推广种植产量增多,黄道婆传授的织造技术、棉纺工具也被提前普及,棉纺业逐渐发展了起来,棉衣、棉服、棉被好用。
    陶瓷业兴兴向荣,就是那个玻璃……造不出天幕上那种玻璃来,但是陶瓷人绝不认输!
    ……
    “既然玻璃都造不出来,那水泥是不是更别想了?”
    “也不是造不出来,只是造不出天上那种能拿来当门、当窗的玻璃。”
    “那不是一个意思吗?”
    “……”
    “水泥是真的不行吗?那个水泥可以拿来修路、修房子、修大坝,看着用处可多了。”
    “唉!”
    科技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这需要的不只是一两代人的努力。
    “炼钢是不是也不要想了?”
    “一步一步来,对我们来说,炼钢实在是……我们先改进火器,把周边那帮家伙打服。”
    “那个铁丝网好像挺好用,看起来杀伤力很大的样子”
    “……去采矿吧。”铁丝网?呵呵。
    “天上教的土化肥、有机肥堆肥法和农作物轮作,有用吗?”
    “农作物轮作,这时间还不够,看不出效果。但化肥是真有用。”
    “陛下不是安排了一些地区进行那个啥?”
    “试点。”
    “没错,试点,一段时间下来,据说用了土化肥的庄稼确实比没用的要长得好。”
    “那可真是太好了!”
    “但是这土化肥没那么容易大量生产。”
    “……我们为什么要管它叫土化肥?”
    武则天原本就是和李治一样打击士族,提拔寒门子弟。
    后来她要当女皇,自然是更大力地培养自己人。
    天幕上的一波“政治宣传”让她醍醐灌顶,原本就已经够心黑了,这一波她化身黑心汤圆,外面看着可白可白,内里可黑可黑。
    但是她团结了一部分可用之人,也做好了宣传工作。
    她琢磨着如何让女子入学堂、考科举、入朝堂……这是真正只能依靠她的一群人啊……
    宋朝位面。
    赵匡胤干掉了赵光义。
    他兄弟二人原本也就是“要么你死,要么我死”的命运,历史上赵光义先下手为强,如今提前得知“剧情”的赵匡胤自然不能让“烛影斧声”再度发生。
    赵匡胤也怀着微妙的“兴许我的儿子即位,我的子孙后代未必像你的子孙后代一样没用,搞出来靖康之变”的心思。
    他当然也希望他的子孙能做得更好,万一要是他这个大宋搞得还不如赵光义那个大宋……
    赵匡胤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不行,必须得吸取后世教训,好好搞!
    天幕也不是白看的。
    赵匡胤一面改革政治制度,一面大力发展生产。
    要让百姓吃饱饭。
    要把经济搞起来,有钱才能搞其他。
    正如同百姓不关心帝王家事,赵匡胤也没有注意到,开封的一些有钱人开起了一家家酒楼、一家家商场。
    酒楼自然是上了从天幕上学来的菜和酒,不得不说,那菜是真好吃,酒也是真的香醇。
    商场也是学着天幕上那些便利店、瓜果蔬菜店、服装店、超市修建的,不只是学了装修风格,也学了如何分门别类摆放货物。一家店就能买到想要的各种货物,这极大方便了人们选购。
    其他单经营一种货物的店铺,自是也学着改进经营模式。
    大宋君臣暂时没有心情来打击商业,历史喵剧透的“大宋未来”压在头顶,赵匡胤不敢掉以轻心,兢兢业业地搞生产高发展。
    他希望大宋越来越好。
    希望大宋兵强马壮,有朝一日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干掉什么辽夏金元,建立大一统王朝!
    ……话说他也实在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赵光义的子孙不敢打仗?
    怎么老是花钱买平安?
    国库里的钱太多了?
    给老子啊,老子现在穷得很,想要钱!
    元朝位面。
    对于后世实行的省市区县制度,忽必烈是很高兴的。
    “后世这个省份划分实在是妙啊!你看人家,这划得多好多绝!”
    他也干脆照搬后世的制度,按照复刻下来的雄鸡地图,划分了如今的版图。
    正好他们大元会搞行省制。
    ——不能完全照搬的,就根据群臣的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忽必烈原本就要扒拉着史书在学汉家王朝的制度,如今有了历史喵剧透的“未来”和天幕上那个国家作为镜子,他感受到了抄作业的快乐。
    只是历史喵还没有讲到他们大元,也不知道大元持续了多久被那个明朝灭掉的。
    隋唐位面暂时没有那个造船技术,可以支持远洋航行。
    元朝倒是有有心人开始盘算着去找新大陆了。
    高产作物对华夏子民的吸引力实在是过于大了,吸引着无数人前赴后继,出海的队伍一支又一支,直到将其带回华夏大地为止。
    沿海一带的造船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只是元朝的百姓嘛……
    唉。
    明朝位面。
    大明的君臣也是高高兴兴地从天幕上学习了有用的东西,反正大明刚刚建立,推行各种制度的难度不是很大——你这个时候跟老朱谈祖宗之法,说什么什么政策、制度不能用,是觉得老朱的刀子钝到砍不了脑袋么?
    同时,朱元璋也鼓励改进火器,大明周边也不是没有敌人了,军事力量自然是越强越好。
    鼓励造船出海,希望早日把红薯、土豆、玉米、辣椒、南瓜等等作物带回来。只是新大陆啊……不知道那新大陆是什么样的。
    在大明上下一心一意搞生产、恢复经济的同时,因一些能人的建议,也因为天幕的影响,朱元璋号令全国搞“卫生”。
    比如捕杀鼠虫。
    比如清扫街道。
    比如在一定区域内修建公共厕所。
    比如讲究个人卫生,让百姓多洗手。
    ……
    “防疫防疫,与其在疫情来临时手足无措,不如学天上那些人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我们可没有人家那些医疗器材和药物,疫病来了得死多少人啊。”
    虽然做起来有些难,也没有能在短时间内推广全国,但总归是一点一点在变好。
    百姓又一次迎来了乱世之后的“休养生息”,能够好好种地;迎来了通过学习和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
    再加上天幕的影响,他们这位新皇帝在某些地方也有所收敛,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他们那个身份证是很好,但咱们造不出来。”大臣双手一摊,很直白地告诉朱元璋做不到。
    朱元璋也很干脆,“我也没让你们造那个身份证。”我还不知道搞不出来吗?“我是说,请查户口之后,可以学他们仿身份证做户籍证明。”
    朱标:“……您是说,给全国百姓编制身份证号码?”
    朱元璋点头。
    朱标:“……”
    众大臣:“……”
    朱元璋道,“我知道这个工作量很大,但我没让你们今年就搞出来啊。”
    众人:“……”
    清朝位面。
    重要的就是两件事:打仗和天花。
    国内要打,国外要打,不好好打仗,后世那张雄鸡地图哪能有那么大。
    ——就是不晓得哪些没用子孙,丢了东北老家和蒙古那么大的地盘!
    打仗这件事,天幕也帮不了他们,毕竟天幕上那个国家那些牛逼哄哄的武器,就算天幕肯手把手地教,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清朝也造不出来。
    自己干吧。
    当然,要是天幕能提前说一下大清要打的那些仗是怎么打的就好了。


新书推荐: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 神之爱(西幻炖肉合集,sm) 合租的弟弟竟是擦边网黄 危楼倒塌之后[姐弟骨科] 【獵人同人】囚籠X沉淪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只能接受这种情感深度的我们(正转炮友 H) 玄学中医,直播算命 他的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