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啊,你说这城咱要是一炮给轰了,照咱主君那扣扣搜搜的劲儿,怕是半年也缓不过劲来!”
李守明白了,黎豫还是舍不得兵火燃进楚州,这才用最耗时最费力最原始法子,围而不攻。李守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拿胳膊肘戳了戳郭晔,问道:
“那登州怎么办?听说安国侯撺掇登州誓死不降。”
“屁的安国侯!”郭晔朝着旁边吐了一口吐沫,这才想起来前些日子京畿谢淳来的书信,东境诸州皆上表归顺,除了登州在黎晗的坚持下,负隅顽抗。郭晔不屑道:
“大成都亡了,哪来的侯爵,要有也是咱主君登基后封的。要不是主君拦着,老子早把黎晗那小子宰了,哪能留他性命到今日。等南境事了,看老子不把登州踏平了。”
李守眉头微微一蹙,“你悠着点,尤其是在主君面前,登州好歹是他的故乡,他现在心里头不舒坦,就别因着这事往他心头插刀了。”
这话说得在理,黎豫对登州的感情复杂,不是他们外人能够轻易置喙的,郭晔认同的点了点头,两人默契的将登州的事按下不表。
这边郭晔和李守率军对楚州一围就是六个月,那边黎豫沿着楚州襄州接壤处搜索,一搜也是六个月。六个月的时间,黎豫将穆谦坠崖下前后二十里的山路从内到外翻了五遍,一遍比一遍仔细,没放过一片草丛和一处石碓,却是一无所获。
每日清晨,黎豫满怀希望出门,到了深夜才灰头土脸的颓丧着回来,随着搜寻的深入、次数的增多,黎豫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情绪也越来越低落。
直到楚州城头挂上白旗,楚州城门大开,谢氏投降受缚,南蛮派使和谈,黎豫依旧没有找到穆谦的蛛丝马迹。
时至今日,和谈事宜已不必再由黎豫亲自出面,索性一门心思寻找穆谦的踪影。郭晔知道自己口才一般,而且怕面对屠戮同胞的外邦蛮夷压不住脾气,思来想后黎贝玉便被他一封手书召来了南境,美其名曰为新朝培养外交人才,给年轻人历练的机会。
和谈之事,本就是讨价还价,这种事底线在何处,黎贝玉不敢擅专,跟郭晔、李守讨论过后,总觉得差点意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问一句黎豫的意思。
黎贝玉在黎豫门外等到月上中天,依着门框都快睡着了,才见黎豫踏月而归,发丝已乱,衣摆和鞋子上皆是泥水,整个人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在黎贝玉眼中,黎豫一直是一尘不染优雅从容的模样,即便是当年在北境,他有心相阻,奚落黎豫,也不见他有狼狈之色,今日一见,黎贝玉忍不住将眉头拧成个疙瘩。
“你怎么弄成这样?”
黎豫见到黎贝玉,颔首示意,“雁之这么快就来了,进来坐。”
黎贝玉见黎豫这副又累又丧的模样,知道他肯定又无功而返,忙道:
“不必了,我就两句话,你还是多花些心思盥洗歇息,想来你也累了。”
黎豫失笑,难得听刺头一般的黎贝玉说句软话,在屋外驻足,只放了卓济先入内收拾。
黎贝玉长话短说,“若素于我有知遇之恩,更有栽培提拔之情,若非谢氏从中作梗,若素不会身死楚州,这个仇我肯定要报。更何况谢氏勾结外敌,祸乱朝纲,不能轻纵,我请示过大帅,他也是这个意思。”
黎豫想了想,“对楚州谢氏的处置,我没意见。不过雁之,我劝你眼下专心与南蛮和谈,不要插手楚州谢氏的事。”
第272章 终章(12)
黎贝玉不满地挑眉道:“你是信不过我,还是觉得我办不成此事?”
黎豫再次失笑,用袖子拭了拭额头的汗珠,叹了一口气,“你何必诛心。你自己心里明白,但凡我对你的忠诚和能力有丝毫怀疑,根本不会东进的路上带上你,更不会在南下时,将你留在京畿镇守。”
黎贝玉冷哼一声,没再吱声,算作是对自己方才没事找事的默认。黎贝玉这些年跟在黎豫身边,虽然慢慢折服于黎豫的才能和品性,却还是忍不住想跟他别苗头。
“那你什么意思?大帅将我喊来楚州,不就是来给楚州收拾首尾的,你现在不让我插手,岂不是在大帅面前下我面子?”
黎豫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找了一天,疲累不已,此刻没心思像往日那般与黎贝玉斗嘴,将利害关系点明:
“谢氏上一辈虽两位嫡子虽斗得水火不容,但丝毫没将恩怨带到下一代,反而这些小辈与叔伯关系极为亲近,小辈之间私交亦笃,你为着替师兄报仇,一时冲动处置了谢氏容易,回头你该如何面对归朴?若我没记错,自打你来到西境,全然不见了在北境时的谦卑内敛,身上就跟长刺一样,逮谁刺谁,唯独跟归朴合得来。”
黎贝玉没想到黎豫一番考量皆是为着自己,有些讪讪的,“归朴性格讨喜,与诸将皆十分合得来,无论谁来出面,总归会让归朴心中不舒坦。”
“归朴广结善缘,可你只有归朴这一位挚友吧?”
黎贝玉没想到黎豫还为他考虑到这一层,一时语塞,半晌才道:“即便我在后面缩着,这坏人总要有人做,总要伤了情分。”
“这坏人我来做,大帅那边我亲自去说。”黎豫慢条斯理讲完所思所虑,精力集中于思绪片刻后,身体上的乏力渐渐环节,终于稍稍提起了一丝精神,才有了气力与黎贝玉斗嘴,“总不至于让你在大帅面前丢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