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的人头似乎有些熟悉........
忽的,有官员惊骇欲绝,倒退数步,颤抖着手指着那人头........
“赵....赵高!”
“什么?”
“赵高!”
“是赵高!”
“赵高被诛杀了!”
群臣相视,无不是神色欣喜,激动溢于言表。
“赵高已经伏诛,即日起,朕祭天登基,为大秦三世皇帝!”
“朕已决定,只诛杀赵高三族,过去附从赵高者,一概不问!”
子婴声如洪钟,宣布对赵高的惩罚。
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余者不问,这代表着曾依附赵高的朝臣不用担心子婴秋后问罪。
第5章 大秦安危系于将军一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子婴斩杀赵高,夷其三族,又在章台宫外,群臣见证之下,祭祀上天与秦朝先王,正式继位称帝。
至此,拉开三世皇帝元年的序幕。
祭天称帝后,便在章台宫升朝议事,群臣叩拜。
子婴端坐帝位,目光炯炯。
“关东纷乱,秦军落败,然我大秦仍有关中、巴蜀、岭南诸地,带甲大军数十万。”
“君臣一心,上下合力,未必不能反败为胜,重建帝业!”
“再不济,亦可守卫关中,社稷不灭!”
“自今日起,修订秦律,行黄老之道,与民生息。”
“诸臣,此为第一要事,尔等务必尽心尽力,三日内将此事完成!”
群臣相视一眼,躬身下拜。
“唯!”
子婴说完此事,目光一变,神色凝重。
“眼下函谷关、大散关、萧关仍在我们手中,唯独南面武关被刘邦所破。”
“武关一破,商於之地六百里便尽数落入叛军之手,咸阳尽在贼人眼下。”
“如今第一要务便是守住峣关,夺回武关。”
“四关之地在手,大秦方能安稳不败!”
子婴说完,群臣相顾无言。
子婴说的这些他们并非不懂,然而如今塞北秦军因为蒙恬之死,拒不听命;岭南秦军断绝道路,自成一体;关东秦军在巨鹿一战被项羽大败,在新安二十万秦卒被项羽全部坑杀。
刘邦大军号称十万,虽不可信,但三、五万之数还是有的。
大秦无兵无将,如何守卫峣关?甚至击败刘邦,夺回武关?
子婴千古一帝,权术一道更无人能及。
他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群臣心底所想。
看来群臣信心已无,这当中有与刘邦勾连者也没什么意外。
子婴按兵不动,他淡淡道:“诸位推举将领,守卫峣关,有功者,朕会重赏,散朝!”
群臣躬身告退。
待得群臣散去,韩谈前来复命,他已将赵高三族诛杀,收获财宝无数。
子婴深知咸阳宫内还有无数珠宝,当此之时,首要收获民心。
唯有关中老秦人上下一心,方能再组织起一战之力。
“韩谈,你将宫中珠宝财富尽数散发给咸阳内外百姓,便说叛军一至,便要屠戮百姓,将珠宝夺回。”
“陛下.......”
韩谈犹豫,那可是大秦灭六国收藏的财富啊。
“去吧,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区区财富又算什么。”
“唯!”
韩谈心中敬服,自家主上这一份魄力当真可比始皇帝!
韩谈走后,子婴展开关中地图,与赵云研究守卫峣关之法。
“子龙,你若是叛军,该如何攻打峣关?”
赵云看着地图,食指定格在峣关附近的篑山上。
“陛下,我曾仔细研究刘邦行军之法,此人不善苦战,但行军出其不意,往往能取得意外之功。”
“函谷关难攻,然自从关东叛军兴起,吴旷、周文等皆是攻打函谷关,刘邦攻打洛阳久攻不下,无法进逼函谷关。”
“于是此人果断舍弃函谷关不打,舍近求远,绕远路向南再向西,攻武关。”
“在攻打武关过程中他攻打宛城不利,也曾想过舍弃宛城直接攻打武关。”
“可见此人行事果断,决不耗费心思下苦功。”
“峣关艰险,乃是进入关中最后一道关卡,如潼关之于函谷关。”
“只要驻军一万,便可抵挡十万大军!”
“刘邦久攻不下,必然会如他之前那般舍弃峣关,上篑山寻找小路绕过峣关,翻越篑山,进入蓝田。”
“一旦他攻破蓝田,峣关震动,则必破无疑!”???
子婴深深颔首,赵云分析的不错,刘邦的确有极大可能这样做。
甚至他还可能会做一些事情放松峣关守将警惕,进而使其能更加顺利绕过峣关,进入蓝田,攻打咸阳。
“既如此,待到三日后,颁行新律,散发财宝,收拢民心。”
“朕征发秦人二万,交给将军,由将军前往峣关抵御刘邦。”
“将军此战,务必确保峣关不失。”
“朕会下诏,将峣关军权尽数交给将军。”
赵云拱手道:“臣领旨,只是陛下,末将离开,何人保护陛下安全?”
赵高执掌朝政三年,难保不会留下什么后手,若是赵云不在,子婴安全亦是一个极大问题。
子婴摆摆手道:“朕之安危,比不上峣关安危,函谷关那边项羽兵威无敌,挟大胜之势,函谷关守将未必守得住。故而将军必要在极短时间内击退刘邦,夺回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