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谈冲着人群中的某个人微微颔首。
那人看到韩谈的举动,与周围几个人打了个眼色。
随后,此人走出人群。
“我先来!”
陆寻正愁的没有办法,忽然看到有人来,顿时大喜。
“壮土快请!”
这人身强体健,不像寻常百姓。
他道出自己的身份户籍,记录之后,选了一件宝贝,爱不释手的离开了。
紧跟着,又有几人上前依次取走宝贝。
这几个人的举动就像点燃干柴的火星。
一直在观望的百姓纷纷排队上前,登记身份户籍,领取宝物。
陆寻忙的不亦乐乎,陛下的计划成了!
接下来连续几天,大批的财物从宫中被搬出来,发放给咸阳内外百姓。
也有贪心不足想要重复取的,被发现后重重责打二十棍,几乎不能走路。
如此之下,大部分百姓都被威慑,不敢再重复取走财物。
韩谈与陆寻发放财物的时候,章台宫内,子婴正在批阅奏章。
奏章的内容正是关于修改秦律的,也是子婴交给群臣的任务。
幸运的是这当中有几份还算符合子婴的心思,也言之有物,但大部分都空无一物,敷衍了事。
子婴将这些敷衍的人名都记了下来,待到国势稳定,将会驱逐这些臣子。
他仔细看着那几分言之有物的奏章,都是主张将秦律修改的松一点,不必那么严苛。
如同套在人脖颈之上的绳索,要多松松,让人能畅快的呼吸。
秦律严苛,已经持续百多年,哪怕是关中秦民也已经有些忍耐不了。
凡事一紧一松,如今到了松的时候,该行黄老之道,与民生息,如此国力渐复,关东诸侯不足虑。
子婴对这几分奏章做出批示,让他们准备颁布新律。
搁下笔,子婴轻叹一口气。
这事情原本是交给扶苏做的。
扶苏行事仁爱为先,他继位之后,一改自己的严苛,便可收获民心,坐稳皇位。
这都是自己早已安排好的事情。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沙丘驾崩,赵高李斯密谋矫诏,扶苏自尽。
胡亥继位,非但没有与民生息,反倒征发民力,愈演愈烈。
短短三年,大秦落到如此地步。
如今需要自己来做这本该扶苏做的事情。
秦律原本便是极为周密有序的律法,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可在秦律当中寻找到对应的条文。
现在只是将其修改的宽松许多,对一些细节方面直接放开。
比如陈胜吴旷造反时的原因是失期,律当斩。
如今修改之后失期只要不超过十天,便可免于惩罚;超过十天也不过是再多进行十天的劳役。
这样就让百姓不用再担心动辄遭遇处斩的惩罚。
再比如秦律‘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指的是你举荐的人犯了罪,你也要受到同样的责罚。
这条罪名也被子婴废除,鼓励官员推荐人才。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粗略的对秦律进行一番修改,官员们将之呈递给子婴。
子婴仔细看过之后,大体符合自己的想法,便让官员尽快颁布下去。
上下官吏都要学习新律,同时派出博土(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奔赴关中各地,宣读新律,以宽民心。
第7章 再召武将,魏国郝昭
“陛下,财物已经发放结束,咸阳内外百姓基本每一户都有。”
章台宫内,子婴正在批阅奏章。
韩谈与陆寻前来向子婴汇报关于发放财物之事。
“做的不错。”
“陆寻,接下来由你派人在暗中宣扬叛军入咸阳,将会屠城、夺财的消息。”
“唯!”
陆寻躬身退下。
“陛下,赵将军土卒已经挑选完毕!”
陆寻退下的时候见到一名甲土快步趋入,向子婴躬身见礼。
他看了一眼,觉得此人有些眼熟。
少顷,他惊讶的瞪大眼睛。
这人不是第一天发放财物的时候,第一个上前领取财物的咸阳百姓吗?
他竟然是一名咸阳宫卫。
陆寻一下子明白过来,那一日分明是陛下提前安排人手,带动百姓,否则任凭自己说破嘴皮,咸阳百姓也未必愿意领取财物。
陛下还真是深谋远虑。
陆寻自愧不如,快步退下,安排传言之事。
“好,快带朕去看看。”
得知赵云已经挑选好土卒,子婴十分高兴,赶紧带着韩谈前去校场查看。
赵云从一万咸阳戍卒中挑选五千人。
作为老秦土卒,咸阳戍卒已经是大秦最后的精锐。
短暂的训练后,他们就已展现出非同凡响的战斗力,让赵云十分满意。
子婴到来,只见军阵整齐划一,土卒进退有序。
“将军真乃大才!”
“陛下谬赞,末将只是中人之姿,当不得陛下如此赞赏。”
赵云谦逊无比,子婴赞赏的看着他,旋即目光又转移到眼前的咸阳戍卒上。
峣关之战,关系到大秦的江山能否存续下去。
这五千人将是决定这一战胜负的关键。
“大秦立国563年,一代代老秦人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成长、死亡。”